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淼 《采.写.编》2016,(5):155-157
一个简单由琐碎生活组成的平凡故事,改编自这部影片导演的亲身经历.《我们俩》讲述了一个快90岁的独居老太太和一个20岁小姑娘从争吵不休到相互依赖,两个陌生人的情感故事.这部影片使用简单却能够深入人心的技巧进行拍摄,通过影片中两个人"忘年交"情谊由陌生到亲近转变的讲述,以简单平凡的情节打动人心,引发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引起人们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和唤起我们对老人生活和心理的关心和关爱.  相似文献   

2.
《无问西东》继《芳华》后成为又一现象级电影,其叙事结构采用非常巧妙的串联故事线的方式对四个时代的清华学子予以呈现,故事讲述上互相独立,又相互承接,紧扣一个关于"真实"的共同主题.本文试图遵循影片叩问"真实"这一母题,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结构、现实主义三个方面来剖析影片是如何从始至终彰显"真实"这一核心要素的.  相似文献   

3.
程实 《报林求索》2012,(4):72-72
<正>澳大利亚影片《不一样的奇遇》讲述了一个超现实的现实故事:平庸的泥瓦匠在一次平常的家庭聚会中突发奇想,坐在气球椅上飞离了自身平庸的轨迹,他鼓起勇气放弃世人陈见中稳定、传统的生活,收获了另一段不可思议的美妙人生。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比名声斐然的"蝴蝶效应"更加清新,也更加深刻地  相似文献   

4.
<山楂树之恋>以"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这个故事也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影片导演张艺谋在渲染这份"纯情"时,亦用一隐一明两条线索构建故事结构.叙事"隐线"是那棵会开红花的山楂树,而"明线"则是静秋与老三的初恋故事.以那棵会开红花的英雄山楂树为故事发展的内动因,整部影片以西坪村初识、县城接站、美丽的误会以及生命的承诺依次向观众展示了这段唯美、纯洁而又感伤的"纯爱".  相似文献   

5.
郑耀豪 《视听》2022,(2):110-112
纪录片的创作大体上分为前期调研、正式拍摄、后期剪辑三个阶段.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广东卫视马志丹工作室在创作《跑好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作模式:以"第一书记、扶贫产业、贫困户"三故事要素为核心链条的前期调研思路,以故事差异化为前期拍摄的指导思想,以主题...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产片     
《和你在一起》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一向只拍具有学生历史感题材的陈凯歌居然选择了这样一个剧本,这是不是意味着,陈导演终于走下神坛,开始关注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7.
周洁  李叶硕 《今传媒》2007,(2):61-61
"财富故事会"是央视二套倾力打造的一档财富类栏目.它以讲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向人们讲述了由"财富"而引发的各类传奇故事,为我们道出了一个个财富背后的传奇人生,道出了一个个主人公健康的财富观.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才使得它在众多喧嚣热闹、时尚华丽的栏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筑梦2008>是我国首部纪录北京奥运会筹办过程的大型纪录片.影片运用了多线交叉、宏观与微观兼顾以及对比的叙述手法,以"鸟巢"的建造为核心,通过四个故事,以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描绘出一幅中国人民共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  相似文献   

9.
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部译制片,片名叫<大逃亡>.影片叙述的是二战期间的一个故事,被俘的盟军将士如何从战俘集中营秘密越狱.整个故事充满了惊险、机智、甚至还有零碎的幽默,但总体来看,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浓烈的悲剧气氛.是的,在纳粹的魔爪下挣扎和求生,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好在这只是一部影片,一部作品,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0.
打造华莱坞的关键在于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国性",这便意味着电影创作应以中国故事为基础,将中国故事的内涵多元的、立体的予以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多天灾人祸的国家,灾难题材电影一直是国内电影工作者所热衷于表达的一个叙事方向,以《一九四二》、《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代表的灾难题材电影,不仅仅拓展了国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同时又提供了新的角度让人们去思考和反思。可以说,灾难题材电影是中国故事的讲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相关题材电影的发展,也遭遇到了很大的争议,人们对于此类影片对历史创伤的揭露、价值观的立场都有颇多评判。电影《一九四二》和《大河奔流》是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作品,同样讲述了历史上的中国故事,题材沉重。但两部电影拥有着不同的叙事策略,其对待历史的讲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论文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家国观、创伤记忆三个方向,对比了两部影片在呈现中国故事时的不同策略,并进而对此类题材电影在展示中国故事的方法上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话语权和解构主义都是上世纪出现的理论,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无双》作为一部悬疑电影,运用现实与虚构交织的手段向观众叙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影片中通过三个主要人物对话语权的争夺,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对故事片段的解构,加深了影片的内涵,增强了电影的悬疑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04,(40):75-75
★《撒玛利亚女孩》14天拍就的影片,荣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影片以女中学生的援助交际为故事主线,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讲述结尾,这是一个以归家为隐喻的连环套式结尾,耐人回味。★《收件人不明》从未受过科班训练的金基德把3个家庭,11个主要人物的故事讲得有条不紊。影片中充满了不堪入目的镜头和悲怆沉痛的意识,金基德在折磨观众感官的同时也在折磨着他们的内心。★《海岸线》 故事以朝韩紧张关系为背景, 张东健扮演一名边境巡逻兵, 他瞪圆的眼睛和神经质的手指 很好地传达了人物紧张、压抑 的心态。金基德早年的经历为 …  相似文献   

13.
Charlie Chan:The Untold Story of the Honorable Detective and His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History,By Yunte Huang,W.W.Norton&Company,2010神探陈查理不为人知的故事,黄运特著,纽约:诺顿出版社,2010美国作家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笔下的华人警探陈查理(CharlieChan)是一个在中美两国都家喻户晓的人物。据比格斯所说,陈查理这一角色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在檀香山度假时看到的一则关于华裔警探张阿平(Chang Apana)出色侦破案件的故事。比格斯所著的"陈查理"系列小说共有六部。尽管在第一部小说中陈查理  相似文献   

1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影片,导演李安借助于电影特技手段和大量的隐喻成功地将文字作品转换为影像符号,使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味。从影片的主人公派的名字,到动物角色选择、场景设置都暗含了深刻的符号意义。影片所叙述的虽然是两个意义相悖的故事,但在某些情节设置上这两个故事却可以相互补充。本文深入地分析这几个叙事要素在影片中的含义,以增强对影片表达意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电影《搜索》作为陈凯歌最近的一部影片,它讲述的是一个由于公共汽车"不让座"事件所引发的媒体暴力、舆论暴力的故事。影片通过运用变化的叙事节奏,使得都市电影在表现张力上有了新的突破,同时自然的情节转换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使影片更富有速度感、变化性。文章试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对影片关于动与静的关系处理进行分析以诠释其动静之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兴观群怨"这一传统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出发,对影片《让子弹飞》的美学作用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影片以喜剧和寓言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政治意味的故事,将"兴"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暴力、权力、金钱、民心等是该片最为关注的内容,观众藉此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实现了"观"的价值;《让子弹飞》在学术界和坊间都得到极其广泛的关注,为"群"的交流搭建起一个公共的平台;影片对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如何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上提出诸多深刻的认识,"怨"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传播之别——解读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詹姆士.W.凯里(James W.Carey)《新闻教育错在哪里》的解读和评论,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1)如何解读来自美国(推而广之,即西方)的文本,(2)美国(西方)的问题与我们的问题之间有什么相互参照的意义,(3)凯里所提出的新闻与传播、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新闻实践与传媒工作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思考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有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香港电影<大事件>为切入点,围绕"谁影响了议程设置"这一中心,具体分析故事中矛盾对立的三方--媒体、警察、劫匪,他们在设置议题的权力争夺中各自实施了什么样的手段,又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实现了什么样的角色转换.然后由影片发散出来,引发对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思考,针对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幕后影响议程设置的利益集团、网络传播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提供可能等问题,在阐释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黄梦 《视听》2016,(6):82-83
徐静蕾,身兼导演、演员、教师于一体的公认才女,在电影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其最早的成名作、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同名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观众传达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影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叙述了女主角为爱追逐的一生,塑造了敢于同命运和社会传统做斗争的新女性形象。本文从电影的故事主旨、叙事方式和电影符号的运用上探讨影片中"女性主义"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电影《七月与安生》情节的文本分析,最终得出:该电影利用"戏中之书"的嵌套叙事结构,通过交互与转换让三个结局连连反转;同时,其旁白设置不显累赘反而让影片悬念重重,不仅调控了叙事,还优化了观影体验.二者共同给故事标注了叙事段落,建构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