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分析中医专业床边教学的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保证床边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强调通过注重床边教学质量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讲座和病案讨论等诸多途径,保证中医专业床边教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自觉情况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上海市各类幼儿园的教师专业自觉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不同职称的教师的专业自觉认识、能力有差异;教师的性格、职前所获学历及所学专业等对教师的专业自觉都不太有影响;对未来规划清晰度越高的教师,其专业自觉认识、动机和情感也相对更高;不同教龄的教师,其专业自觉认识、问题解决能力有差异;不同专业引领程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认识、动机和情感有影响;园长不同管理风格对教师专业自觉认识、动机和情感有影响;不同的教师间关系,对教师专业自觉动机、情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专业群为对象,自上而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该方案重点关注专业间的相关性和交互性,打破专业间的限制,弱化班级和课程间的界限,在教学安排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是高职学校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和声誉的重大课题。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专业设置和满足需求、促进就业、保持稳定、适应发展间的关系;提出拓宽专业口径、更新课程内容、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改造方法;总结了专业调整的要点、新专业开发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停招专业的处理方法;最后给出了专业调整的5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两个不可分裂的组成部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本质内涵是二者有机的结合,相互交融、相互协调。其整合不应有固定的模式,应打破学科间的人为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关联性。这种整合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群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即要考虑在专业设置上,适度把握科学教育专业化与人文教育专业之间的平衡,促使高校全局性学科专业的综合化。要强调在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刘贞 《大学生》2013,(9):30-31
正高考填志愿时,我们总会在学校与专业间纠结——填一所好学校的普通专业还是填一所普通学校的优势专业?加上学习环境和就业压力间接影响,如果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题再加入"城市"这个参数,三者间便更难权衡。经济学中有个概念"性能价格比",即性价比,因能反映单位付出所购得的商品性能,而常被买家用来考量是否值得出手买下。看待专业、看待学科也未尝不可以算算其"性价比"。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后期,以专业学院为组织模式的专业教育在美国大学兴起,不仅推动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长足发展,更成为后来全世界大学专业教育的典范。专业教育的兴起是美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工业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镀金时代"的社会问题,专业协会的发展及其与政府、市场间的制衡构成了美国专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机制。而以高水平专业训练与"服务导向"道德律为核心的专业主义思想则是专业教育发展的精神和理论支柱。这两个基础也决定了美国专业教育后来发展的进程,而一旦这两个基础发生动摇,美国专业教育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和危机。他国若要借鉴美国经验,须对此有认识和权衡。  相似文献   

8.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无论是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还是不同学校相同专业之间。因此,考生和家长都有必要对专业间的差异进行详细、全面的比较。由于考生或家长很难接触和掌握到各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对高校的了解通常局限于总体水平层面,而对具体学科专业间差异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考生在比较、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存在难度和困扰。本文拟就对建筑类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石群山 《高教论坛》2012,(6):97-99,107
跨界是高职《文学概论》教学走出困境的一种思维向度,本文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角度论述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跨界的必要性,并提出我们的教学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跨界结合、文学概论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跨界融合、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间的跨界渗透以及学校与社会间的跨界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辽宁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的分析发现,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首的三大类主体专业,专业分化和综合现象并存,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专业,但专业设置的计划经济色彩较重,专业结构也不能反应产业结构的特点;三类地区的专业分布与各地区经济状况相匹配,但并没有形成地区间的专业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为此,辽宁省应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措施加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职业性模式基础上吸收模块化方案的长处,使专业富于个性化与动态性,并致力于构建专业间及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间的有机衔接,开拓不同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估体系间的相互结合,促进专业的及时更新与实时化,进而实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是德国职教专业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趋势。在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与个人相关的服务领域、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服务领域所出现的新兴专业,在组织架构和内容架构上集中体现了这一融合具有的跨职业或跨专业方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 1.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我市农村职业学校21所,开设农学专业的学校8所、林果专业7所、畜牧专业6所、计算机应用专业17所、机械专业9所、电子电工专业11所、机电一体化专业3所、财会类专业11所、服装专业5所、烹饪专业3所、旅游专业3所、建筑专业6所、英语专业2所、文秘专业1所、化工专业2所、电子商务专业1所、幼师专业1所,共计96个专业,每所学校平均开设4.6个专业。在21所学校中,有4所学校开设专业在8个以上,有6所学校开设5~7个专业,开设3—4个专业的有7所学校,开设2个专业以下的有4所学校。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建构者。教师视角中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最真切表达,体现了教师对专业生活的反思性理解和有意义建构。研究表明,教师所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受限的、扩展的和元能力。该能力架构折射出当前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限制的和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间的张力等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培养心血管专业方向护生的评判式思维能力意义重大,亚心护理学院依托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雄厚师资和武汉亚心医院的优质资源,院校联动,将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养前移到学校。双方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开发专科课程教材、建设心血管实训基地,采用“三明治”、思维导图、床边教学查房等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评判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专业趋同问题及其对策——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间经济结构趋同,市场驱动的盲目性以及学校依托现有条件开设专业的普遍行为,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实现区域专业结构优化和职校校内专业结构优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据此,各高职院校要研究专业发展的宏观规律;依托地方特色,发展优势专业;找准学校市场定位,科学规划专业结构;发展优势专业,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围绕专业重点,建设专业群。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诸多障碍表明,缺乏专业责任心和专业认同感是其核心问题.帮助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很多,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探索。幼儿园可以通过倡导行动学习、加强实践反思,开展教育科研、促进理论思维,扩大教师增权、增强专业自主等方式。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来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地利及行业背景优势,科学规划专业特色方向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以“地域形象推广设计”课程为例,讨论设计核心课程的设立,在考虑学校背景及所处的环境同时,还应留有专业间拓展的空间,发挥出学科间相互融合的优势。建设特色的核心课程是专业提升的关键举措,通过引导建立专业特色方向,强化核心课程实践环节,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学科建设平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育人功能的专业。不是有知识就可以“为人师”,教师专业要求教师要有学科知识,还必须有专业精神、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第二,教师的知识能力既具有学科专业性,更有教育专业性。目前有些教师不能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缺乏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奋斗过程。  相似文献   

19.
餐饮企业与学校间的校企合作是烹饪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餐饮企业获得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人才、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手段,餐饮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餐饮人才间的竞争,烹饪人才是餐饮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间的比较,进一步优化模式,更好地培养烹饪人才变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培养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和趋势表明,教师需要从传统的强调专业个人主义向共同体中的合作者转化。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能充分体现高校组织特点的模式,它以全新的共同体理念诠释着学校作为学习场所的真正含义,并最终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却面临着组织、制度和文化多方面的障碍,可尝试通过创新教师团队组织方式、人事管理制度以及重塑教师管理文化等来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