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同港澳进步报纸的记者有过多次接触。他们的采访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港澳报社派来内地采访的记者大多每报只有一、二名。他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只要有向港澳报道价值的新闻,不论是体育的、工业的、农业的、科教的、政文的,他们都积极采写,及时发稿。去年第四届全运会比赛期间,港澳报纸登载本报特派记者的稿件和图片,每天占大半版;文字稿四篇以上,照片两三张。文字稿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花絮等,品种多样。今年6月广州举办国际足球邀请赛期间,香港文汇报前来采访的两名记者平均每天发稿八九篇(包括图片)。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界代表团今年3月如期出访,引起港澳各界普遍关注。原来,港澳新闻界不少人士认为,内地正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新闻代表团是出不来了。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政治背景下,在他们正生疑虑的时候,由全国记协和内地八省、市新闻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新闻代表团出访香港。双方原先熟识的老朋友欢  相似文献   

3.
一月外国记者自由采访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25日,宁夏电视台报道了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汽车越野赛途经宁夏的新闻后,播音员用凝重的声音又继续播出了一段话: “为了充分报道这次拉力赛经过宁夏的盛况,我们曾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区大赛组委会并没有给各新闻单位采访提供基本条件。虽然在这之前,有的记者曾在组委会上代表我区新闻界就保证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必要条件提出过要求,但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参加采访的记者及其车辆都没有我区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的通行证,记者要进入大赛野营点采访难上加难……后来,在经过大赛中方组委会负责人同意采访的情况下,没料到又遭到我区大赛组委会人员的阻止。经宁夏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以及我区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多次的强烈要求,记者们才艰难而匆匆地进行了短  相似文献   

5.
现今,采访活动已经是新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报纸一出现,新闻界就开始了采访活动。中国和西方的新闻采访都有其开端。  相似文献   

6.
作为记者和通讯员要取得新闻采访的成功,在双脚迈进新闻发生的现场之前,还需走好重要的一步棋,这就是准备工作。谈起采访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新闻界一位老前辈这样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此话确是经验之谈。采访前有了准备,不仅使正式投入采访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问主动,而  相似文献   

7.
5月30日下午,全国记协的小客厅里,人们时而娓娓细语,时而侃侃而谈,笑语欢声,此伏彼起。这是港澳来京采访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部分记者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视部的记者在开座谈会。同行相见,分外亲热,难怪场面这样热烈。这次来京采访的港澳记者分属20个新闻单位。他们个个都很年轻,最大的不过35岁,最小的只有22岁。别看这些同行年纪轻轻,但他们已在新闻工作中崭露头角,否则怎么会被委此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1991年9月12日与新闻界的代表举行了会谈,双方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对新闻界采取的限制措施上各持己见。参加这次会谈的《达拉斯晨报》发行人伯尔·奥斯本透露说,6家美国主要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在会谈中告诉切尼,他们对美国军方在战争期间对新闻采访作出的安排“非常不满”。切尼本人对此理应十分了解,但他在涉及军方对新闻稿件进行“安全审查”、军人“护送”记者采访和所谓“记者团制度”等问题上没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六届五次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次数之多,是我国解放以来所少有的。据笔者粗略统计,由大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曾涛主持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就有六次;再加上彭真会见港澳记者,赵紫阳会见港澳代表(其中有新闻界人士),马烽、张贤亮等作家会见港澳记者,以及全国记协组织各界代表与中外记者对话等,各种形式的记者招待会约有十余次。在这些记者招待会上,中外记者提出了有关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以及国内外舆论所关心的很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物常常被人们、特别是被记者们评说,然而,却很少听到他们如何评论新闻这个行当和记者们。他们有没有想过,新闻媒介对他们所在之领域的发展有何作用?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希望接触什么样的记者?他们认为新闻工作及记者的采访还有什么可商榷和可改进之处? 80年代,提倡理解。在记者们努力去理解新闻人物,挖掘其经验、思想等等的同时,他们是否感到了被理解?他们理解新闻工作与记者吗? 本刊记者分头到各地采访了几位著名的新闻人物和新闻“热点”单位的负责人,也许,他们的话值得我们作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施行。2月1日南方周末报道“三规定最关键处。都是其在第6条所做的‘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几类记者在采访时不需向各自的主管部门申请:二是可以按规定离开驻地自由跨省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新规定“适用于中国各个省份”。报道透露“中国1980年就批准外国媒体在华开设常驻机构,外国记者不能自由采访,这成为外界批评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12.
珍藏历史     
当 我们这一期杂志送到读者手里之际 ,正是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回望2002年 ,规划2003年 ,同心同德、开拓奋进的时候。上海新闻界的十六大代表、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宋超同志从北京归来后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应邀为本刊撰稿 ,就新闻界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 ,围绕“三个代表”这个“灵魂”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阐述了他的理解和感悟。上海三家主要报纸采访十六大的特派记者 ,也为我们写来了他们的采访手记 ,让我们看到了“背后新闻的新闻” ,也珍藏了这段记者最难忘的时光。在此谨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中国记协的…  相似文献   

13.
走进西藏     
王芯克 《新闻实践》2006,(9):I0004-I0004
为了加强东西部新闻界的交流,增进浙江记者对西藏的了解,从2006年7月26日开始,省记协组织的“浙江新闻记者采访团”一行17人赴西藏异地采访11天。在西藏期间,采访团的记者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困难,参观考察了青藏铁路、布达拉  相似文献   

14.
张莺 《新闻界》2001,(5):75-76
近年来,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很多,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大都持肯定态度,而从事新闻研究的以及一些法律界人士则较为谨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对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约束问题。本文将从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等方面,探讨对隐性采访的认识。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由来分析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秘密地采集新闻素材的采访方法。按照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程度和方法,隐性采访可分成三种类型:偷拍偷录,比如暗访消费者投诉经历、目击破案过程等跟踪偷拍;体验式采…  相似文献   

15.
香港报纸在过渡时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 ,其突出体现 ,是各报关注“前途新闻”和中国内地新闻。前途新闻有三个阶段 :设想阶段 ,香港前途仅受少数报纸的关注 ;会谈阶段 ,报纸态度各异 ;过渡时期 ,新闻高潮叠起。八十年代以后 ,港报上中国新闻的数量大增 ,质量也有所提高。较之过去的“政治报道时代”,中国新闻中经济消息和社会新闻的比例增加 ,与香港相关的内地新闻 ,更成为报道重点。不过 ,在中国新闻的采访报道中 ,也存在专业水平不足、香港记者对中国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 ,内地有关方面制定了采访规定。近来 ,两地新闻界的交流 ,为提高中国新闻报道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王亚楠,男,汉族,1961年生,1992年参加新闻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伊犁晚报社总编辑,主任编辑职称。在伊犁新闻界,王亚楠以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拼搏而闻名。当记者期间,他深入基层,采写最真实、最  相似文献   

17.
多少年来的等待,多少年来的心愿,终于盼来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天!此时此刻,对于香港,对于香港朋友们的思念之情也更为热切。 去年8月,我率浙江小记者团赴香港采访。这件事引起香港新闻界的关注,许多报纸的记者跟踪小记者采访。在接触中,我感到香港新闻界朋友对工作十分投入。有一天,小记者们采访完浙江籍前辈邵逸夫,十多位香港记者就围着小记者们进行了采访,提  相似文献   

18.
笔者视听有限,不知“隐性采访”一词是不是自己的杜撰。如果是,我给它规定的明确的含义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据笔者所知,国内新闻界最近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记者特邀一个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府办公厅“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他们采写的《秘访“马上就办”——本报特邀读者与记者联袂采访记》在1989年12月29日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笔者视听有限,不知“隐性采访”一词是不是自己的杜撰。如果是,我给它规定的明确的含义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据笔者所知,国内新闻界最近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记者特邀一个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府办公厅“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他们采写的《秘访“马上就办”——本报特邀读者与记者联袂采访记》在1989年12月29日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美国记者的采访“普尔”,是不同的新闻机构合作对同一件事情(活动)进行采访的一种方式。《新闻战线》去年第四期有文介绍过。笔者认为,这种已经被外国新闻界同行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采访方式,对于丰富我们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学的内容,改革新闻采访工作不无裨益。我国新闻界,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