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春神句芒(gōu máng)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他就是中国的春神——句芒。“句”是“勾”的异体字,小钩的意思;“芒”是小刺的意思。“句芒”加到一起,就是小钩小刺。句芒既是春神,又是木神。春天的时候,初生的草木看上去、摸上去总是有许多小钩、小芒刺,所以人们就用“句芒”来给象征春天、象征草木的神命名了。  相似文献   

2.
兰玛岛上的居民因为滥砍滥伐树木遭到惩罚变成了人形植物,波尼和尤瑞在接到求救信号后赶到兰玛岛,从树精和蚂蚁手中将他们救了出来。恢复人形的人类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表示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正当大家皆大欢喜之时,尤瑞突然发现妹妹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商周的神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古文字,古文献及考古教材的爬梳整理,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断代,细致地考察了商周时期人们心目中主要神灵的形象,归纳出商周神形演变的三个起点,一为人形,一为动物形,一为无形,并认为商周神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人形的运物化,动物表的人形化及有形与无形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龙在地球东方升起──辽东后洼图腾文化初探傅朗云位于辽宁省东沟县马家店乡三家子村后洼屯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六千多年前的动物形、植物形、人形或人兽合一的石雕、陶塑艺术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和最丰富的原始图腾和人形陶像,对研究我国原始社...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众中流传着大量的精怪故事,其中有许多经文人笔录而留存至今。在这些精怪故事中,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器物或别的什么东西成精变怪,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能够化形为人.精怪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与人发生广泛的联系。精怪虽然与人有多种多样的联系,但与人类的性爱纠葛却有些耸人听闻,但又常常是许多故事的中心内容.本文试图对这种人类与精怪的性爱纠葛进行考察,以了解其因由及其影响。一格任故事中人与精怪的性爱纠葛.从其本身来看,他们的关系是双方的、互动的。但精怪化形为人深入到人类社会和充分表明这是精怪的主动…  相似文献   

6.
楚地镇墓兽的出现是楚人灵魂不死、魂魄相离观念下的产物,在先秦丧葬习俗设“重”的影响下,与楚地的信仰习俗相融合.随着时间、思想的变化,镇墓兽经历了人形、半人半兽形,再到人形,最后渐渐发展为木俑的过程,反映了楚地民众的灵魂不死、魂魄分离观念以及祖先崇拜、畏鬼习俗、动物崇拜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鳄鱼迷宫     
《小学时代》2014,(11):31-31
<正>西菲的金银匠十分擅长黄金加工。他们会用黄金制成人形或动物形的首饰,这些首饰往往具有一定的寓意,或者影射某句谚语。很遗憾,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17世纪以前的古老金饰。在当地,鳄鱼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这个鳄鱼形状的首饰既象征力量和威严,又能辟邪,只有最具权威的人才能佩戴它。下面这幅画是一座迷宫。你需要按箭头指示从入口走到出口。赶快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小心,别走进死胡同哦。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精怪自由变形的模式有五种:(1)变成人形,但保留原形的部分习性和特征;(2)变为当事者的亲属或熟人;(3)连续多次变为不同的人或物;(4)将身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变为不同的人物;(5)将外物变为它物。这五种变形模式的出现,标志精怪自由变形已基本臻于成熟,后世妖魔鬼怪的变形多是对这些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搜神记》在中国古代小说变形史上具有奠基石作用和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德国艺术家Zonenkinder开始进行一个名为The TreeProject的项目。他四处寻找"有潜力"的树,并帮它们画上五官。为了不对树木造成伤害,艺术家用的是可降解的天然颜料。在他走过的树林里,普通的树木变成了"树精",它们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在  相似文献   

10.
精怪小说由来已久,数量众多,成为小说中的一大类别.蒲松龄在精怪小说的创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创新.创造出全新的精怪形象,使《聊斋志异》中的精怪小说达到了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他对精怪小说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巧妙处理精怪形象身上的物性、神异性、人性的关系;赋予精怪形象高于人的品性;增强精怪形象的文化蕴涵;诗化精怪形象的生活环境:用趣笔.增强精怪小说的喜剧性:强化精怪小说的神秘描写,使小说产生强烈的神秘美。从而使精怪小说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搜神后记》成书于南朝宋初,记载了晋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大量精怪故事,可分为降妖除怪、人与精怪婚恋和精怪报恩报怨等类型,这些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降妖除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巫文化和"邪不压正"的观念;人与精怪婚恋故事反映了不自由的婚姻制度;精怪报恩报怨故事宣扬了知恩图报和有仇必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红赤系色彩是唐宋志怪文学中刻画精怪形象的重要手段。文化象征源于火焰的红赤系色彩与鲜血的文化意象相叠加,衍生出两元文化象征:一方面红赤色成为唐宋精怪世界中位高而权重、辟邪与降福的威灵象征;另一方面红赤色在唐宋精怪世界中也具有灾异与不祥、邪祟与厄运的恶力象征。这种两元文化象征属性,使红赤色精怪成为唐宋志怪文学中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古老的信仰与崇拜,成为长期影响和制约哈萨克族民众精神生活的强大力量。这些信仰与崇拜可以分为自然崇拜、神灵精怪崇拜和神圣动物崇拜三大类。至今在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里仍然随时可以见到古老信仰与崇拜的遗留。  相似文献   

14.
唐代精怪小说为文章的主要研讨对象,认为男性精怪具有唐代文士的诗性特征,同时对女性精怪所显示出来的多层面美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唐代精怪小说也反映出了唐人对于现实政治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简论怪话     
本文在文学上首次提出了“怪话”的概念,界定它是“描述精怪(精灵与妖怪)以及跟精怪关联的人物的奇幻故本”;揭示它的特质为具有奇幻性,主人公是精怪及跟精怪关联的人物;说明它是由上古神话分化出来的,它的发展经过了信仰性怪话时期、文学性怪话时期(包括敌对怪话阶段、亲善怪话阶段),它可分为斗魔、精怪对人、互助、婚恋等类怪话,它基本上是健康的,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唐代精怪小说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涵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唐代精怪小说中,精怪身上的妖性渐渐淡化,人性则越来越突出;情节上开始重视叙事的技巧及摆弄故事的机智;思想内涵方面逐渐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开始关注社会人生,抒写个人心志。  相似文献   

17.
五官     
一、无眉画眉荩句芒到来的时候,太阳在他身后升起。他身边的树木柔和地伸张开嫩芽绿叶,玄冥的神兽玄武呜呜地不肯退让,玄冥的奴仆滕六抓了最后一把雪花,如果玄冥说,去吧!他就准备拼尽最后的力气,用最后的冰雪延迟冬神加诸于天地的禁咒。破坏这个禁咒的是阿香,阿香只是为雷神推车的侍女,其实那天雷神还没有到,阿香只是倚着车,对着镜子,淡淡地勾画眉毛,阿香把眉毛勾得极纤细,像春天的柳叶,眉一挑,柳叶就灵动起来,从她如画的脸庞上飘飞开,贴上枯枝,蔓上林梢,带着阿香的胭脂香味,粉饰出了句芒的春天。只有当天地睁开眼的时候,我们才能睁开眼,我…  相似文献   

18.
小树精在林子里玩的时候,被一阵龙卷风刮走了。小树精趴在一片树叶上,他觉得头有点晕,想休息一会儿。“面包师,你好啊!”“你也好啊,歌唱家。”小树精抬头一看,原来是两只美丽的鸟儿在相互问好呢。小树精想,我得紧紧地跟着那只叫面包师的鸟儿,他家里肯定有很多很多面包,我只要吃一点点面包屑就够了。小树精神不知鬼不觉地爬到了那只叫面包师的鸟儿背上。小树精太小了,所以这只鸟儿一点儿也不知道有个小树精爬到他的背上。“再见,歌唱家。”这只被称做面包师的鸟儿说完就飞走了。小树精还以为他会飞到面包房去烤面包吃呢,可他好像更喜欢捉虫…  相似文献   

19.
庄子及其后学常常结合当时的精怪传说创造一些寓言作为自己的论据。道家学派对精怪现象采取相对崇信的态度,这与道家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是有关的。精怪观念与远古传说的合流对这一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树袋熊其其     
在一棵桉树上,住着树精桉桉。每天晚上,树精桉桉都会采几片桉树叶,然后用绿丝线为自己缝一床桉树叶被子,把自己卷在被子里。树精桉桉特别喜欢闻桉树叶的味道,闻着闻着,她就甜甜地睡着了。有一天晚上,桉桉睡得正香呢,忽然觉得有人在咬她,咬得她好疼啊。桉桉“腾”地从树叶被里跳了出来。哇,原来是一只树袋熊在咬她。“讨厌,我又不是桉叶糖,我是树精桉桉,人家还在睡觉呢。”树精桉桉揉了揉被咬疼的地方。“怪不得,一点也不好吃。”原来树袋熊把桉桉当成桉树叶嚼了。还好桉桉是个树精,没有被他吃掉。“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你也住在这片桉树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