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国时期,奉天商会维持商情、振兴商务,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调处商事纠纷,维护华商利益,为维护商业秩序创造了条件;开展慈善,组织消防,参与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管理,促进了区域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积极进行反殖民侵略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复县界碑考     
崔再尚 《兰台世界》2016,(10):157-159
在近代历史上,大连地区先后被俄国和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通过不平等的条约,侵占"关东州"地区,并肆意扩张土地,大连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目前,大连地区留下的界碑十分稀少,尤其是中国人树立的界碑甚为罕见。本文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藏的两通复县界碑入手,通过研究俄国和日本侵占辽东半岛,树立界碑的历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正县,是中国行政区划和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单元。"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在两千多年的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诸多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地方制度虽屡经变化,但"县制"基本保持了稳定,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历行不废,可见县制是不二选择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最佳运行机制,在维系中国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与繁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外语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民国时期的英语教育在体制上基本沿用了美国的综合制,以英美文学和史学为主,提倡英语为教学语言,采用双语教学,普遍使用直接教学法,以及原版教材。  相似文献   

5.
许莉 《图书馆界》2014,(5):39-43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复杂的时期,中国身处内忧外患之中,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融留下了各种形式的民国文献。湖南作为近代最为活跃的省份,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都留下了大量可资考证的文献资料。本文从文献载体、品种特色、发展阶段、分布地域、学术价值五个层面,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献的特色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范欣宇 《兰台世界》2023,(5):137-140
1915年的奉天省海龙县农民抗捐风潮是整个民初社会不良运行的一个缩影。这一抗捐事件缘起于晚清民国苛捐杂税的负面效应,爆发于地方官员的滥捐违征,发酵于各级政府的权宜和固旧处理。风潮期间,乡民凭借坚定的立场和明确的目标不断扩大事件影响,最终迫使奉天政府转变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捐目的。但无论如何,该事件最终以官民对弈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理应引起我们对民初农民负担和官民矛盾的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7.
吴薇 《兰台世界》2015,(4):133-134
民国时期的装备技术教育总体上较为落后,一方面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动荡未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空间。民国时期的装备技术教育曾有过本土化的尝试,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李霁 《兰台世界》2016,(17):148-149
祭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大型活动,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都很重视与热心。但有关古代百姓的祭祀风俗,古籍中记载较零散。南朝时宗懔编撰的民俗书籍《荆楚岁时记》以笔记形式记载了楚地祭祀活动,从中可以窥探楚人敬鬼神,重祭祀的习俗。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女性解放成为了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女性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女性从家庭走向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作为女性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女性社会体育活动,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女性解放及女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张澜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创办了四川省立民众教育馆、南充县立中学、四川省立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等新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张澜坚持民主爱国思想,以爱国作为德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频繁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侵袭,灾区内外人民展开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民间救灾活动.从事救灾活动的既有灾区内外的各种民间组织,也有灾区许多的个人,还有灾民的自救.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由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归国后成为教育界的主力军。在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的影响下,哥伦比亚学派的杜威、孟禄等人先后来华讲学,促进了中美教育思想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杨澜 《兰台世界》2015,(5):80-81
清末,由于税权落入地方势力之手,清政府无力实施改革,最终走向垮台。辛亥革命后,民国中央政府致力于收回税权,但是不断遭遇到地方军阀的干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税权旁落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末,由于税权落入地方势力之手,清政府无力实施改革,最终走向垮台。辛亥革命后,民国中央政府致力于收回税权,但是不断遭遇到地方军阀的干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税权旁落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创立于192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奥运会组织。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在活动期间与国际奥委会建立联系,开创了中国的奥运时代。尽管存在的历史短暂,但是其对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晚清基督教报刊以及商业报刊的出现是福建新闻事业近代化的开端,在其引领下,各宗派的宗教期刊成为福建新闻传播和宗教传播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近代福建社会。本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宗教期刊的出版、发行及地理分布等近代宗教传播的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民国时期,由于交通运输不发达,林木砍伐容易运输难。在东北,每到冬季冰雪覆盖大地,爬犁便成了运输木材的最佳交通工具,由此产生了许多靠爬犁运输为生的"爬犁户",冬季也就成了北方伐木运输的"黄金时段"。白山市档案馆珍藏的民国21年(1932年)临江县八道江木业事务所和临江县政府的两份公函,讲述的就是在当年的"黄金时段"里发生的一桩秩事。民国21年(1932年)初,临江县八道江木业事务所频繁接到各木厂把头的报告,称三岔子孙家堡子村自卫团丁长庄玉田带领团丁,从1月13日起在夜间于该村后的江沿边拦截捞  相似文献   

18.
官场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两千年过去了,官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官场依然健在。古代官员离任,曾上演了一幕幕五花八门的悲喜剧,有的依依不舍、哭声震天,有的鞭炮欢送、欢呼雀跃,还有  相似文献   

19.
公园是公众消遣游憩的场所,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此亲近自然、娱乐赏玩,或参与文艺活动。中国最早的近代公园是建成于1868年的上海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而开放于1914年的北京中山公园则是最早辟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中山公园前身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革故鼎新、兵燹马乱之际,大势已去、东山不复的清政府早已没了祭天奠地的心思,终于在1912年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了“古柏参天,废置既逾期年,遍地榛莽,间种苜蓿,以饲羊豕……渤溲凌杂,尤为荒秽不堪”[1]的社稷坛。1914年,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鉴于“京师首善之地,人文骈萃,圜贵殷繁,向无公共之园林,堪备四民之游息,致城市之居嚣阗为患,幽邃之区荒芜无用”[2]的现状,以解放思想,移风易俗为主要目的,倡导公园开放运动,并成功与前清皇室交涉,将曾经为皇家禁地的社稷坛开辟为中央公园,从此北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诞生。  相似文献   

20.
王琴 《档案》2014,(4):64-64
4月3日,张家川县政府副县长苏华专程到张家川县档案局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并听取了县档案局的情况汇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认真做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档案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加强日常管理;三是要加强档案宣传;四是要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并就目前档案工作面临的人员少、资金缺乏等困难,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