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家通过自画像这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同时在反思真正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他者的比照和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自画像中的自我与他者,找寻自画像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更多元、更全面、更深刻。正确的自我价值认识,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关键。当前,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依据自身评价与社会指引的辩证关系,从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探索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教育教学中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从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三方面的阐述,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阶段,埃里克森用自我同一性的概念阐述这一时期的自我发展: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并不准确、全面,而且容易出现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个极端,对未来缺乏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总是羡慕别人的性格特点——内向的学生羡慕外向的学生能够和同学打成一片,外向的学生羡慕内向的学生能够有自己独处和内省的空间。其实,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以下特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自主性缺乏或不足;自我菲薄与自我陶  相似文献   

5.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哲学的必然之路和光荣使命。从古希腊开始整个西方哲学史都对自我问题进行了探讨。然而,现代人对认识自我却显得较为冷漠。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是哲学的使命和责无旁贷的任务,认识自我是人类延续存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3~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对自我的认识直接影响其自尊水平的高低,影响其自身品格的形成以及同伴关系。如何促进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呢?绘本是非常好的载体,一方面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另一方面在阅读时幼儿会将自己代入绘本角色中,或与绘本人物做对比,从而促进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知中的自我及自我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认知研究一方面将自我概念拓向多重化,另一方面,它又给出了理解自我表征的相关网络模型、自我库模型、自我图式、多重样本模型、平行分配模型等不同的认知模型。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标志着社会认知关于自我的研究深入化。  相似文献   

8.
自画像是一种图画心理疗法,是对自己形象的描画。与其说它是每个人外貌的画像,不如说是对每个人内心形象的描画。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言语描述是比较抽象的,可一旦用笔画在纸上,就会具体起来,就会把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自我认知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认知活动,存在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科学地构建由主体自身各种认识和评价能力要素所组成的主体的自我认知结构,突出地表现在确立认知目的、认知视角、认知视域和认知标准等方面。通过对自己的日常活动的反思、他人对我的评价、社会化中的自我角色的定位,实现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0.
认识自我,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人生课题。新世纪的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最富创造的社会群体,既需要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结构,更需要有直面人生勇于认识自己的勇气和信念。只有敢于挑战自我,正视人生价值,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我     
设计理念本案例分四个板块,分别为:观照自己,结合特点给自己取个响亮的绰号;悉数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三老”,对自己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跳出自我回看自我,从不同角度了解自我的多重身份;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与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感受周围人对自我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  相似文献   

13.
论述的主旨是,“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如何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全靠自我的主观努力去探索。古圣先贤指出:为学,需要有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的意志情感,要在良师益友指引帮助下,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并在逐步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达到成功;教人,要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力潜能、能动性与创造性等发展因素,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把人的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与学会做人,视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即是中国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研究的一些心得.一、当前初中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传统数学教育中,教师是数学学习评价的权威,也正是这种权威形象更容易让缺乏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所认同,因为他们把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估自我价值的标准.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不仅回答出问题结果,且要说出过程,这种让学生出声思考的方式,本可以很好的检测学生的推理能力,然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重庆市31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诸因素得分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得分高于男生;相关分析发现,除个别个人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领域以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低自我价值感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诸因子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导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原本听话守纪的初中生,为了自己的爱好和努力方向,放弃了学业。他在周围一片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自我约束,自我鼓励,自我进取,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也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自我关怀核心可以理解为:调节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和自我控制技术使生活艺术化,形成主体性,其研究主要侧重男性经验。女性主义自我关怀以女性经验为基础,关注自我尊重与自我价值感,提出聆听自我需求。自我关怀应通过自我回归,形成伦理主体之自我,所以自我关怀的理解不仅仅是狭义的道德行为,还应广义的理解为以自我关系形成的自我存在。自我关怀可通过道德教育,培养自我尊严、自我反省来实现,具体方法有自我写作、自我叙事、自我对话等。  相似文献   

19.
南娟峰 《考试周刊》2010,(5):219-220
在成年人的心中,中学生的心理处在幼稚与成熟的边缘,不能正确认知事物。可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理性地认识自己,并有意识地涉足社会生活.重视精神体验,并展示精彩的自我。了解了中学生的自我认知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他们,从而完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职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之前步入社会,遭遇挫折出现最多的心理是逃避,重点从中职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角度学会自我调适,探寻学生面对激发事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