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地理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的指导策略包括介绍课题研究方法;指导选择研究课题;指导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指导实施研究;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组织展示交流等。  相似文献   

2.
如今,任何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者都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即: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实验研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黄金标准".遗憾的是,这种"黄金标准"已经开始被某些教育政策和研究报告所过度青睐,同时其它的一些联邦法案和基金文案也开始竭力鼓吹.所有的学者、教师、以及研究者都应当站出来反对这种无理的要求.事实上,并不是今天才提出这样的反对意见,只是联邦政府的要员充耳不闻罢了.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组织下,学生主动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课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研究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活动,得出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以下笔者将以六年级下册第五课《落叶总是背朝天》课堂教学为例,浅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方法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一:研究报告的实质不清。混淆研究报告与研究方案。部份教师撰写研究报告时,对于研究报告与研究方案结构相同的部份,采取简单复制的方法,一字不差地照搬过来。还有的把研究报告等同于工作报告。问题二:研究报告的结构不完整。部份教师误以为研究报告是在"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撰写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元分析的方法,以国内外语类和对外汉语类核心期刊刊登的研究报告为一手资料,分析1990年1月至2015年9月我国学者对二语教师口头纠错反馈的实证研究,并着重考察实验条件下的研究概况。结果发现:国内二语教师口头纠错反馈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验条件下的研究发展迅速,但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具体反馈类型的探讨、延时后测的时间、反馈效果的发现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是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以课为载体,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合作性研究。其"以学为中心"的价值诉求符合当代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课例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转型的需要。为实现其价值诉求,课例研究的每一环节需要基于如下原则展开:在"确立研究主题"环节做到教学合一;在"规划教学设计"环节做到因学设教;在"实施课堂观察"环节做到以学观教;在"开展课后研讨"环节做到以学论教;在"形成研究报告"环节做到以学改教。最终,以学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期望嵌入教师的日常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7.
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切合教师实际与需要的研究方法,它旨在提高教师研究意识与教育研究人员的参与意识,促进课程的发展.课程行动研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课题与研究方式,并在研究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9年1月-12月以活动激发诵读动力. 在开展课题实验之初,我们就先探讨如何让实验老师与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课题的实验中去.通过访问和与学生交谈,我们发现学生比较钟情于活动,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动力,触发他们的思维,为此,我们选择了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时间)活动实践,探究诵读的有效策略. 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各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的实际,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实践中,研究诵读经典的有效策略,以诵读经典来建设自己的班级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阶段:2012年1月-5月总结反思,形成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价值观教育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表现为:"核心价值观问题"课程结构科学可行,在实验内容选择上考虑可借鉴性和本土化发展问题;采取4步循环教学法,实现了价值观教育模式的从重内容到重过程、从重认知到重评价、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三大转变,摸索出了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方法以及多种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教师通过团队合作,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新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学生尝试并接受了新的教学方法和鲜活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教师研究课堂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研究型的教师基本都要系统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课堂研究理论与方法,并将这些理论与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1.
I argue here, that, ultimately and in large part, the stakes of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re conditioned by the various ways of conceiv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I attempt to explore and put forward one such way that I view as potentially more helpful than others. I begin with a comparative overview of the implicit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that have informed or grounded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in the broadly conceived Germanic and Anglo-American contexts. I then examine the tensions around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role such tensions play in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In my interpretation, the polemics surrounding this topic have significantly shaped the course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has taken. Examining such polemics, then, might be useful in the effort to approach risks, prospects and visions and to develop the perspective of a recuperated, enhanced but modest philosophical intervention in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PBL)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对这一新事物,我们正在认识,正在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Action research is a form of professional inquiry in which the teacher's role is seen as key to educational improv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by the Logo Action Research Collaborative – a national network linking 100 teachers at nine sites – that facilitate and support collaborative inquiry by teachers into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mprove, develop, and incorporate new forms of student assessm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The project focused on the Logo computer language, a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problem‐solving and mathematical inquiry. The authors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action research as an evolving discipline. They identify three phases of a year‐long action research cycle, and describe key strategies developed by the project to support teachers in taking on a research frame of mind, identifying areas of concern, and undertaking and completing action research projects. The paper includes several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action research investigations undertaken by teachers, and demonstrates the benefits to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volved. It closes by making a case for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action research to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initiatives and school restructuring.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院校研究中,校友分为学位校友、非学位校友、朋友(或准校友)三个群体.美国校友研究最初将校友视作学校服务的“消费者”,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将其视为学校的“供给者”.校友研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主要关注学校内部公众,转为更多关注外部公众.近年来校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校友产出、参与及能力发展、校友捐赠.校友研究主要应用于经费筹集,招生就业,提高学校声誉,为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改善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ulticulturalism on the March Illiberal Education: The Politics of Race and Sex on Campus By Dinesh D 'Souza. Reviewed by Catherine T. C. Spaeth.

Traditionalism Well Spoken Begin Here: The Forgotten Condi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acques Barzun Chicago. Reviewed by William Casement.

Big Brains and Balancing Acts Open to Question: The Ar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Inquiry Walter L. Bateman. Reviewed by Roy Starling.

The Skillful Teacher: On Technique, Trust, and Responsiveness in the Classroom By Steuhen D. Brookfield. Reviewed by Roy Starling.  相似文献   

20.
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类3项课题通过鉴定
  日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3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由曲阜师范大学杜以德主持的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研究》,由温州大学杨彬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组织构建与企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基于温州地区企业教育改革的实证分析》通过鉴定;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贺星岳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因成果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而免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