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以创业园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展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大学生创业受到现实条件、教育体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社会实践结合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对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钦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是大学生校内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其宗旨在于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与国内的其它高校相比,钦州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起步较晚,在管理、服务与监督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为适应钦州学院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发展需要,创新创业园的管理服务机构需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服务意识以突破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开设的储藏物害虫综合防治课程为例,提出了革新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机制、构建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该文剖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据此基于"广谱式"视角从建设创业园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联盟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然后介绍了基于科技引领的传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最后论述了基于科技引领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是展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研究入手,展示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对其他高校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谭小燕 《高教论坛》2012,(8):131-133
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实训平台,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在办园模式上,主要通过扶持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为实践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等办法,强化孵化园的"双孵化"功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大学生对创业不主动,创业成功率不高,园区管理跟不上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加强一体化管理,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完善创业导师机制及明确创业实体的法律问题等解决大学生创业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防灾科技学院将新工科建设作为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以电子科学技术类专业为改革试点,着力破解创新创业教育难点,着力探索协同育人的现实路径,重点在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相协同、专业课与课外科技活动相协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协同、校企所共建共享相协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协同等方面推动融合育人全面发展。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科技类社团建设、校企所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探索与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质量、数量开展,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保障.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在研究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要点的基础之上,结合学院自身条件,探索了以二级学院为基础构建平台的平台建设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实践参与率、专业相关率、项目存活率均得以显著提升.平台建设成果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院校两级平台合作、共享,共同支撑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育人思路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一些高校已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并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园运行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并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良好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薛凡 《河南教育》2014,(3):15-17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目的是,通过吸引区域行业企业,面向地方行业产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实践教学涉及电子、自动化、机械等多个学科,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平台。以大连理工大学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探究机器人实践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热点,提出贴合实际的、可复制的机器人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建立深度广度结合、软件硬件结合、科技创业结合的"三结合"科学化教学体系,构造"实训型"集约化教学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链条,形成较完整的高校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而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粤港澳高校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但是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的合作壁垒仍然存在,协同合作状态较为松散;实践平台建设有待优化,协同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的探索,应建立创新创业实践规划管理体制,优化协同合作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多元化平台,增强协同发展动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共同体,提升实践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育人方式逐渐由知识灌输向实践育人转变,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保证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的从业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工程教育认证在高校学科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将工程教育能力达成标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相结合,既顺应了高校教育教育教学的大环境,也能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的放矢。通过比照大学毕业生工程能力的达成标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分层次、分类别、分梯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软实力"培养模式,增强大学身创新创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归纳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经验,剖析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实验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的必要性,通过理念协同、师资协同、课程协同、资源协同、科研协同、学科协同六大协同模式,为高校建构依托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密切联系产业动态和行业形势,优化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等各项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文章提出发挥党团组织力、文化引领力、产业实践力,构建高校各部门协同、产学研合作、师生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创新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研究院可以通过学院与研究院协同培养、学院课程与研究院课程无缝对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促互补、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结合实践、课堂学习与学术交流相辅相成等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周微微  吴烨 《文教资料》2010,(33):215-218
本文以钱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论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结合钱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分析了钱江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旨在探讨富有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结合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双创教育改革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研究双创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