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学问》     
从前有个学者在自己的书房里挂着两个字,一个字是“学”另一个是“问”。他去世后,两个儿子决定各自保管老人留下的字。大儿子拿到的是“学”字,他学了很多,却从来不问。二儿子拿到的是“问”字,他什么都问,可是从来不学。最终两个兄弟都没有学到真本领,因为他们都没有了解“学问”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儿子。老人去世后留给两个儿子的唯一遗产是堂前的两块匾,上面分别写着“学”和“问”二字。大儿子拿走了“学”字匾,二儿子取走了“问”字匾。从此,大儿子只学不问,二儿子只问不学,结果,两人都没有什么成就。这时兄弟俩才明白父亲堂前挂着“学”“问”二字匾的真正含义。于是,只弟俩勤奋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对方或其他人,终于成为饱学之士。听了这则故事,我感触颇深,学问,学问,  相似文献   

3.
洪淑珍 《教育文汇》2009,(10):50-51
“妈妈,这个字怎么念?”晚饭后,我正猫在电脑前“码字”,念三年级的儿子手捧一本课外读物《儿童文学》,兴冲冲地跑到我房间问道。扭头一看,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正指着“蟒蛇”的“蟒”字,原来儿子正在看作家周锐的中篇小说《戏台上的蟒蛇》。我怕打断自己的思路,便不假思索地告诉了儿子:“这个字念mang,蟒蛇是蛇的一种,体型很大,  相似文献   

4.
淳茗 《初中生》2010,(9):79-79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字。  相似文献   

5.
翠竹     
父亲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抹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中国笑话  相似文献   

6.
小字大字     
父亲用笔写了个“一”字,教儿子认,儿子很快就认识了.第二天,儿子在桌子旁边站着,恰巧父亲在林桌子,就用湿布在桌上写个“一”字,考问儿子.儿子不认识.父亲就说:“这个字就是我昨天教给你的‘一’字呀.”儿子十分惊奇,说:“怎么只过了一夜,它就长大了这么多?”小字大字@黄仁汉  相似文献   

7.
开心五分钟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他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将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让妻子督促小孩子练习书法,规定大的写三百个字,小的写两百个字。老秀才快要回来时,妻子  相似文献   

8.
某人写了个“一”字教他的幼儿。第二天正当他抹桌子时,幼儿在旁,他顺手便用湿布在桌上划了一横,问儿子这是什么字?儿子却愣着眼,不认识。“这就是我昨天教你的那个‘一’字啊!”小儿惊  相似文献   

9.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尤”而不是“九”。我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赶紧查字典求证,果然,在“九”字部里查不到“尴尬”,在“尢”字部里却查到了。难怪以前在电脑上用“五笔字型”打不出这个词,最后只得求助“智能ABC”。看来,备课时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如果不是这次看得仔细,课堂上一定会出洋相的。  相似文献   

10.
阿见趣事     
我半躺在床上哄儿子睡觉,随手拿起了一本《读者》。儿子见了,也嚷着要看书。我笑着说:“你又不认识字,能看什么书?”儿子嘟嚷着说:“我认识字,我认识字!”边说边坐了起来,用力地在书上寻找他所认识的“字”。突然,他指着  相似文献   

11.
缙云话的“儿”字,在读音、意义、用法三个方面,跟普通话相比都有许多不同。在缙云话里,“儿”这个字有两种读音。随着读音的差别,它的意义和用法也就分为两类。当“儿”字读作“ni”时,它能单用,独立成词。读这个音的,一个主要意义是“子”或“男孩子”。在普通话里,“儿”自然不读“ni”,也不独立成词。除了“儿女”、“儿孙”、“一儿一女”等的对举格式之外,单用时就得写成“儿子”。由这个意义组成的词语,在缙云话的词汇中有不少。比如:  相似文献   

12.
关于蘑菇的对话儿子:“爸爸,蘑菇是长在很湿的地方吧?”爸爸:“对,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儿子:“……”(提示: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使蘑菇怎么样了呢?)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鸣”字问父亲:“爸爸,这个字读什么?”“鸟字。”父亲很肯定地说。“‘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父亲解释说:“……”(提示:父亲怎样回答“鸟”有“口”这个问题才能创出“笑”果呢?记住,别忘了要结合题目哟。)做好事父亲:“你今天做好事了没有?”儿子:“做了,爸,我和另外四个孩子帮助了一位老奶奶横过马路。”父亲:“为…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他买了十几盒好吃的年糕,保存在一个地方,准备慢慢吃,并且嘱咐儿子一天只能吃一盒。一天,他给了儿子一张写有“令尊”两个字的纸条,叫他儿子交给过几天会来的朋友。过了几天,那个父亲说的朋友还没来,儿子就把纸条烧了。儿子吃了一盒年糕,觉得肚子还没饱,又吃了一盒。后来有一天,父亲说的那个朋友来了,问他:“令尊呢?”儿子说:“没了。”朋友又问:“几时没了?”儿子说:  相似文献   

14.
爆笑超市     
“闻鸡听琴”儿子要听故事,爸爸准备给他讲“文姬听琴”。说的是蔡文姬小时候的事,可儿子一听题目立马表示不满“:老爸,上回你讲的是‘闻鸡起舞’,这回又讲‘闻鸡听琴’,能不能讲点儿新鲜的?”再试试脚气儿子看到有卖彩票的,非要试试运气,于是买了一张。刮开一看没中,儿子还要再买一张,理由是刚才那张是左手抽的,想再试试右手的手气。第二张刮开同样没中。爸爸问“:两只手手气都不行,死心了吧?”儿子笑嘻嘻地说“:要不,我再试试脚气?”哪吒的弟弟儿子最近看动画片《哪吒传奇》很入迷。有一天,看书时看到“叱咤”两个字不认识,便问爸爸怎么念…  相似文献   

15.
勤与俭     
从前,有一个老汉,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认为治家之道,不外乎勤俭二字。于是,他请一位老秀才题写了“勤俭”两个字的牌匾,挂在自家的门楼上。老汉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单过,别的财产都好分,那块牌匾怎么办呢?商量之后,两个儿子决定一锯两半,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俭”字,二人各按牌匾上的字治理自己的家。老大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勤劳换来了不少的粮和钱财。但是他家用钱无计划,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老二家从不乱花钱,只是不思劳作,十分懒惰,日子一长,家中钱物弄得精光,穷困潦倒。兄弟俩十分纳闷,认为自己…  相似文献   

16.
流沙河题字     
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每次出作品集都要赠书给儿子李纲,并题上字。有一次题的是“李纲同志雅正”,另一次是“李纲同志赐教”, 还有一次题的是“李纲垫枕”。然而,他在赠给儿子的一本台  相似文献   

17.
俱乐部     
活鸟儿子指着书上的“鸣”字问父亲:“爸爸,这是什么字?”“鸟字。”父亲很肯定地回答。“‘鸟’字怎么有个‘口’字旁呢?”儿子表示怀疑。“傻子,没有口的鸟还能活吗?有口的鸟是活鸟,没有口的鸟是死鸟。”父亲解释说。  相似文献   

18.
林灿洪 《师道》2010,(10):54-54
儿子现在已经读初中了,回想起他读小学时刚刚接触学习生字那种情景,真叫人哭笑不得:那时,儿子刚刚入读小学一年级,每天要学习大量生字词。学习汉字非常需要耐性,性格急躁的儿子总是记不住字形,认字丢三落四,错别字、同音字混淆,误用比比皆是。如经常把“人”字写成“入”字、写“玉”字写漏一点变成“王”字等等,不知道挨了老师多少批评,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家人     
儿子今年8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问我们,“你”字怎么写,“好”字怎么写,还有妈妈的“妈”字怎么写。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些,但我们一一告诉了他。一吃完晚饭,儿子就进了小房间,径自去写字了,而且多次对我们说:“不准偷看。”一副神秘的样子。我笑笑,说:“既然爸爸妈妈答应你不偷看,就绝不会看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也应该相信爸爸妈妈。”儿子笑了,埋头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我离开儿子,笑着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妻说:“没有想到我们的儿子这么小就有了自己的秘密。”妻对我说:…  相似文献   

20.
润物细无声     
文中这位父亲简直就是位高超的语言大师和出色的心理医生。文中几乎没有一句劝儿子“别自杀”的话,但又处处隐含着规劝儿子悬崖勒马的意思。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使我们想起《战国策》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言说赵大后”的故事。“现身说法”和“迂回包抄”“欲擒故纵”是两位大臣劝说君主的战术,也是这位父亲劝说儿子成功的秘诀。父亲善于“欲擒故纵”——“你要这样(死),我们也没办法。”此为“故纵”。但又说“有两件事不可不注意,一是穿戴整齐,二是别死在人家度假屋里……”潜台词是“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