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汶川地震期间的网络谣言为样本,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等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菲 《当代传播》2020,(2):67-70,81
庚子新年前后,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世瞩目。本文运用周边传播理论对这场重大疫情的发生过程、空间分布规律、传播渠道和防控经验与教训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析,并强调了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钱江 《新闻传播》2018,(2):96-97
打击谣言,"制+知+智+治"也要形成合力,才能布下天罗地网,既要注重从源头上重点布防进行剿灭,也要从信息公开上保持透明无阻;又要从宏观上唤醒民众的辟谣意识,发挥群众力量积极辟谣,还要从法制上加大打击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洪忠  沈菲  李昊  贾全鑫 《新闻界》2020,(4):48-56,5
有认识的人或者同一区域的人患有新冠肺炎,是否会更加相信疫情谣言?使用什么渠道会影响对谣言的信任度?本研究探讨新冠疫情中的接近性、传播渠道与谣言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平台采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座城市有效样本813人份。建立中介模型研究发现:疫情接近性对谣言信任度没有直接效应,只有通过人际传播才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间接效应则不成立;同时,新闻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负相关关系,人际传播、社交媒体使用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呈正相关关系;学历、年龄与疫情谣言信任度均是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谣言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减少其规模与负面影响。"复数实验室"推出微博辟谣大数据分析,探讨如何在疫情信息的海洋中识别谣言"刚接通知,定于今晚12点对全市主干道进行大面积消杀、消毒工作。因此次消毒药水浓度较大,请各位今晚10点后务必待在家中……""水厂的朋友来电告知,非常时期,自来水中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了氯气的注入,水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相似文献   

7.
钟厉 《新闻爱好者》2012,(15):15-16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往往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危害,它可能会加重危机迷情状态,诱发舆论风波,甚至会演变为暴力性的集合行为。在群体极化的酝酿期,媒体要实时监控,预防谣言极化;在群体极化的徘徊期,媒体要积极引导,促使极化分裂;在群体极化的爆发期,媒体要有效阻控,防止谣言回流。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各类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谣言也随之而来,影响深远,特别是对处于拔苗孕穗期的大学生具有深远影响。从疫情网络谣言的基本问题入手,深入阐释了疫情网络谣言的概念及特征,并从各个学科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疫情网络谣言传播背景下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与此同时,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价值引领;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构建育人体系;以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为关键,营造清朗环境;以塑造优良家教家风为基础,着力言传身教;以主动调节心态为根本,强化认知能力五个方面深入探寻了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亮 《编辑之友》2013,(4):38-40,53
国内外对谣言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谣言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新传播环境下谣言传播的变化,在对谣言研究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谣言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灾难事故发生后,通常也就产生了谣言,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谣言在网络上传播更加严重,谣言传播源头无法把握,传播范围较广,应对谣言传播更加困难。所以,新媒体形势下,以传播学视角审视谣言的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了解谣言产生机制,从各个层面治理谣言。  相似文献   

13.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都伴随谣言的滋生和传播.群体性突发事件下谣言的传播不仅考验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检验传媒的公信力.而且还对受众生活及心理造成重大影响.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下谣言传播的机制对于消除谣言的社会危害大有裨益.本文首先概述抢盐风潮的始末,引出群体性突发事件及谣言传播...  相似文献   

14.
谣言一旦出笼,就没有东西能阻挡它。插上网络翅膀的谣言,无论从复制的速度还是从规模来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本文从"李素丽被抓"这一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出发,对网络谣言的成因与传播机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谣言传播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互联网不仅为谣言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和管道,也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网络谣言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谣言和原发型网络谣言.文字介质和接受人群的多元化使网络谣言传播相对理性,但这种理性特征更多是一种潜能.防范谣言传播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两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为谣言提供了广袤的传播空间,谣言频发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本文将谣言置于情绪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探讨,发现情绪因素与谣言问题密切相关,情绪易催生谣言、引发谣言传播,并与谣言热度持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谣言的传播引发一些伦理问题的思考,研究认为情绪引导、信息公开化与技术支撑为“三大法宝”须形成合力,探索谣言的规制之道,以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本应该按照真实客观的原则发布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意间助长了谣言的传播。本文认为,新闻工作者由于过分追求离奇故事、恶性竞争、跟风报道、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沦丧等原因都有可能助长谣言的传播,而新闻从业者提升自律意识、增强学习意识以及新闻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则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对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何飞  杨森 《当代传播》2022,(1):90-93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情绪性谣言呈现出"弱信息、强情绪"的结构性特征.情绪性谣言折射了事件中群体的社会心理,成为人们情绪宣泄、互动和极化的重要推手.情绪性谣言传播是阶段情绪与长期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传播过程是个体情绪转变为群体情绪,以情绪感染为机制.情绪性谣言的演化机理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与情绪性谣言的联动性,在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热"的不断升温,过去一年微博谣言滋生连连,微博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其成为了谣言泛滥的温床。本文紧跟时代热点,以2012年下半年120条微博谣言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博谣言的内容分类,并随机对各类谣言样本进行影响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期望从探究影响微博谣言传播的关键指标中找到有效遏制谣言的方式,也为法律规范和管制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过程经历了酝酿期、徘徊期、爆发期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极化反应的迅速性、极化过程的激烈性以及极化方向的不确定性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群体极化主要是由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失范"、"特定群体"的本质属性以及个体的"危机迷情"和"无意识"心理等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