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光 《文化学刊》2008,(3):34-3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源起于初民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某些词语,如山顶、山腰、山脚、桌腿、门鼻、锁眼等等,已经固化为词语,不经分析,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是古人隐喻思维的结果。而隐喻与民俗语言的结合尤为紧密,举凡丧葬  相似文献   

2.
语音隐喻即借助语音相似性,用一个象征单位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包含大量语音隐喻,分析这些语音隐喻能帮助人们理解主流审美和文化价值导向。该文拟对2012—202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语音隐喻做统计分析,根据其特点及产生原因,将语音隐喻分为7小类。研究发现,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只考虑两个象征单位语音相似度,不考虑其语义联系是否紧密及语义是否契合语境的语音隐喻,这些语音隐喻缺乏艺术价值。今后春晚应加强对语言类节目的审核,向观众输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语音隐喻。  相似文献   

3.
隐喻能够潜在构建语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形式的隐喻构建能够对人的认知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新闻语篇为语料,探索新闻语篇中隐喻与生态的关系。以生态话语分析及隐喻为基础,初步构建生态隐喻分析模式。根据生态隐喻分析模式,将隐喻分为破坏性隐喻、中性隐喻和有益性隐喻,探索不同形式的隐喻在新闻语篇中对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汉语与韩语中的人体词“脚/足”进行对比研究。两个民族对“脚/足”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并把这些特征投射到相似或邻近的概念域。但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在选择事物特征投射到其他概念域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体隐喻概念在汉韩两种语言中也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通过对人体词的语义转移对比研究,可以从微观上对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提供语言实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形态,而且具有比较成熟的体系,在现代汉语中仍有踪迹,为中华文明的绵延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语言形式、人类心智、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对甲骨文的形意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甲骨文字构造中的认知理据,研究发现:隐喻映射是甲骨文字构形的基本方式,华夏先民已经具备比较全面的隐喻思维模式。从概念隐喻角度解析甲骨文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关系能够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拓宽甲骨文研究领域,完善甲骨文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萍 《职业圈》2007,(8S):114-115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一种通过具象认识抽象、有形认识无形、熟悉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认知方式,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身体经验。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人类认识周围事物的媒介。草是植物中的重要一类,汉日双语中与草有关的词汇都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汉日语言中"草"的隐喻表现的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中的颜色隐喻是不同语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译者翻译作品时往往会忽略颜色隐喻框架在不同文化群中的差异,导致原作未能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文学效果。鲁迅在《呐喊》小说集中赋予色彩语码诸多内涵,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依据框架理论将颜色隐喻分为相同框架和相异框架,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蓝诗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框架下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英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在本质上是一个隐喻(比喻)系统。本文通过对《围城》的比喻手法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由感觉比喻实体""由可感比喻心理""由动态比喻意识"三个特征,并将《围城》的比喻上升到哲学诉求的高度来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1.
该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将韩中多义词“■/花”词典义项中由基本义派生的隐喻义结合语料进行对比,发现韩中两国人民在对“花”的认知方式上既有相同点,又因语言环境、社会历史的影响而产生不同。通过了解多义词词义的派生情况,以期为两国语言学习者在词汇的把握及使用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及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探讨该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模式,并且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漠祭》中隐喻翻译策略有三种,即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隐喻消失,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译文呈现出直译意译合译换译省略的翻译模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甘肃特殊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出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同时又不失原文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4.
毛公释"兴",说明"兴"是以隐喻为表现特征的特殊诗体。"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对人感染、启发、鼓舞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是与河流息息相关的故事。在作品中河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故事描绘了库文轩父子的人生轨迹以及河流对他们的特殊意义。苏童在现实与隐喻之间不断穿梭,通过象征手法使过去与现实紧紧交融,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作品充满暗示和隐喻,河岸、父子都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并由此形成了《河岸》独具匠心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形象表达."以语言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通过语言创造出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反思其荒诞隐喻的真理,幽默诠释的讽刺,以扭曲解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身体修辞文化角度,解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割舌筋"情节。在作品中,"割舌筋"具有两个隐喻功能:华裔初涉美国社会时以沉默抗拒语言;作为华裔意识觉醒的标记,寻求文化与种族身份。笔者从身体修辞角度进行文本分析,为解析汤亭亭对种族、文化、身体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生态不可避免地成为21世纪的核心议题,而作为生态学与语言学的结合,生态语言学也应运而生,受到诸多学者们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文献,比对隐喻与非隐喻两个研究范式,即语言的生态学和环境的语言学,分析其发展前景以及现存问题,探讨大数据应用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隐喻旨在用源域的经验来理解与建构目的域的经验。星象隐喻是古人在认知和建构天空时产生的,具有文化差异性,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中星象隐喻的翻译一直比较困难。认知翻译假设尝试将隐喻按照映射条件进行分类并据此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然而,本文通过对已有中国古典诗歌中星象隐喻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认知翻译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已出现的星象隐喻英译现象,主要在于认知翻译假设没有注意到隐喻在具体语篇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指那些以某一意象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意象群为构筑要件的诗歌,其中的隐喻意义是在整个语篇层面运作的,大致可分为语境独立型和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语篇隐喻的翻译首先要持一种整体观,再现其中的隐喻意象和隐喻话语,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针对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的翻译而言,为了弥补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差,还要以作者简介、加注、评论、文内补偿等手段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以有效传达原诗的象征意义或语篇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