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有177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83.6%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了,其中45%的人表示"下降很多"。这个调查的样本并不大,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出一些人对汉语使  相似文献   

2.
某报新近进行的网络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认为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诸方面,问题多多。调查中有网友认为,这些毛病的发生,与"外语热"、网络语言泛滥、影像文化盛行等大有关系,有专家甚至认为,"汉语作为母语,其本身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媒体上时不时出现"汉语危机"论。媒体上使用字母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副编收录了239个字母词,就有人上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违法",并认为"这会让汉语变成不汉不英的语言","影响和危及汉语言的安全",大叫"汉语危机"。"汉语危机"论反映了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人们,即使是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严重缺乏语言意识。这表现在:第一,不了解字母词的使用是全球高科技飞速发展和不同语言接触所出现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不久前举行的"大国教育之声"论坛上认为,人类社会最大的危机不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文化危机,而是教育危机。中国也存在教育危机,集中表现在教师身上,就表现在教师的操守危机、责任危机、信念危机上。确实,今天的教师给人的印象已经远非为古代的圣贤,而是一个沉缅于物质之中的俗人,甚至连俗人都不如。高高在上的教师一旦成为一个俗人,很多人便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英语热"和"汉语危机"的争论又起."英语热"扣"汉语危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言经济学认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后形成的社会主导外语--英语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当今热起来,是由选择学习英语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决定的."英语热"不会导致"汉语危机".国家语言政策虽然能暂时协调两者之间的失衡,但是考察众多国家的语言规划得失后发现,从长远的角度看,语言的发展是遵循语言经济的市场规律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任何别的努力所起的作用会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6.
数字     
《教育科学论坛》2011,(2):79-79
80.8%的网民认为我们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和民意中国网,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认为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另有19.2%的人不赞成这一说法。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相似文献   

7.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从"汉语冷"说开去辩证地分析了造成"英语热"、"汉语冷"的畸形、病态的原因,拨乱反正、扭转母语危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幼儿园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幼儿园的稳定和发展。"幼儿园危机"这一严肃的课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解决幼儿园危机问题离不开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从归纳幼儿园危机和幼儿园危机管理的涵义、特征入手,基于调查得出幼儿园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幼儿园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提出幼儿园危机管理的防范原则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汉语作为交际和思维工具,承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然而,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无处不在的广告宣传、不规范的大众传媒、不负责任的外文翻译及欧化的文学创作都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文明时期,我们希望回归语言生态:求同存异、匡谬正俗、保持汉语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语热和汉语危机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热议的话题,但汉语危机这一概念本身仍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国过于重视英语学习并不能导致汉语危机,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不应处在对立面,相反,英语应该成为中国人向世界表达自己民族身份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目前存不存在教育危机无论是根据国际性会议讨论时所共同接受的“教育危机”的涵义,(即教育系统不能很好适虚社会变迁的要求而出现的较大落差),还是按照《辞海》对“危机”一词的界定(“潜伏的祸机”或“生死存败的紧要关头”),我认为,我国目前在一定范围与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着教育危机的。这些危机表现在: 1.教育观念的危机。教育观念的危机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社会教育观念的危机,除了表现在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1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过,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与伙伴玩耍的家长只有37.9%,经常一个人玩的孩子达46.7%;14.8%的孩子"没有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孩子没有玩伴,会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这些孩子走出"伙伴危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应加强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危机多发的社会,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面临和发生的危机事件,具有公共危机性质,对大学生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是公共危机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据对川、渝、滇等地10多所高校的调查,有83.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方面的思想心理教育,有47.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目前还是一片空白,51.4%的学生认为这一工作刚刚起步。在回答是否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时,14.1%的学生认为有充分准备,74.1%的学生表示心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省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有较大差距:危机意识缺乏;对危机及管理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危机管理常设机构,缺乏联动效应;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错位;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披露机制,总结评估机制等机制缺乏.因此,建设科学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河南新农村建设中一项迫切的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雅斯贝尔斯把现代西方社会中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况称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全球化发展和技术时代来临,精神危机也同样困扰着我们。这样,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主流精神文化主要存在的危机以及如何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我们在精神领域重点分析、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源危机     
钟岷源 《云南教育》2010,(19):20-21
中国高校在面临诸如去行政化改革、杜绝学术腐败、落实办学自主权等一系列未解难题的同时,势必将迎来一场来势凶猛的"空校危机"。有关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至22岁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生源危机正在引发高校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危机事件影响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因而高等学校危机管理非常重要。从危机意识、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评价等方面调查某高校的危机管理工作,寻找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改造早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情绪日趋增长,大学生自杀以高出一般人50%的比例在上升,尽快普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章在对危机、危机干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实施危机干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日益被认识,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评论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有人用“教育危机”的词语来说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人忌讳这一词语的使用。其实,按汉语的语义说,据《辞海》解释,“危机”:一是指“潜在的祸机”。一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今天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不存在生死成败问题;但要说没有“潜在的祸机”,那倒也不是。有人把由于社会分配严重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管理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主体、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危机管理是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危机管理是对公共危机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方面,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研究方面,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电子政务的视角、知识管理的视角以及协同治理的视角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最后,在对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构建方面,我国学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