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问题引领的结构化教学是通过在整体关联中提取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设置“教学支架”“核心问题”“问题串”等,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系统地建构知识、学习知识,逐步形成知识结构化,从而发展学生结构化思维与核心素养。在低年级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整体研读教材,找准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设置教学支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原有结构;聚焦问题引领,建构新知结构;巧妙设计练习,巩固新知结构;梳理知识脉络,促思维结构化。  相似文献   

2.
<正>整体性、结构化是数学课程鲜明的特质。2022年版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应该充分彰显整体性和结构化,并据此来培育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在概念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抽象地认识”到“形象地理解”,从“记忆性储存”到“意义性建构”,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概念本质,实现整体建构。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一课为例,从整体建构的视角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把握概念本质,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重组。  相似文献   

3.
<正>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样的建构基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数学教学需要从知识内容结构化的视角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图形的测量教学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主题,具有内在的知识结构。教师应整体把握图形测量的内容,通过图形测量的教学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叶满秀 《考试周刊》2022,(32):84-87
整体性、结构性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的特征。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为整体建构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我们要充分把握数学知识的联系,领悟知识的结构化,找准“结构”的结点,顺应几何学特点,努力创建以已有经验为抓手、以数学本质为核心、以数学思想为导向、以整体建构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如此才能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共长,促进学生整体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整体建构理念设计教学,能让单元内的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联系,建立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笔者以“植树问题”教学为例,阐释单元教学视角下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一、数形结合,感知结构共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从数学概念、原理及法则之间的联系出发,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笔者以三个模型的共同点为抓手,  相似文献   

6.
<正>布鲁纳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结构化思维是在探寻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得出一般性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结构化教学的理念,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整体构思教学内容,巧妙地把不同领域的课程内容或同一领域不同层面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从整体入手,系统建构,积极实施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结构化。  相似文献   

7.
单元整理课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更好地建构属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它的主要语文实践活动是梳理与探究,思维核心是让知识走向结构化、系统化。课堂建构呈现“二线三维结构”,即借助“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对单元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地整理,同时达成单元整理三个维度的目标:自主梳理知识,让语文知识结构化;实现个体经验向方法策略的建构与运用;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运用,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三角形新知阶段,学生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获得概念与规则,而在复习阶段,往往要经历一个从研究几何图形的视角所展开的建构过程:知识内容建构,从“点状”到“网状”知识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系统性;思想方法建构,从“理解”到“迁移”策略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迁移性;活动经验建构,从“知识”到“素养”观念结构化,让学生的复习具有拓展性。  相似文献   

9.
“碎片化知识”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体系,又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结构化教学是化解“碎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在结构化教学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历史结构化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融通素养内涵,确定整体化目标;二是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系列化知识;三是聚焦学习主题,设计逻辑化问题;四是触发学习动力,实施体系化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数与倍数”单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概念多且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错综复杂。回顾单元新知的教学过程,每节课教学的重点比较多地落在“这一个”概念的学习及相关内容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大多处在零散状态。单元复习课如何着力“整体建构”、“聚零为整”?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尝试引领学生经历形成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过程,进一步明晰概念之间的联系,增强自觉整理知识的意识,培育结构化思维。下面结合具体教学片断谈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学知识的建构是一种整体知识的建构。基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体系,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年、月、日是时间单位,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文章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整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的相互联系首先体现为知识的整体性,那么数学教学也是有结构的。结构化教学需要立足"类"的建构,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结构;还要观照"联"的统整,体现数学教学中的元素关联、活动关联和方法关联;也要聚焦"变"的实施,在变与不变的辨析中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的本质在于强化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构建更具整体性和关联性的认知结构,因此,结构化教学是促进能力培养和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对课堂观察的分析与思考,发现结构化教学的设计与落实应实施单元整体设计,突出知识融合教学;把握数学基本关系,实现知识有序转化;基于学生认知经验,实现知识主动迁移;立足数学学科观念,关注知识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旨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认知的全过程,建构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的完整样态,实现学生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中,首先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整体认知结构化学习的价值;其次,透彻了解教材中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结构化学习的知识起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过程;最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归纳,用数学的语言展示表达,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艳红 《天津教育》2023,(17):22-24
<正>“结构化”强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学科能力、培育学科观念。在初中数学单元整体设计中,结构化思维体现在以教材单元为核心、以单元知识体系为脉络、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基于此,本文从结构化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出发,浅谈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分析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结构化数学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系统、结构为基本特征的数学教育模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相似文献   

16.
王翠 《江苏教育》2022,(89):71-7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鲜明地提出了“结构化”的观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到课程实施,“结构”一词出现了近二十次。可见,结构化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的重要切入点。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但知识点被分散在一节节课堂中,很容易被视作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单堆砌和排列。结构化教学能打破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样态,它是指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特点,用高观点、大视野和关系思维统摄多个独立而又具有关联的知识点,引领学生经历层次化、结构化、逻辑化、整体化的学习过程,通过主动迁移、彼此融合、抽象建模、整体架构等建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数学单元复习课重视知识记忆、解题基本方法、解题基本技能的巩固,这样的单元复习常常演变为题海战,知识还是呈现碎片化,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网络,学生的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基于“后建构”课堂的结构化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整合知识结构为抓手,以形成方法结构为核心,以构建学生素养结构为宗旨,真正实现单元复习课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只有把握好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才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站在数学学科结构的高度,用结构的观点理解数学教材,用结构化的方法处理数学教材,将数学知识“打包”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建构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思维品质,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构化学习是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它是依托知识整体单元发生和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彰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主动知识建构与方法迁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结构化教学.整合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以生为本,实现知识结构化;科学练习,实现思维结构化.通过结构化学习,让学生认清数学本质,使学生变成知识能力的主要建构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主题意义的深度探究需要伴随结构化知识的建构、生成与应用。结合必修1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的教学案例,呈现了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结构化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基本方法。首先,分析学情,设计围绕主题探究意义与结构化知识的教学目标;其次,研读语篇主题意义,奠定知识结构化的基础;进而围绕主题,确定内容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建构结构化知识的能力,并内化于心,融汇于自己的生活,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