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生态学思维和方法审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解析中职课程思政生态系统应包含的“要素”单元,对中职课程思政“要素”根据功能、作用不同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优化,构建中职课程思政观念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建设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教学子系统、中职课程思政评价子系统,形成“要素”良好有序运行结构,并发挥相应作用和功能,以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础日语》课程作为日语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周期长、内容涉及广、接触学生频繁,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为了达到对学生的"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潜移默化"的原则,将课本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对《基础日语》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基础日语》课程思政力求在日语专业课堂教学中探求中国元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批判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陈彬彬  苏凯 《广西教育》2020,(46):35-37
本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性,阐明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梳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论述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基础化学是中职药剂和护理等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论基础和职业技能的重任,在中职化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课题组以中职基础化学课程为载体,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化学教学的改革研究,针对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化学思政元素资料库缺失、教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中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的路径:搜集化学思政元素,建立化学思政元素资源库;优化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从内在具有一致性,但在实践工作中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二者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教学任务上具有一致性,但从"思政"的重点、地位和实施渠道上有所区别。作为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切实把握好二者的内在联系,同时针对二者的不同侧重,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二者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育人的同时共同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新时代热门专业,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塑造良好的品质,值得授课教师研究。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文章从五个角度切入思政教育、三个阶段贯穿思政教育、四个途径配合专业教师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全面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画好高校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养,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支撑保障等,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恰切之道。  相似文献   

8.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9.
傅尧力 《教师》2023,(8):3-5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全面育人意识,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论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围绕教育管理部门、高校、教师和学生等主体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提升高校“三全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教育教学论坛》2021,(24):105-108
针对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思政的需求,充分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探索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探索了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其次,研究分析了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表明,计算机软件基础课...  相似文献   

11.
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化自信",牢记历史,紧跟"时代精神",成为基础日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以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探讨基础日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路径.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基础日语课程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种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既能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提升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内涵不仅是新时代商科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管理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和中国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系统、辩证、权变、协同、人本、创新”等核心管理思想,多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途径,赋予管理学课程教学新的方向和新的使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郭垚 《成才之路》2014,(4):77-77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一直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难点,学生基础薄弱,有一定学习热情,但往往三分钟热度,难以克服困难并持之以恒,这给我们中职教育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日语是一门零起点学科,如何鼓励学生重新站在起跑线上,并顺利完成冲刺,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热爱、掌握这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要求,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教学组织系统、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整合,有利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已从高学历逐步转变为高能力,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式的选用。本文首先对课程思政进行简要概述,同时强调了课程思政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影响,最后经过分析总结得出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希望能为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学科思政”目标为引领,分别从“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字、“课程思政”与日本文化、“课程思政”与翻译课程资源的关系分析了“课程思政”与高校日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突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承载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日语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索大学日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大学日语课程思政的现状,从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挖掘教材资源、梳理思政话题;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活动;健全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树立育人意识、提高个人素养等五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学改革实践存在人才培养理念未能与思政教育全方位契合、教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综合能力不强和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缺少灵活性等问题。高校要优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结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战略,引导教师充分提炼和总结法律知识背后的价值关怀、人性考量和制度定位,培育学生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信念、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肩负使命担当的职业操守等优良职业素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都能设立较为齐全的课程体系,其中就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但是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不能很好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结合,尚未形成协同效应。文章将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并探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协同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