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吉胜 《文化学刊》2023,(9):157-160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鲁迅先生的纪念事宜,全国文联居中协调,组织高规格纪念活动。纪念仪式衍生出丰富的意义建构,典型的活动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内涵。通过鲁迅纪念话语,可以充分认识和回顾鲁迅先生在文艺创作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将“鲁迅先生纪念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社会事件研究,采用历史考察与文献分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考察纪念仪式的组织规格、活动特点和话语表达,以此阐发其纪念活动的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为赓续学界以学铸魂,以文兴邦的优良传统,持续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纪念。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鲁迅一生的话题,持有崇高的评价。鲁迅和孙中山,前者系文学家,后者为政治家,但同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他俩的生平事迹,不论是人生经历,还是政治观点,直至情感生活,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并且身后极享哀荣,一直为世人所崇敬、传颂。  相似文献   

3.
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尼采     
中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当封建地主阶级从奴隶主阶级手中夺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以便使自己的皇位传至子孙万代,进行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的统治。虽经二十几次王朝变易,但是一直没有跳出专制主义的窠臼。直至清朝嘉庆年间,这潭死水日渐腐...  相似文献   

5.
鲁迅哲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框架问题迄今为止,在有关鲁迅哲学思想的论述中,使用的主要有两类三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一类是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一类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中,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在从二十年代至今的鲁迅哲学思想研究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其生命最后一年,为引进盖达尔做了很多工作。他对盖达尔《远方》的评论,亦可基本涵盖一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评论引申开来为儿童文学要使儿童认识到真实的生存环境,要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要使他们自己也要求"真";要引导儿童向上的情怀,向上应该而且可以与向善合一;"怀旧"会使心灵获得"美"的体验:凄美的感伤,广大的怅惘,甜蜜的忧郁。鲁迅对于盖达尔的引进和评论,是他为儿童文学实现真善美的本质所提供的正确路径。鲁迅与盖达尔还发生了两处"遇合":鲁迅笔下的辛亥革命与盖达尔笔下的俄国二月革命"惊人的相似",这促使我们对这两次革命及其评价进一步重新思索;盖达尔竟然描写了中国麻木的国民性,与鲁迅的相关描写,异曲同工。这引发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耻感。  相似文献   

7.
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研究时,曾与刘半农联系,传递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消息,由刘半农托台静农写信探询鲁迅意见。9月2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明确拒绝。信件内容摘录如下:静农兄: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  相似文献   

8.
想起朱安,眼前就浮现一口井.那深深的院落,高高的围墙,阴晦的天气,一个又一个孤寂的上午、下午,夜里战抖的星星……无不使人联想起"心似枯井"这个词语.即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那八道湾胡同或砖塔胡同,这口井仍一如既往地空旷,孤寂,几乎令人害怕.  相似文献   

9.
获悉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赴浙江绍兴出席新版《鲁迅全集》完稿工作会议和《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讨会,我们趁其在杭州逗留之时,在他下榻的宾馆进行了采访。采访中,我们对陈漱渝平易近人的学者风度,和他对鲁迅作品的言出如流深感钦佩,受益匪浅。话题是从他今年3月赴法国作中法文化交流谈起。他说这次去法国有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前几年中国作家到法国开讲座,场面都较冷落,但今年很热,余华等作家今年在法国开讲座,场内可谓座无虚席,这当然和许多中国作家的书被译成法文,让法国读者了解有关;此外,法国人民渴望了解中国,近年来已经掀起了“…  相似文献   

10.
鲁迅郭沫若的孔子观罗炯光一个孔子两幅像孔子(前551-前479)只有一个,但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并不相同,有董仲舒的孔子,也有王充的孔子;有嵇康的孔子,也有王阳明的孔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两位巨人,鲁迅、郭沫若曾不止一次地勾画过孔子的形象。在鲁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学大师,鲁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篇章。同时,这些优秀的小说有部分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之中,如《故乡》《孔乙己》《祝福》等。隐喻作为文学当中的一种表达手段存在已久,而鲁迅小说文本也充满了隐喻性。在鲁迅的小说中,既作为物质性存在,也作为隐喻性存在的身体随处可见。该文旨在运用身体隐喻的方式,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文的鲁迅小说当中的人物身体意象进行具体剖析,并结合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去阐释鲁迅小说人物身体意象背后隐藏的封建专制思想、封建文化、权力对身体的支配和戕害。  相似文献   

12.
去年夏天,钱塘江水波涌浪翻,宁绍平原谷酒香.临近故乡绍兴之时,他深邃的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车窗外的景色,离乡的游子此时早已扑进了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巫少飞 《文化交流》2013,(10):58-61
今年4月,衢州市文化馆收到一封衢州籍著名摄影家毛松友后人毛艾华的信,说"毛松友的摄影作品,在全国各城市的纪念馆,如毛泽东、周恩来、鲁迅、蔡元培等国家领导人、社会名人纪念馆里都有展出",希望能在故乡或省城杭州建立毛松友摄影纪念馆。毛艾华在信中附录了毛松友拍摄的一张闻名世界的照片——1933年2月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的合影。从这张照片我们了解到,鲁迅曾与衢州文化人毛松友、沃渣、叶洛、华岗有过不少往来。  相似文献   

14.
15.
世纪之交,文坛乃至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质疑、批评、否定鲁迅的观点和文章,甚至诋毁鲁迅人品的局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本用致孙乃修先生一封信的形式,以其著作《思想的毁灭——鲁迅传》为依据,从七个方面批驳了否定鲁迅的论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研究鲁迅文学作品、思考当代学术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与柔石都是浙江宁海人.1929年我11岁时到上海读书,与比我大15岁的大哥王育和、比我大16岁的柔石一同居住在横浜路景云里23号.景云里23号原是鲁迅租住的房子,他搬走后让给柔石,柔石便让我大哥和他一起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9日晚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在鲁迅先生的故里绍兴大剧院隆重举行。在通往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上,走来苏童、方方等30名获奖者,其中有一位戴着眼镜、身材瘦高的中年人,显得从容淡定,他就是浙江的杂文作家陆春祥。  相似文献   

18.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古勃的作品。以后鲁迅仍对索洛古勃多有关注和评论,直至其生命的晚年。鲁迅揭示了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索洛古勃的寓言也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不时运用索洛古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描写参与现实生活,或规劝青年,或批判社会,从中亦显现出鲁迅对索洛古勃的某些方面的评判,鲁迅在对索洛古勃某些作品的评论中表明他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还指出了索洛古勃与苏联新政权的格格不入,创造力迅速衰退。所有这些均昭示出鲁迅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论战杂文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由于“左”的干扰,长期以来鲁迅研究被政治化了,凡在思想或学术问题上与鲁迅发生过激烈碰撞的团体或个人大多被视为敌人而遭批判,实际上其中的现代评论派、鸳鸯蝴蝶派、第三种人、梁实秋、林语堂等并非一无是处。随着国内...  相似文献   

20.
李忠 《文化交流》2011,(10):1-2
今年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又是鲁迅诞辰130周年。面对新兴木刻这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文化运动,作为这一运动的策源地之一、中国美院美术馆的"重负与重览·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之路"展览9月7日正式开展。与此同时,"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也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继"鲁迅的面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