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种减振杆对弓箭系统的减振效果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程学的电测试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实测,测量从拉弓钩弦到箭射出收势过程中弓箭系统振动响应的各项特征参数值,讨论使用何种减振杆以及减振杆的安装位置如何达到最佳减振效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合理的选择、调节相适应的减振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在弓上粘贴加速度传感器及应变片的方法,通过非电量电测技术,把运动员在实射过程中的弓的动态应变过程通过计算机采集下来,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弓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红外光点运动测试系统对射箭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Qualisys红外光点测试系统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一方面探讨应用这一测试设备对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另一方面对北京射箭队运动员的射箭技术进行分析与诊断,提出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非电量电测技术,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就弓上应力、应变的分布进行测试,从而选择了弓上粘贴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最佳位置,为运动员选弓、调弓选择不同的减震器与动作技术的匹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方法原理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认为:由于社会对射箭人才的广泛需求,导致了射箭运动成为先秦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学在官府”的背景下,围绕学校射箭教育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规范,包括射箭礼仪、射箭技能、射箭场所、射箭师资等等.这不仅推动了当时学校射箭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独特的射箭教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确定反曲弓最佳箭巢位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箭巢位置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反曲弓的动态平衡稳定性和箭杆离弦后箭杆尾部的摆动幅度 ,并最终影响箭杆的飞行稳定性和射箭命中率。为此 ,对弓的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分析了箭巢位置的选择 ,提出了一种射箭运动员确定最佳箭巢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射箭时身体重心稳定性大小,与射箭动作技术水平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尚看不到规律性的反映.肌电活动与射箭动作技术的形式及技术质量优劣之间,表现出现出相应的关系,这表明肌电可作为评定射箭动作技术质量的指标.文中还介绍了脑电活动的形式、强度与射箭的瞄准阶段与大脑活动的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25名健将级射箭运动员脑电α波各指标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龄射箭运动员脑电α波的各指标在安静状态下与适龄运动员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过度换气后的恢复阶段的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为射箭项目个性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射箭运动员训练前准备活动重要性的分析,论述了准备活动对射箭运动训练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提出训练前安排的准备活动内容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希望从这个角度入手,进一步探索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散打肢体动作速度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散打技术的速度进行分析与研究。使散打运动员明确各种技术速度的力学原理与技 巧,从而在实战中更有效地提高动作速度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员起跳的肌肉活动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初始阶段起跳腿髋关节产生较大的伸髋肌力矩,髋关节伸肌群的离心工作能力对起跳非常重要;膝关节屈肌群(股后肌群)膝关节屈肌群的主动收缩能力对起跳和避免股后肌群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力矩大小和肌力矩峰值与重心腾起速度关系密切。起跳脚足底压力中心变化与重心腾起速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群力量训练和韧带的牢固程度,以增强起跳脚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起跳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对运动生物力学教材的总体体系、各章内容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提出对教材的总体体系的看法以及教材教材中应作增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对运动生物力学已有的教材体系的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各自的结构特点,找出其不足之处,并根据体育院 校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提出一种更具实践性的新的教材体系的模式,同时对其能顺利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赛前竞技状态调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系统哲学观视角,从生物节律调控、训练强度调控、心理状态调控、营养搭配调控4个方面对赛前竞技状态调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其与竞技状态形成的关系、如何进行具体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利用二维摄像平面定点解析方法,分析某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侧踹腿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发现其技术特点和不足,以期为散打技击教学、科学训练及技击实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旨在通过比较跑台上和平地上不同速度跑时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异同,为使跑台更好地应用于健身、训练和康复理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建议。采集并比较了12名男生以三种不同速度跑时的运动学和肌电数据。结果发现与地面上跑相比,在跑台上跑步时步频增加、步长变短、步态周期缩短、腾空时间变长。在跑台上跑时,环节角度和肌电信号随速度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与在地面跑不同。在跑台上慢跑时躯干的起伏程度比地面上大,而常速和快速跑时,躯干较地面跑时直立,起伏程度也较小。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如果要在跑台上进行运动学、表面肌电测试时,其所得结果应用于平地运动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齐海峰1999-2002年十项全能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与分析,运用GM(1,N)动态协调模型对其在总成绩不断提高的各个阶段诸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发展关系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研究。结果表明:100米跑、铅球和跳远是影响齐海峰专项成绩的关键因素,其关联度分别为0.8928、0.7443和0.7571,研究还发现,齐海峰在成绩提高的每一个阶段中,系统处于不稳定和非协调发展,其中速度和速度——力量性项目落后是导致系统不稳定和非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老年人下楼梯过程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以及肌肉表面肌电表现。方法:选择10名男性老年人,年龄(68.5±3.8)岁,身高(1.71±0.25)米,体重(70.2±13.5)千克,10名青年人,年龄(22.5±2.7)岁,身高(1.75±0.14)米,体重(65.9±11.3)千克。通过运动生物力学专业设备和软件,采集到老年人下楼梯行走过程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信号。结果: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的曲线图变化趋势趋于一致;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地面反作用力垂直方向第1峰值、地面反作用力垂直方向第2峰值等指标方面,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支撑阶段,老年人股外侧肌、腓肠肌外侧肌肉的激活水平都要略高于青年人。结论:老年人与青年人下楼梯过程的动作差异可能归因于肌肉力量的差异,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对下楼梯行走的身体姿势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女子单人蹦床着网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00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女子单人决赛前3名运动员完成自选动作的着网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冠军运动员每次跳着网前身体姿势较好、着网缓冲与蹬伸压网时间比例较合理、对“最佳蹬伸瞬刻”的把握较恰当,且其压网深度曲线呈现高、低、高的总体变化趋势,这与硼床女子网上单人世界水平相一致;与冠军相比,亚、季军蹬伸压网与着网缓冲时间曲线存有较大波动,说明其着网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入网缓冲阶段3名运动员普遍存有蹬伸压网过早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