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读到刘大文、杨广学两位教授主编的《心理学》一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觉得该书最值得关注的是贯彻全书的一种新颖而可贵的理论视角,即一种多元比较、综合诠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一本新书出来,总是应当给人一些有益的东西,李西建的《审美文化学》就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我们从导言“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审美与文化”中知道,“人的出现并不同时伴随着审美文化对象的产生,审美文化对象是相对于特定的审美主体,特定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作为人类文明的一次革命,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并继报纸、广播、电视传媒之后成为"第四媒介".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网络世界活动主体,互联网影响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在给大学生群体带来更多体验的同时,也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大学生的互联...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于2006年推出了一档<非凡少年>节目,在一年的时间内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节目的新意在于,以前有真人秀,有娱乐游戏节目,但从这档节目中似乎发现一种各类元素杂糅的样式.我们姑且称它为真实测试类游戏节目.本文仅就其真实与审美的辨证关系略做探讨.  相似文献   

5.
库埃的《超级心理暗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这将有助于改变我们对正统、学术心理学的刻板印象。与星座、塔罗、血型的流行一样,心理学这种趣味十足而又带着几分神秘的学科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也大受欢迎。但说"学科",也是无法概括这种流行风尚的,星座、塔罗、血型、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唐诗研究历来是颇受关注的热点,有关成果和新说层出不穷。要在前人走熟了的路子上翻出新意,在硕果累累的肥土中另有所获,其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姜剑云却在这里找到了选题。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唐诗人和作品的数量均超过盛唐,而且呈现出与盛唐迥异的美感形态,堪称唐代诗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唐的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就学术史的情况来看,它又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姜剑云在研究中聚视焦于中唐,表现出敏锐的眼光。唐诗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风格各异的诗人,及至中唐,一些风格接近或趣味…  相似文献   

8.
《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是由周来祥先生主编的,这就很容易让人拿来与他在80年代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加以比较。事实上,从《中国美学主潮》到《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的确可以看出周先生对其美学思想的坚持和在学术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9.
童话史是什么?韦苇先生认为,童话史是历史上的童话作品与童话史家现在审美视野的直接交融;童话史的撰写实际上是以史构架形式出现的一种审美批评活动。韦苇先生的新著《外国童话史》正是一部矗立在历史与审美契合点上的童话专史,它有着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用中国“童话”概念来写“外国童话史”。一部童话史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童话”概念。而中国“童话”概念所指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是由周来祥先生主编的,这就很容易让人拿来与他在80年代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加以比较。事实上,从《中国美学主潮》到《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的确可以看出周先生对其美学思想的坚持和在学术研究中的不断创新。学术研究是一种累积式的推进,在《中华审美文化通史》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坚持与创新同在,如果要总结,大概有三点最为突出:一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章辉 《中国图书评论》2009,(11):124-128
美学原理需要不断地重新书写。美学原理的重写,一是基于新的时代对于前人思想的新知,二是基于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的哲学观念,三是基于新时代的新的艺术体验,这三方面的综合不断地推动着美学基本问题域及其解决的新变。美学原理似乎仅传达美学的基础性知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品德心理和品德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很多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毫无疑问,理论研究与德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必将有助于德育科学化,从而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成果尚不多见,这或许是当今学校德育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学德育心理学》令人耳目一新。全书  相似文献   

13.
一、动与静 动与静,是客观事物运动中矛盾而又统一的两种形态。 物理学中有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规律,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状态及其特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静,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这种动和静的辩证法,运用到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表现手法上,则有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等不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文化的形态及其传播方式,大量新媒体艺术展受到广泛关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性等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新媒体艺术研究多侧重于数字性技术的分析,虽然技术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但研究艺术审美性不能依据单一线路或某一领域展开,而是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研究.《新媒体交互艺术》(韦...  相似文献   

15.
~~动与静——孟宪华摄影作品选@孟宪华$中国摄影家协会~~  相似文献   

16.
纪实·审美·创造———评长篇报告文学《大京九纪实》□赵慧平莫伸所作长篇报告文学《大京九纪实》是以审美的方式完成的一项文学创作工程,它将京九铁路镌刻在文学的画廊里。一位作家集中几年的时间自始至终地参与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为之作出长达66万言的传记,这...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的兴盛和网络媒体的崛起,广播似乎(事实上)有一种被人忽略的感觉,严峻的现实面前,广播人并不气馁,不甘寂寞,勇于接受挑战。在严守阵地的同时,总是以新的理念、创新之举,不断寻求新天地,在夹缝里赢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就是其中一例。该台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在变与不变中求新、求活,把媒体经营得红红火火。比如,他们借助政府力量,创办的受众互动节目:《清晨热线》,10余年听众有增无减,影响深远,被评为永久性名牌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18.
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评《编辑心理学》王瑞军赵守江齐鲁渔业杂志社主编薛鸿瀛编审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致力编辑心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8篇获全国和省有关组织的奖励。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心理学》,正是...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它横亘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中原交界处的陕、川、鄂、豫、甘五省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得天独厚、物产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然而,它的这些特点却迄今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利用。因此,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富饶的秦巴山区经济还十分贫穷落后,极待开发,改变面貌。巫其祥先生正是怀着对家乡这片热土的强烈感情,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研究、勤奋笔耕。写成了这部资料翔实、风格独特的书稿,撩开这片古老土地的神秘面纱,一展其风姿。不仅对社会各界了解、开发秦巴山区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而且使广大读者一览这片土地的奇异风物,得到意趣十足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完成其基本结构轮廓的时期。从文学上讲,自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自觉地完成其理论结构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名词如繁星一样,灿烂生姿。诸如:言志、缘情、文章、比兴、神思、体性、文气、风骨、隐秀、通变、文、文章、丽、心游、典雅、宗经、辨骚、新变、放荡……《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按文德、文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