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贾平凹近期的创作思想,从作品所要表现的社会理想、遵德理想和艺术理想三方面对《度都》进行评论,针对创作理想与创作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了作品过分讲求大胆率真地表现人物而缺少对性描写的节制,对人物充满激情而陷干非理性的偏爱,过分追求古典名著的那一种味儿而难以摆脱它的左右,模仿搬用过多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从《废都》中破缺的表现,破缺的缘由。破缺的价值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同评价贾平凹在90年代作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废都》是一个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表述的故事。小说主要围绕作家庄之蝶的生活展开.描写了庄之蝶与几位女性在爱欲中的沉浮与挣扎,在整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男权话语对女性进行想像和叙述,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已被男权意识所异化。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实质上只是一群生活在男权规范下的木偶,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来考察这部作品,解构小说中虚假的女性形象。观照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废都》与《秦腔》同为写农民之作,引生对庄之蝶不是“阉割”,而是又一种表现形态,《废都》与《秦腔》里的农民们都生活得艰难困苦却奋斗不息。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倾注了深厚的农民情怀,揭示了悲壮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5.
《废都》是贾平凹的标志性作品,是当代文学最具现代感的小说之一;《废都》又是一部被文学史严重忽视、艺术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作品。无论是这部小说文本结构自身,还是围绕《废都》的阅读、接受,都形成了多重悖论。《废都》整体的现代主义风格和"颓废"美学的审美情趣,对中国文学的审美传统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商州化作为秦化的子系统,具有秦化的浑朴厚重和楚化的神秘奇幻。出生于商州的贾平凹受商州化的濡染,其作品除了极富秦化意蕴外,对楚化同样表现了很大的亲和性,其作品体现了秦楚化的基本精神:浑朴与空灵,厚重与飘逸,务实与浪漫。其小说《废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秦楚化的孕育形成了贾平凹独特的创作个性,使他在地域化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7.
《废都》虽是一部都市小说,都内蕴着作家强烈的乡土情怀;贾平凹通过营造埙乐和奶牛这两种乡土文化物象,展示了他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批判精神;小说充分表现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一代乡土文学家矛盾扭结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融入了作者对关中地区农村生活的深切体验。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乡亲、那里的语言,同样浸染了贾平凹写作的整个过程。文章以《秦腔》中的语言为对象,从语言的通俗性、幽默性、哲理性以及语言形式的多样性出发,对其语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贾平凹作品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9.
10.
贾平凹借生活之恶逼出艺术之美,作他牧歌的咏叹与沉重的悼唁,他以缺失观照缺失,还原了生活现场,疯癫、非理性的话语与行为实际上是贾平凹关于社会变革的命名和按语。贾平凹处于新旧结合的夹缝中,暗淡地转看周遭此起彼伏的尘世人生。贾平凹写了社会变迁,同时,社会变迁也写了贾平凹,特别是他的困境。贾平凹叹息田园生气的不再、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逝,从而深化了他关于困境的反映。小说的琐碎写法正是困境看法的映射。贾平凹热心于“裂变”的试验,秦腔是贾平凹的精神药方。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小说中的地域景观保留着山野的古老、原始、厚重、神秘,民俗风情反映着商州山乡人们固有的道德伦理与质朴的生存方式。在一幅幅商州山水的画卷中,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奔涌于贾平凹心底、流溢于他笔端的那份强烈的恋土恋乡之情,甚至在他的都市小说中,从描绘的都市景观到对所表现的都市人物的选择都有着摆脱不掉的乡土气息。商州,是贾平凹创作上“心灵的根据地”,也标志着在乡土情感上,作家已找到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童年生活的题材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可谓独领风骚。贾平凹把童年平凡的生活写成动人的篇章,用散文展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永恒魅力。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童年情结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体现,从而阐释了童年情结对其散文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贾芝从延安时期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开始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在民间文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保存、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组织和管理,以及中外民间文学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贾宝玉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个。他的身上有叛逆精神,不爱读书,不愿意走科举考试的道路。同时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毕竟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贾宝玉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的矛盾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  相似文献   

15.
《招凉亭贾岛破风诗》、《鸾鎞记》、《贾浪仙除日祭诗文》和《贾岛祭诗》等元明清杂剧或传奇,是写贾岛事迹的"贾岛戏",它们塑造了包括虔诚痴迷的"诗仆"、才华横溢的诗人和科场不公的受害者等多个侧面的贾岛形象。几部剧作中人物塑造的成功依赖于其在合理处理材料、角色间对比的运用和当行本色的戏剧语言等方面的成就。从贾岛形象的形成,可以看出贾岛自身、剧作者和观众对戏剧创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幸福村居”建设是广东省落实国家新农村政策的一项举措。选择珠海市金湾区“三板村”和“广益村”作为典型样本,调查了村民文教需求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幸福感”低,生活压力大;村民培训需求呈现多层次化趋势;村民的文教活动缺乏专业指导。村民文教活动的实现途径应该多元化;政府应该加大对村居文化生活的建设与经费投入;村居文教活动应该依托高职院校开展。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琴江满族风情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价值高 ,分布集中 ,交通便利 ,特色明显 ,经开发将成为福州地区新的旅游胜地。本文通过实地考察 ,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的分析 ,探讨该旅游区的开发意义、设想和具体措施 ,揭示旅游区的开发规律 ,为旅游区的开发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民族村落景区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村落经济增长和民族文化保护双重目标的主要路径之一。文章在实地调查寺登古村的基础上,通过对古村景区化历程的追溯,分析古村景区化的背景、表现特征及其影响,揭示景区化已经引发了古村商业化活动的不断扩张并危及到古村遗产的保护,而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古村及其周边村落之间的旅游接待服务合作、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努力,是村落由景区化向非景区化发展趋向的体现,也是解决古村景区化消极影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的石头城村。传统礼俗尤其是礼金交往在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冲击下呈现出一个“三级交往圈”。尤其是第三级交往圈的出现,表明传统礼俗中“重义轻利”的“互惠”式交往模式。正在现实的发展中产生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当前石头城村的礼物交换现状;既保持原来按“差序格局”建立的礼物流动的原则。又出现了新的以利益驱动为标准的“差序格局”。社会成员通过“人情+利益”的机制整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的文化意识相当浓厚,其中儒家文化、性文化、爱情文化和宗法文化的文本表现十分突出,其文化观念的嵌入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和结构的组织有得有失,却一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灵魂、肌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