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2006年深圳地区电视竞争的主要特点 (一)竞争阵营强弱分化严重 刚刚过去的2006年,深圳电视收视市场硝烟弥漫,炮火隆隆。从总体情况来看,竞争阵营强弱分化严重,“强越强,弱愈弱”的“马太效应”强烈显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健康谣言,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在线健康谣言进行辟谣,探索影响辟谣效果的内在机制有利于引导用户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方法/过程]研究采用2(信息框架:叙事信息vs.非叙事信息)×3(信息来源:质量来源vs.数量来源vs.对照组)、3(信息框架:叙事信息vs.非叙事信息vs.对照组)×2(话题卷入度:高话题卷入度vs.低话题卷入度)的组间实验设计,从信息框架、信息来源、话题卷入度3个方面探索在线健康谣言辟谣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叙事信息与非叙事信息均正向影响在线健康谣言辟谣效果,且非叙事信息的作用效应大于叙事信息;数量来源与质量来源对在线健康谣言辟谣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质量来源的效应大于数量来源;信息来源显著调节叙事信息与非叙事信息的作用效应,当信源是数量来源时,叙事信息的辟谣效果更强;当信源是质量来源时,非叙事信息的辟谣效果更强;研究还发现在高话题卷入度组中,非叙事信息组对辟谣效果的影响显著高于叙事信息组,但在低话题卷入度组中,叙事信息和非叙事信息对辟谣效果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剖析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演变过程,总结信息素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分析国内外经典的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模式,认为当前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应对信息素养标准内涵与逻辑关系、信息素养标准建立的权威性、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信息素养模式设计等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信息传播是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推广效果影响很大,以现实问题为依据探索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传播的理论模型和现实对策,对高校图书馆拓宽信息传播途径、提升阅读推广效果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梳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传播现状及问题,引入SIR模型,结合强弱关系理论在信息传播中的影响以及现实问题构建改进SIR模型,并尝试将改进SIR模型应用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中。[结果/结论]改进SIR模型引入了新的变量——次感染者Io,并在实践中引入与之对应的"推广媒介"角色,将原有一次弱关系下的信息传播变成一次弱关系下的信息传播和两次强关系下的信息传播的总和,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推广中信息传播效率,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为弥补线上或线下单程授课模式的不足,引入Blackboard平台进行混合教学探索,以期为图书馆界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提供更好的选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方法/过程]在信息素养授课中引入Blackboard课程管理平台,结合线下小规模授课模式(SPOC)进行教学;课程效果评价方法采用量化对比评价和课后质性访谈评价。[结果/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基于Blackboard平台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效果显著好于传统授课模式(P=0.000*,<0.05),质性评价中学生在课程参与度、师生互动等方面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数字科研环境出发界定个人科研信息空间,通过分析现有个人信息空间的功能形态等,从宏观上阐述个人科研信息空间的构建模式、具体的目标和功能框架定位(资源定位、平台定位、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工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科研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之一。从科学研究的信息保障和信息服务职能出发,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强弱关系被视为影响集群网络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强关系通过企业间的信任传递复杂知识,有利于隐性知识流动;弱关系能够提供丰富的异质性信息,有利于显性知识流动。集群网络的发展需要在强、弱关系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平衡。在分析集群网络强弱关系动态平衡实现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构建了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程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140-148
网络信息传递模式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从小世界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电子商务信息传递中的路径特征、聚类效应、中心节点和断键重连等特点。基于小世界网络理论,从信息共享模式、信息传播模式、信息推荐模式和信息阻止几方面提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传递模式改善和优化的途径,为更好地建立信息传播途径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MOOC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形态和方式。有必要对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变革,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已有的SPOC混合式教学及模式之后,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提出的信息素养内涵出发,基于五星教学原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准备、课前、课中、课后”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并集合多个教学实例,应用到实践中。[结果/结论]实施该模式后发现,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促进,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科研协同的效应取决于信息完整、正确、有效地流动,而在信息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故意失真行为,即通过伪造、隐瞒和逃避等来操纵信息等行为.研究科研协同的信息操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科研机构掌握信息操纵行为的特征,制定信息治理策略,提升协同效应.[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对111位科研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帮助学者深入了解团队成员亲密度、协作倾向对小规模在线知识协作行为的影响,以及小规模用尸在线知识协作的行为模式.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在线教育、科研协作等领域,为在线知识协作工具、平台功能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用户实验,对小型团队的任务规划、信息检索、信息共享、信息使用和沟通交流5种类型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调研跨地域科研协作现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跨地域科研协作模式分析框架,以信息搜寻与信息检索融合(IS&R)等为测试主题,构建跨地域科研协作网络;计算无向加权科研协作网络节点中心性,发现各主题研究热点国家、城市和机构;模拟有向加权科研协作网络连接强度,描绘科研协作关系中知识流动方向;识别科研协作过程中节点角色,发掘城市科研协作主流模式;通过QAP分析,测度地理距离对节点间科研协作强度的影响,剖析节点科研实力与节点间科研协作强度的相关关系;借助演化分析,厘清科研协作网络发展历程及节点角色迁移情况。结果显示,上述主题在跨地域科研协作过程中既存在共性的节点分布、网络连接和扩展模式,又表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图5。表11。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调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者科研信息行为,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研究者科研信息行为特征,为知识信息服务者提供科研信息服务提出建议与对策。[方法/过程]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选取高校研究者作为调查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其科研信息资源使用情况、科研信息获取行为、科研信息消化行为、科研信息追踪行为、科研信息交流行为及科研信息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验证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结果/结论]高校研究者对新媒体科研信息资源依赖度较高,对电子期刊的偏好最高,且关注信息资源的质量;科研信息获取行为呈现途径多元化的特征;科研信息消化行为呈现碎片化特征;科研信息追踪行为呈现传统途径居多、方式单一化的特征;科研信息交流行为呈现新媒体平台交流主导化的特征;新媒体平台科研信息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征。除科研信息追踪行为特征与模型存在偏差外,基本验证了所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下科研信息行为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隗玲  许海云  郭婷  方曙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105-114
[目的/意义]运用弱共现和突发监测两种研究方法,在微观层面对情报学学科的研究主题及其交叉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与科交叉规律,促进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过程]获取情报学学科科研论文的高频主题词,在此基础上生成高频词共现矩阵,并进一步生成弱共现网络,对弱共现网络呈现出的主题及交叉性进行分析。同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突发监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高频词强共现网络中不突出的研究主题会在高频词弱共现网络凸显出来,这些研究主题可能是当期的研究重点,也可能是将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主题之间弱关系被定义为4类,体现了情报学学科微观层面的交叉性;突发探测结果在研究时间段内显示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强共现网络的聚类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揭示具有学科交叉性的新研究主题时体现出敏感性、突出性和动态性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信息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组织和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信息服务对策,提高大学生信息收集及综合利用的能力。[方法/过程]结合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的信息服务需求,提出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发现、组织、跟踪与利用的服务模式,为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及判断与利用能力提供帮助。[结果/结论]提出引导大学生早期步入专业领域知识学习的信息服务模式与对策,旨在解决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盲目性和对互联网模式的依赖性问题,为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结合信息素养理论的学科服务方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经验中,发现学科服务应结合信息素养的理论,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搜寻能力、信息发现能力和信息挖掘能力的培训或服务。通过分析科研研个体和科研群体的需求,按层次工作法模型拆分学科服务工作的内容,组成完整的服务流程。将过去以信息获取为导向的工作方法,调整成以信息结果的应用和分析为导向,从而界定学科馆员新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科研范式转变及科技创新需要专利信息服务,专利信息服务需要支持科研管理,基于此梳理国内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现状,探索其支持科研管理路径。[方法/过程]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的方法,剖析国内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对科研管理所提供的支持情况。[结果/结论]目前高校存在专利数据管理被忽视、专利管理体系不健全、专利信息促进转移转化平台缺失的问题,建议从以下路径改进: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创建本校专属专利库、完善专利管理体系,建设转移转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是社会公众面向数字信息环境的基本素养,但数字信息社会进入全媒体网络时代,泛信息素养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新兴领域。文章依据信息素养理论,在信息检索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多维度"分析框架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由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媒介素养、视觉素养、网络素养、科学素养和认知素养等维度构成,主要包括基础、能力、媒介、感知、环境、行为、认知的泛信息素养"七位一体"结构模式。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相关素养的内涵和内容进行阐释和论述,并针对其在模式中的价值、作用及其逻辑关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随着新信息环境的发展及图书馆服务理念与用户信息行为的变革而演化,总结目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的三种模式:信息资源揭示发现模式、直接式信息资源发现模式、间接嵌入式信息资源发现模式,并阐述各种信息资源发现模式的涵义、特征,对其进行比较,最后就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发现模式的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学术"情境发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