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思想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含有不受任何束缚和羁绊之意,自然怡乐地体验生活,达到天人合一。在西方,对自由含义的理解主要是指自主、自立与人格自由独立不受约束。但事实上,立足于以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才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使人们科学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与当代现实意义并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在客观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必然产生倾向性。在选择事实、制作稿件、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集团利益、政治态度、经济利害、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记者和机构,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等不同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离不开领导人在国际场合下的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国际场合演讲中大量引用传统文化经典,通过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和谐"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和谐"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论角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演讲中所引用的传统文化经典阐释其演讲内容,有助于理解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态度、立场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为当前现实提供了参照,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镜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思想与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所构成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在汲取西方自然生态观的基础上,融合对自然生态观的深入理解,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随着现代社会与生态文明的不断蜕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意蕴也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杨德桥 《职业圈》2007,(4S):50-51
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准和主导性的价值信仰,决定了合同在生存条件配置中的支配性地位。合同作为形成法律关系的手段,可以保障人的自由、尊严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伪信息、泛滥的丑文化和恶现象逐渐蔓延开来。网络中的非美化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有关审美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视角,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美育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李贽的个体哲学思想充分显示了其作为一生命个体的独自的深邃,真实之我、个体之我、思想之我的生存样态彰显着他对生命的觉解和对生存意义的澄明。立足于现代的生存论视角,对李贽的思想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会给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期刊是一种重要文献,它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知识。实践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在传递知识、交流信息、进行理论研究、开展学术交流、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离不开期刊。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中,由于期刊反映问题及时、翔实、生动、具体、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适用性强,且容易查阅,贮存期长,它更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专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女性观近年引起诸多学者重视,因其文多重雌母、阴柔、卑弱而被人视作女性哲学。但老子思想源自男性经验,有将雌母对象化、客体化之嫌,体现的还是男权中心论思想。他赞美的阴性品质也并非以之为贵,在价值观上,老子依然贵阳,以阴为本的女性观其实还是基于男权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诗观就是对诗的看法,构成诗论的基础。一个诗人的诗观,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基础之上的,杜国清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探讨杜国清的诗观,也必须从支撑诗观的三个支撑点入手。  相似文献   

11.
魏晋至南朝士族特权一直在延续,许多家族以谈玄为尚,尽管在玄学论题上没有创新,但其文化影响依然存在,呈现出家族化,并向佛家思想靠拢。  相似文献   

12.
大量历史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观点能够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灵活和更具有魅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执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能够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具有精神实质,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也将推动实践的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期的价值为研究核心,分析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明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天人关系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章太炎运用古今中外学术而成的哲学体系,对传统的天道观、人道观和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勇猛的批判和认真的改造.他对天人关系的近代阐释富有时代特色、极具历史价值,对于推动人的思想解放,对于人的近代化,振聋发聩,意义重大;对于今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是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感应是物事人心变化的原因、发展的环节,亦是其存在的状态和交往的方式。本文从"感之动""感以正"和"感而通"三方面分析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涉及其在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等方面的内涵。"感之动"是天地化生万物、圣人感化人心得以可能的条件,亦是吉凶祸福之源;"感以正"是具有价值指向和现实关怀的感应原则,感者须识其时势、高尚其志、克制偏私狭浅并以诚相感;"感而通"是"感以正"之结果,亦是其目标,包括理一分殊、虚中无我和穷神知化三方面,涉及感通之道的发生原理、工夫进路与通之境界。"感"与"应"在本体论层面是一过程体之两面,程颐侧重论述"感"的三个理论面向,意在强调感者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慎其言行以成就物我。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早期民间文学的研究者、理论家,周作人通过自己广博的学识、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怀,在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从神话到童话再到歌谣,处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的民间文学观是复杂的,带着个人的趣味,带着精英主义的审视,但其对早期中国民间文学的影响、贡献和开拓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先驱严复是西学巨擘,其思想与中国传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面对民族危局,严复一面选择性吸收介绍西学,一面对中国传统进行批判、反思,并在中西对比中,开拓了中国传统的现代意义,形成了初步的中国传统观。他对中国传统的认识过程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具有代表性,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里,发展、推进中国传统亦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希望和关键在于青年一代.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增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感和自觉性,要从培养合格接班人、巩固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加强理想信仰教育等战略高度推进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积极探索实施"青马工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闫义夫  李志佳 《文化学刊》2023,(10):105-108
习近平总书记缅怀英雄、探访英雄足迹,并提出一系列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在理论生成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是其理论来源和思想涵养。在内涵意蕴上,提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底色是爱国情怀、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英雄是国家先锋、民族脊梁和人民榜样;在功能聚焦上,为“四个伟大”注入精神动能,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和消解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在时代践履上,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形象,以学习英雄涵养英雄情怀,以讲好英雄故事引领时代风尚,以丰富载体和多种方式铭记英雄精神。  相似文献   

19.
王弼作为魏晋"贵无论"玄学的始祖,研究者大多注重其糅合儒道的玄学思路,而较少对其文章作文学性质上的评价。考虑到王弼所著大多属于阐释性的文体,而这种文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具有较为特殊的因素,因此他在玄学上的光芒成就似乎埋没了其在文学上的苦心孤诣;然而,由于他的写作是站在哲学高度来指导文学,如其言意之辨、朴素之美等理论使得他的文学成就与同类著书相比亦是自然而有所拔得。正是由于玄学与文学二者在行文中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王弼的玄学之路充满了文采与哲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