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孙迎光先生的《教师是园丁吗?》(载《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3期。以下引言除非特别注明,均出自该文。)一文开宗明义,直接“亮剑”:“教师是园丁是一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要颠覆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成说.是需要过人的眼光和勇气的,孙先生对“园丁”这个隐喻“发人所未发”是有些启发意义的。遗憾的是他的分析没有顾及“隐喻”的特点和“园丁”的实指,所以其“见人之所未见”更多的是“偏”见。  相似文献   

2.
孙迎光先生的《教师是园丁吗?》一文开宗明义,直接“亮剑”:“教师是园丁是—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孙先生要否定“教师是园丁”的理由着实让人讶异:“将某种社会行为隐喻为园丁,本身就具有反人性的意味。”——孙先生的文章用三个分论点来力图“颠覆”“教师是园丁”这个隐喻。“首先,园丁文化具有冷酷、顽固的独白性质”,“其次,有园丁的地方必然有野草”,“第三,园丁文化只认可一种人造的秩序”。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园丁是一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假如抽掉了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会给人造成错觉,它在讲园丁的辛勤劳动,似乎是一种教育行为:“一个人如果任其花园中的植物自然发展,他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花园里长满了野草,而且连植物最基本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如果这个花园还要作为植物的培育地,换句话说,如果要使这个花园超越无情的自然力量的法则,  相似文献   

4.
教师作为园丁是对教师职业性质的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暗示着教师应该像园丁一样去工作,把学生塑造、剪裁成理想的花朵或盆景, 以便带来最佳的观赏效果。然而,从教师的职业化的角度上说,教师理应成为辛勤的园丁吗?所谓的“理应”又是谁的“理”呢?教师作为园丁可能会给师生关系带来哪些冲突呢?如果教师不做园丁,教师的身份重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本文拟探讨这些问题。一、教师何以成为辛勤的园丁教师隐喻为园丁,学生则被隐喻为花草。这种隐喻反映了近代认识论对古典本体论在教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园丁是一个需要被颠覆的隐喻.假如抽掉了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会给人造成错觉,它在讲园丁的辛勤劳动,似乎是一种教育行为:"一个人如果任其花园中的植物自然发展,他很快就会惊奇地发现花园里长满了野草,而且连植物最基本的特点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徐吉洪 《中国教师》2006,(10):25-26
按照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其《教育的语言》一书中的见解,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何为隐喻?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一事物借用另一事物的名称”。教育隐喻就是一种运用比喻的手法对教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说明。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极,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桐子”、“教师是园丁”、“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教师隐喻。这些隐喻性背后隐藏着“教师是什么”的深刻涵义,本文尝…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园丁”、“灵魂的工程师”和“蜡烛”被广泛地用来隐喻教师,随着被频繁地使用,这些教师隐喻已经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涵,甚至成为教师的代名词。新课改以来,一些研究者在倡导新教学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图下,对这些传统教师隐喻进行了批判,主张实现教师隐喻的转换。但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些隐喻已经形成的基本含义以及人们对这些含义的认同。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教师隐喻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新的内涵,以适应时代对教师新形象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十八岁的天空》里,古越涛,一个“颠覆”教师形象的教师,从最开始地被学生糊弄、不接受到最后被学生所崇敬,甚至是不可分离,似乎很好地印证了当下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个瓜果遍野、收获丰饶的季节。第二个教师节来临了。 我们向辛勤耕耘在教育园地上的广大教师致以热烈的节日的祝贺。 教师是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园丁。花朵靠园地。祖国未来一代的成长,要靠教师。前些年有个戏,叫《园丁之歌》,“四人帮”的御用文人批判道,把教师叫“园丁”,党的地位和作用放到哪里去了?这是典型的胡搅蛮缠!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这是无可怀疑的,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口授身传,在德、智、体诸方面细心照料,培育学生,他们所起的园丁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师的工作中,体现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写了一本书《园丁与木匠》,呼应了我们文化里把孩子比作祖国的花朵,而教师和家长是园丁的隐喻.木匠从实用观出发,把孩子当作木头,制作成桌椅;我们则期待自己像园丁那样,根据不同花朵的特性去培育,帮助孩子茁壮成长.在面对诸多"别人家的孩子"以及剧场效应下,我们不可避免地被全民焦虑的时代所挟持.这...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颁布,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跨世纪的纲领性文件。在“行动计划”中,《跨世纪园丁工程》是一系列“工程”中的一个重点“工程”,“园丁工程”要着重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和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经济的强大、社会的进步要靠发达而先进的教育,教育的发展要靠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追求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内在动因。一、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我们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大…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物化     
1.鲜花作为一种植物以及拥有的物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园丁与鲜花。 这个比喻,蕴涵了语文教育几乎所有秘密。 在长期的反复使用之后,这个比喻已经变成了隐喻:学生被“物化”了——他们是“鲜花”,而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13.
翻开各种“修辞书籍” ,其绝大部分是同一个口径 :句子在运用比喻的时候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 ,同类不能构成比喻。寻其源头 ,这种观点最早出之于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 ,后来许多人都沿用了这个观点。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却因此常常碰到麻烦。如 ,教师常跟学生造比喻句的范句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再如 ,“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 ,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暗喻。”(见《修辞讲话》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又如 ,“三个臭皮匠 ,抵个诸葛亮—…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用“教师像园丁”来形容教师的工作性质。然而有一天,在《教师之友》看到一则丰子恺先生所作的漫画《由剪冬青所想到的》,心里便对这句话产生了些许异议。没错,在许多时候,教师的工作确实与园丁相似:为了花草能茁壮成长而不辞辛劳地勤奋工作着——为花木浇水、施肥、整枝、打权,遇着病虫害什么的还要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5.
从对教师的隐喻性陈述看教师形象之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导航者”,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本文尝试着对此作一番剖析。   一、传统社会的教师形象隐喻──蜡烛论   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用“教师像园丁”来形容教师的工作性质。然而有一天,在《教师之友》看到一则丰子恺先生所作的漫画《由剪冬青所想到的》,心里便对这句话产生了些许异议。没错,在许多时候,教师的工作确实与园丁相似:为了花草能茁壮成长而不辞辛劳地勤奋工作着——为花木浇水、施肥、整枝、打权,遇着病虫害什么的还要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原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在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通知精神,现制定出《中师“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宗旨;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意义;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基本原则;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具体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教师形象之变迁—从教师的隐喻性陈述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炜 《教书育人》2001,(23):32-34
按照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的见解,人们往往使用三类语言讨论教育问题,即定义性陈述,口号性陈述与隐喻性陈述。对于学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者的教师,人们同样以隐喻的方式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导航者”等等,都是其中较为著名和典型的陈述。这些隐喻性陈述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含义,本文尝试着对此作一番剖析。一、古代社会教师形象隐喻———蜡烛论蜡烛论这个隐喻由来已久,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那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蜡烛,燃…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师作用”这一价值观支配。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师”、“雕塑家”、“助产师”、“园丁”等对教师的隐喻,表现出对教师作用观和教育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20.
教师,高尚的职业,历来为人们所敬重。从古至今,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的称呼也多种多样,笔者曾搜集除“先生”、“西席”、“西宾”、“园丁”等称呼外,还有如下几种称谓。 教师这是基本的称呼,源古籍《礼祀·学记》中句:“教师也君,所以为君也”。意思是说,他们的职责是传授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