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勇 《学语文》2011,(4):58-59
纵观卞之琳一生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他没有批判或排斥中国古代文化。而是一再指明。自己的诗与中国传统古诗是一脉相承的。卞之琳对于古典诗词境界的推崇和醉心与他曾受的教育有关。童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翻读中国古代诗词,  相似文献   

2.
礼乐诗歌是雅乐乐章的组成部分,以描绘祭祀天地宗庙、朝觐盟会、阅武告捷、新谷祷雨、敬老立学诸礼为主要内容,展示出礼乐相成的独特情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礼行乐奏的仪式情境;礼德乐和的诗歌情境;诗礼交融的审美情境.典礼仪式实践,其环境的选择、场景的构设,以及人物服饰、举止、语言、歌唱、舞蹈等因素构成一个综合展演的"仪式情境".乐章应用于"仪式",是仪式情境的组成部分;描绘典礼的诗歌,又以仪式情境为抒写对象,以特别的"礼""乐"意象,构建起礼德乐和的诗歌情境."德"为礼之灵魂,"和"为乐之功能."礼"是躯干,"乐"即精气.有躯干可以站立,通精气才有生命.礼乐配合中,"乐"的"流走"把"礼""贯穿"为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当诗人用"诗"再现这一"有机体"时,便创设了诗、乐、礼浑然一体的审美情境.  相似文献   

3.
诗,怎么读?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指出:“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类”本义是指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综合;“分类”则是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类别。古代诗歌的分类,上自春秋时期《诗三百》的“风”“雅”“颂”,下至当代潘百齐先生编著的《全唐诗精华分类集成》,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古典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分量不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读以养目,鉴以养心”的目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诗歌只有依靠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话语形式的陌生化语言,才能给读者以新鲜的审美感受.穆旦诗歌的丰富和深刻,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的.作者以穆旦<诗八首>为个案,从语法和意象运用两方面采分析穆旦的诗是如何做到陌生化的.  相似文献   

6.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著名的诗人兼译家。在翻译外国诗歌的过程中,他积极地吸取外国诗歌的营养,将其用之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从而促进了新诗的发展。刘半农对其译诗主题的借鉴是其译诗对其作诗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所创作的一些抒情诗、叙事诗等诗歌中都可以读到外国诗歌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郭初阳的《远和近》教学为例,分析如何使学生感知诗歌的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等美感,以达到唤醒学生审美享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韩亚林 《学语文》2023,(2):66-68
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直备受关注。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不妨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以古代诗论为理论源泉和方法指南,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为例,古代诗论观照下的古典诗歌教学策略为:知人论世,走近诗人;吟诵涵泳,感受诗韵;联想想象,品味诗境;设身处地,体验诗情;咀嚼玩味,欣赏诗艺。  相似文献   

9.
明代何景明曾在《杂言十首》中谓:"经亡而骚作,骚亡而赋作,赋亡而诗作。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他的这种"文体代变"的文学观念虽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萌芽,却有些过于绝对,言于轻率。对当代学者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和阮忠《唐宋诗风流别史》这两部著作的比较研究,我们能够发现两位学者在诗歌研究上的差异,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宋代诗歌的独特地位和魅力,对宋代诗歌作出更加公允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1.从诗词专家的论述和其鉴赏实践看,讲究章法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著名语言学家、诗词专家王力先生在讲析《望岳》等三首唐诗的章法时指出:"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我们今天不鼓励大家学写诗,但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以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拓展与提高"为宗旨,探索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选修教学的有效策略,思考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BERT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任务联合学习的古籍文本信息标注工具,可实现对标点、专名信息的自动标注。相较于以往同类技术而言,该工具对人名、地名、时间名、书名的有效识别度更高,并将有助于“远读”方法在古籍文献领域的实现。以《四库全书》所收雍正《畿辅通志》为例,专名自动识别技术可快速提取文献出处、建筑设施的建造时间、人口分布等历史信息,也可以快速提取作家作品、经典意境。在对水利设施的兴建与对黄河水患的书写中,可以看出治河名臣李卫在编纂《畿辅通志》时的个人意志。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14.
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能力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借此理论来分析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探讨诗歌的互文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并更深入地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15.
乐教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乐教的有效方法。为有效解决中国学生因音节、重音知识欠缺出现的英语诗歌节奏、韵律学习难题,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开始重视在英语诗歌教学中运用发音词典,以突破英语诗歌韵律、节奏学习瓶颈,更好地开展英语诗歌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图式理论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作用,认为应通过寻找诗歌的"范式",来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在文章后半部,将图式理论引用到教学中,从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作品的审美特征三方面阐述了对几首"悲秋"词的教法。  相似文献   

17.
旧志《列女传》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文章着重考察乾隆《汀州府志.列女传》,以此来观照古代客家妇女的悲剧命运,剖析了造成女性整体悲剧命运的根源,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诗歌教学过多地看重意象体悟式解读,即从诗歌呈现的意象入手,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这一方法虽然建立在中国传统的诗歌审美方式之上,重在践行古人所谓“涵泳”之说,但是。这种“涵泳”之法。对于尚缺乏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学生来说。常常陷入欲“深”而不达、费时又费力的窘境。加之眼下的课堂教学任务太重,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太大。  相似文献   

19.
"通读"是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读《玉阶怨》、《怨词》、《行宫》三首宫怨小诗,文本资源得到整合,审美视阈得以拓展,不仅开掘了每一个文本的文化、艺术蕴蓄,并且揭示了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捕捉到文本丰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审美的信息,获得良好的文学鉴赏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作者在创作时会隐匿自己的本意,作者隐匿本意的表现分为被动隐匿与主动隐匿.隐匿的原因则涉及到作者所处年代的政治环境、作者的才华表现欲和中国诗歌文化传统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