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唐朝大将军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立战功,受到代宗皇帝重用,却遭到太监鱼朝恩嫉恨。郭子仪的父亲早逝,遗体就埋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一次,郭子仪率兵去边疆征战,鱼朝恩为了发泄自己对郭子仪的嫉恨之情,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戏曲《打金枝》中人物郭子仪的历史原型进行考述,重点分析郭子仪在中唐时期建功立业而能善始善终、青史留名的主客观原因,发掘了郭子仪的人格特质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飙 《家长》2000,(10)
唐朝的郭子仪自从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遂成了权倾朝野、重兵在握的兵马大元帅,即使是当朝天子也怯他三分,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乱了心灵的阵脚。有一天,郭子仪发布了禁止在军营中无故驰马的命令。然而,郭子仪妻子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的《乌衣巷》与张籍的《法雄寺东楼》都是发思古之幽情的诗 ,但层次不同。从张籍诗来看 ,汾阳王郭子仪旧宅后来成了寺庙 ,当年郭子仪筑的歌舞楼成了寺内的东楼。郭子仪在唐玄宗时官至朔方节度使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建立了殊功 ,封汾阳王 ,世称“郭汾阳” ,德宗时进太尉、中书令 ,赐号尚父 ,世称“郭令公” ,位尊君臣 ,为避免猜忌 ,他曾筑歌舞楼 ,纵情声色。他去世后 ,子孙却仍被当时权臣迫害 ,很快零落。郭子仪死于 781年 ,张籍卒年约为 830年 ,张籍去凭吊汾阳宅时 ,大约是郭子仪去世后 40年的一个夏秋时节 (“暮蝉”) ,此时汾阳王府已…  相似文献   

5.
令公家何在     
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的郭子仪是陕西省华县东关人。《临邑郭氏族谱》中“系出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与颜真卿《郭子仪家庙碑》中“徙华阴兮”之“华阴”,指的并不是作为行政区域的“华阴县”,而是指华山(包括太华山与少华山)北面地区。  相似文献   

6.
团结对敌     
《红领巾》2008,(10)
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当副将。两人之间有矛盾,见面很少说话。  相似文献   

7.
唐朝后期,宦官势大,影响遍及宫廷内外,正是因此,在各种政治活动中,几乎没有一位朝廷大员能够洁身自好,不与之往来。郭子仪是唐朝后期著名将帅,安史叛乱,“劳其勘定”,边陲有寇,“藉其驱除”,“勋高今古”[1](p.3465),位高望重。但即使如此,由于种种原因,他也不得不与宦官有所接触和交往。在郭子仪生活的年代,有两位大宦  相似文献   

8.
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中唐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洛阳长安两京、智退吐蕃回纥的战斗中有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郭子仪十分通晓内方外圆的艺术,经常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小人来见他,纵然这些人的地位很卑微,但郭子仪也一定会接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以表示尊重。他的一些朋友认为他太郑重其事,郭子仪回答道:“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还很会巴结,不能得罪,  相似文献   

10.
郭子仪(697—781),汉族,祖籍山西汾阳,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盟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选择宽容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气头上的升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  相似文献   

12.
公元757年6月,杨贵妃被马前勒死,7月郭子仪就当了天下兵马副元帅,很快就平定了“安史之乱”,保住了李唐江山,居功至伟。后来的吐蕃入侵、藩镇作乱,都全仗老郭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都靠他撑门面。  相似文献   

13.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是陕西历史名人之一。其生平事迹,除载于正史外,还见诸戏曲、小说、《幼学琼林》等,流传深广。近十年来,海外郭氏后裔的寻根活动,曾在秦、晋等省掀起几阵“郭子仪热”。由台湾郭氏传人捐资重建的郭子仪牌楼,已雄踞在华县城南。追缅古代英烈贤哲,赞颂其功绩道德,乃是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的重要方式。不无缺憾的是,陕西史学界一直未有评述郭子仪的传记面世。今年5月,三秦出版社推出一套7部《隋唐历史人物》,其中有穆渭生(陕西教育学院副教授)撰写的《郭子仪评传》一书,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缺。《丛书》…  相似文献   

14.
选择宽容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15.
茅屋与豪宅     
“安史之乱”时 ,杜甫避难 ,居住在成都。他的住房情况 ,可以参见那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杜甫同时 ,有一位名将郭子仪 ,在平乱中立有大功 ,被封为汾阳王。他在长安的王府则非常庞大 ,红砖大瓦 ,既坚固又气派。他府中的人口多达三千 ,进出大门互不认识。有一次 ,王府修筑围墙 ,郭子仪出来 ,正看到一个老头用锤子夯土 ,于是走过去叫老头好好干 ,让围墙更坚固些。老头听后笑着对他说 :“我在长安干这一行已经几十年了 ,从来没见过有一家府第换新主人时 ,我筑的围墙已经坏的。你放心吧 !如果你的子孙保有这王府能和我筑的土墙一样长…  相似文献   

16.
郭子仪,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不满唐朝给他的待遇发动叛变。于是,他编造谎言,唆使回纥(今维吾尔族祖先)、吐蕃(今藏族祖先)两族首领与唐朝作对。仆固怀恩带着回纥、吐蕃联军共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唐朝首都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客家人研究领域,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纷纷被纳入“客家人”的范围。从学者们所提出的“客家人”概念的内涵界说可以看出,很多“客家名人”并不应该列入“客家人”范畴内。本文仅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为例对“客家名人”的属性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8.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为唐玄宗所一贯宠信的“镇边重臣”安禄山举兵反叛朝廷,爆发了持续九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这场封建皇朝中央政权势力与地方军阀割据的争夺战,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日益激烈,长期战乱不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五个年头(759年).当时,安禄山已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先后被唐军收复,唐朝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形势对唐非常有利.但由于统治者的昏庸,诸军不设统帅,而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军队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结果大败溃散,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  相似文献   

19.
董哲 《成才之路》2011,(13):7-I0002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气头上的升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唐代宗听了升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封建社会,争权夺利的事比比皆是,不少人把已得的权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而唐朝名将郭子仪却多次主动辞职或让官,究其原因,一是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可怕后果,二是从宦官身上领略了官场的险恶,三是想为当朝官僚树立能上能下的典范,四是希望死后流芳千古,五是该得到的都已得到,希望能有颐养天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