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批判封建主义是当前史学战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关系到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根本大事。封建专制主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其表现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其实质和核心是皇帝独裁。维系这个庞大上层建筑的支柱为各级官僚。封建专制主义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它的余毒和影响,至今犹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批判封建主义首先应当着重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历来存在三种不同的见解:一、孔子思想是封建专  相似文献   

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针对当时普鲁士的封建专制与思想控制,先后发表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等文章,猛烈抨击了反动的书报检查制度,从哲学与法律角度提出“出版自由”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本质是政治权力全面支配社会。封建统治者实施专制统治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垄断全国的资源和利益。为了创建民主共和政体,孙中山对封建专制主义造成的各种恶果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和彻底的批判,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但由于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根源剖析不够,因而其理论也有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1.1815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王国的特里尔城。这是一座始建于古罗马时代的小城市,风景优美,环境幽静。7.《莱茵报》是一份革命的报纸,马克思写了许多文章抨击普鲁士王国的专制统治,引起反动当局的恐慌。18选3年3月,政府下令查封了《莱茵报》。马克思移居巴黎。《图说小学历史》选登 第四课 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随想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陵石的敲打,其所蕴含的不朽的文献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越来越闪耀着熠熠的光辉。其中,给人最大启迪和教益的是这部作品所展示的巴金老人精神和人格的独立史,是巴金老人所启示的我国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道路。这是巴金晚年给我国人民和我国知识分子最大的贡献。 高举反封建的旗帜 我国知识分子人格的独立走着极其艰难的道路,在它身上一直重压着封建专制这座大山,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是封建专制吃人的历史,也是封建专制限制、压迫、剥夺和摧残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历史。在封建统治者眼里,是从来不存在知识分子的尊严、价值和人格独立的。封建专制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最大障碍。中国知识分子要实现人格的独立,要获得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其根本的前提是必须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坚决肃清封建专制的遗毒。这是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一个历史任务。《随想录》的不朽的历史贡献,正在于它尖锐地反封建的光芒。《官气》有力揭露了封建专制遗毒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程度,深刻剖析了官僚们的丑恶嘴胺和危害性。文中写道:“在等级社会里我仿佛是一个贱民,又是大小官员特别是只有官气的官出官气的对象,点名批判,四处游斗,我挨过没完没  相似文献   

6.
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深深地烙上了封建官场文化的烙印,其中浓厚的封建官场文化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典型缩影.清官是士大夫们未做官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亦是封建专制统治下民众的企盼.然而,强大的现实利益和官场中的倾轧、斗争,往往使初始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个笑话,于是,清官便成了专制统治下的人们在黑暗中想象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墨家的道德乌托邦思想包括"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道德理想、"尚贤"与"尚同"的政治道德理想和"非攻"的天下和平理想.这种基于"兼爱"理论而构建起来的道德理想,在封建等级社会和专制体制下,只能是一种乌托邦.但它真实地反映了在战国时期动荡无序的社会里,广大人民向往平等、民主与和平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正> 恩格斯指出:“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是为支配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是当被压迫阶级足够强大之时,它表现对于这个统治的抗争,而代表被压迫者的将来利益。”岳飞的忠君思想,是典型的封建道德,是为南宋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的。具体表现为岳飞绝对服从封建专制君主的意志,任由封建专制君主的宰割以及积极充当封建统治阶级的鹰犬等方面。怎样估计岳飞忠君思想所造成的后果及其影响?无疑是岳飞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不但有助于正确评价岳飞.而且对深入批判封建主义,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骑士等级是古罗马社会一个重要社会等级,被誉为“金融贵族”.在帝国初期,骑士等级日渐受元首重视,成为帝国新设官职的承担者,且逐渐取代元老等级担任大省总督、军队统帅等要职.作为新“官僚等级”的骑士等级的崛起,大大削弱了被释奴和元老的影响,加强了元首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来学术界开展的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中,论者往往在揭露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消极影响的同时,肯定了初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积极作用,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对于开始时尚是新兴的封建制的巩固,对于促进祖国的统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见《中国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二期)。所谓“开始时”自然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秦王朝在内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封建专制主义对秦代社会究竟起了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埃内斯特·曼德尔(1923—1995)是当代"第四国际"即托派运动的主要领袖和思想家,对当代晚期资本主义和传统官僚社会主义的批判是其思想之两翼,革命理论则是联结这两翼的枢纽。对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阐发是其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实层面,曼德尔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出发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四种异化形式及其根源;在理论层面,曼德尔分析了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历程中矛盾性的发展与转变,并据此揭示了对马克思异化论的各种错误理解背后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比,曼德尔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观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和彻底革命性。  相似文献   

12.
论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补充与完善李宗楼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剖析过程中,克服以往民主学说根本缺陷的基础上创立的,成为无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奠基石和无产阶级为争得民主斗争...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封建专制,为什么我们还说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封建专制,为什么我们还说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层面对鲍敬言的“无君论”进行了分析与评介。指出,鲍敬言的“无君论”的理论出发点是道家“自然无为”的形上理念。其“无君论”主张既是对儒家名教伦理的大胆否定,也是对封建专制下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鲍敬言对封建专制皇权的抨击与痛斥在思想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明显带有道家自然主义之风韵。  相似文献   

16.
论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商品经济发展、演变,历经西汉前期、中后期及东汉三个时期。西汉前期推行的放任无为政策及其社会经济环境,促使商品经济自由迅速发展。然其发展前途与巩固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方向背道而驰。故西汉中期统治集团采取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迫使商品经济变态发展,使之成为封建官僚地主经济的组成部分,沿着有利于封建专制集权国家的轨道运转。从而奠定了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到东汉时期,即使封建国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商品经济也仍然因循这一模式,紧密依附于官僚地主经济运行。从此以后,商品经济完全失出了西汉前期那种独立品格与社会活力,与封建经济长期共存达两千年之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不是停留在理性批判和理性重建的层面上探讨现代性问题,相反认为,理性原则从属、依附于利益原则。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奴役是导致“现代性悖论”的最深刻的根源。马克思的实践批判是解决现代性的根本矛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在现实矛盾分析中层层展开,表现出了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双重视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批判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吏治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其消极的一面.古代吏治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与收受贿赂、巧取豪夺.造成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祸源在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金字塔式的封建官僚等级乃古代吏治腐败践行的途径;封建法律制度的存在是古代吏治腐败的庇护伞;裁判员与运动员同为一人乃吏治腐败产生之温床.从古代吏治腐败所引发哲学反思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实现古代吏治的现实超越与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发明。它不但提高了官员的职业素质,也满足了专制君主控制官员选拔的要求,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使之成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创造了一个高效有序的官僚体系,从而完成了官僚政治大厦的构建。科举制度的存在与封建政治的命运紧密相联。当封建政治在唐宋时期处于蓬勃向上时,其所具有的政治活力和创造性也使得科举制度生命力洋溢;当封建政治在明清走向衰败时,其僵化腐朽也使得科举制度难逃厄运。  相似文献   

20.
1807年普鲁士政府颁布《十月敕令》,宣布废除国内的农奴制度。50多年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的法令。这两次农奴制改革前后相距半个多世纪,却有许多惊人的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对外战争失败的危机催生的,由封建国家侵略扩张的本性所决定;他们都是由旧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因为两国国内各阶级力量的对比不存在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解决的可行性;改革的过程都是曲折反复,带有很大的保守性,保存了许多封建农奴制残余,对两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消除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经济上的等级界限,为两国由封建贵族专制的国家演变成贵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