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简要探讨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从激发并维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培养并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素质两个层面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使命和功能,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向,并结合具体的企业案例对自主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仅就结合企业实际、基于企业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基本准则进行探讨,强调提出结合企业实际,基于自身特色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最主要的基本准则。通过不同特色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取得成功的案例研究了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对基于企业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基本准则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主要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基于资源集成自主创新模式的理论及过程模型,对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提出自主创新导向下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外部资源集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基于战略型企业家精神观点和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一个关于战略导向、组织学习、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及自主创新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资源导向与机会导向会通过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影响组织学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战略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探索性学习与应用性学习的平衡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导向、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妹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20-1727
 探讨了企业家导向对企业内未吸收冗余的影响,以及运用权变的方法研究了未吸收冗余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通过对270家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导向与未吸收冗余的关系呈倒U型;未吸收冗余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未吸收冗余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受到企业家导向以及环境不确定性所调节,企业家导向正向调节了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了未吸收冗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结论发展了现有的组织冗余文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敏  银路 《中国软科学》2007,200(7):54-61
本文以国内一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IC设计企业(NSBIC)为案例,试图从企业技术战略演化的视角来分析回答:为什么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目前的自主创新战略中创新动力不足?并用新兴技术管理相关理论来分析作为后动者的中国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创新,认为产业环境的完善对国内新兴技术企业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旨在提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内涵;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的六种路径:原始的自主创新、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官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集群大企业合作的自主创新、基于跨国技术联盟的自主创新和基于跨国并购的自主创新;在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分析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中的自主创新动力来源的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或规律,指出动力不足之处和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突破以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大多考虑单一研发模式和单一知识广度或深度的影响,基于企业实际,从异质知识基础视角,将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两种研发模式进行对比、结合知识基础的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探究企业在异质知识基础导向下不同研发模式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企业选择研发模式提供参考。以2015—2020年中国88家医药制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合作创新更能提升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异质知识基础导向下,对于大宽度低深度类和小宽度低深度类企业而言,相比于自主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更能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而对于小宽度高深度类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更能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但对于大宽度高深度类企业,两种研发模式都并没有显著性优势。由此得到启示:企业需注意提升知识基础水平,选择合适的研发模式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9.
刘振  刘博 《科研管理》2018,39(12):95-102
基于代理理论和创新理论,探讨股权集中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投资的影响。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企业,股权集中度、管理者薪酬组合与企业自主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在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管理者货币薪酬越高,股权薪酬越低,较低的股权薪酬诱导管理者提高货币薪酬;在非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管理者货币薪酬越低,股权薪酬越高,较高的股权薪酬强化了管理者提高货币薪酬的权力。(2)在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货币薪酬会诱导管理者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投资,而在非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货币薪酬会激励管理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在国有控股或非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股权薪酬对企业自主创新投资均具有“N型”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内企业产品升级、技术进步与进步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内企业的产品升级建立在其技术进步基础之上。企业技术进步具有三种途径: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嵌入企业应根据价值链治理模式类型,通过技术进步收益——成本的核算,选取合适的技术进步路径。  相似文献   

11.
肖高  刘景江 《科研管理》2007,28(3):13-18
运用企业创新理论、能力理论和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先进制造企业--万向集团的深度案例分析,本文提炼出先进制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三个关键途径:(1)执行有效的战略领导;(2)塑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3)建设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青  王湛 《科研管理》2008,29(6):145-152
摘要:本文在全面总结国际创业投资家评价早期创业投资机会所采用的准则的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评价指标分为新创企业家及其团队、技术和产品、市场、财务四大类,构建了使用最广泛的“前十位评价指标”体系,即:创业者素质、创业团队的知识和经验的完备性、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特有权保护、目标市场的成长性、目标市场规模、市场进入壁垒、技术创造需求的能力、盈利能力、投资退出机会。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各指标的评分函数和新创企业投资价值的综合评价模型。我们希望这套评价体系能解决新创企业投资价值这一创业投资人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对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外在约束和持续动力的具体需要,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人力资本投入三方面出发,提出了走自主创新、节约环保以及持续发展的资源型产业升级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对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赖红波  丁伟  程建新 《科研管理》2013,34(11):124-130
在本土企业升级行为与升级路径遇到“瓶颈”的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网络关系升级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网络关系为调节变量的企业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同时,针对200多家企业搜集了18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在企业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即网络关系升级能增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升级:内涵、关键要素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借鉴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集群演化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界定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同时给出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要素:(1)网络结构(动态要素);(2)知识行为(动态要素);(3)知识结构(静态要素)。本文具体探讨,关键要素对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据此将产业集群升级过程分为四个动态序列阶段:(1)知识衰退阶段;(2)知识更替阶段;(3)知识跃迁阶段;(4)知识稳固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路径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强力实施和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长三角传统制造业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来考察基于国家价值链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探讨了基于国家价值链的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四生产大国。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原创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因此,迅速提升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机床工具企业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方伟  于淼  孙秀霞 《科研管理》2013,34(6):152-160
由于技术学习方式升级的缓慢性与技术和市场追赶的非同步性,我国汽车产业的合资历程始终无法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初始目标。为实现技术的实质性引进,近期国内的汽车合资企业纷纷推出了全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与相应的产品开发模式。这种"合资自主开发模式"究竟会如何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研究通过对三个汽车合资自主品牌产品开发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探讨了依托合资自主开发模式推进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进程的作用路径。基于多案例对比分析,识别出合资自主创新模式实施的关键点,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实质性技术获取与自主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3)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制造业高级化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珩  李东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09-1517
基于传统产业升级理论提出"制造业高级化"概念,并从制造业结构优度和价值链高度两个维度构建制造业高级化指数。对长三角制造业高级化的测度结果显示,上海、江苏、浙江制造业高级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以制造业高级化指数为因变量,以对外贸易依存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源素质和经济发展阶段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制造业高级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依靠外向型、依靠投资驱动尤其是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制造业高级化的作用有限;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是制造业高级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研发投入、人才培养、品牌战略等方面分析了推进制造业高级化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