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丹彦  周昕 《兰台世界》2017,(20):120-122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参与和终身学习服务中心,要积极参与创建特色小镇,发挥其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和地理优势。成立特色小镇帮创小组;面向特色小镇群众开放图书馆;挖掘相关特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为特色小镇及群众搭建各种平台;为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铮  刘晨旭  邓旸 《传媒观察》2023,(12):97-104
“小镇”是一个近年来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复杂概念。它并不只是一个封闭的地理指称,还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多主体共构、多社会背景、多话语基础、居于城乡之间的文化概念。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二元区隔观和去中心化的双向流动观这两种城乡观念之下,不同主体在社交媒体中对“小镇”的话语建构也存在着差异。个体话语创造了想象空间并影响着“小镇”的社会现实建构,同时促进了乡村资源在城市中的再生产;新闻媒体受社交平台上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更关注“小镇”个体、群体的需求和声音,促进“小镇”成为百姓的“小镇”;政府和商业机构通常将“小镇”建构为以田园景观、民族风情等文化意象为突出特征的场域,以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本研究为借助媒介建构中国特色“小镇”形象、深刻理解“小镇”的内涵及其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幽暗的森林里迷了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特色小镇,在国家发展的中途,特色小镇在一座一座幽暗的森林中迷了路. 近年来,特色小镇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当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文化产业是现代的,而怎样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用现代的方法把握形成有影响力的流派,或者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特征,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做什么样的文化?其实国人是很模糊的。我们今天面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当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文化产业是现代的,而怎样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用现代的方法把握形成有影响力的流派,或者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特征,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做什么样的文化?其实国人是很模糊的。我们今天面  相似文献   

6.
王贞瑾 《视听》2016,(11):13-14
近年来,我国电影发展态势迅猛,"小镇青年"作为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独特的群体,被视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量。与此同时,"小镇青年电影"的提法随之产生。本文将视野聚焦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小镇青年"电影,界定"小镇青年"与"小镇青年电影"的概念,分析小镇青年电影的市场;概述小镇青年电影的特点;结合消费文化的理论,总结小镇青年电影的创作,试图为以后的小镇青年电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重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立法的原则、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成为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把握下一代互联网机遇抢占发展的有利地位、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以及充分认识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对中国网络文化业态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探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可为业界同人学习、交流之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旅动漫IP有主题乐园、城市小镇、历史文化、吉祥物四种主要运作模式,文旅动漫IP的设计与打造要与文旅消费新趋势相和,文旅动漫IP的设计与打造应注意形象的提炼,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项目特色,要能触发情感共鸣,同时要有品牌思维,形成产业服务矩阵,注重科技赋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市场进入流量的存量竞争阶段,具有庞大消费潜力的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逐渐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而互联网平台文化的三俗化一直作为"小镇青年"这个曾经主流叙事的宣传对象的污名标签。这种话语上的嬗变作为消费主义的产物,在当今的中国不断割裂着政治话语中"青年"的意象。通过揭示小镇青年这一被消费文化边缘化的群体所遭受的符号规训,或许可以为统合城乡青年话语体系提供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樊丽  吴晓东 《编辑之友》2023,(8):43-49+55
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正在以不同方式“出海”,在国际传播格局中以自塑的形式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中国文化符号传播一直以来重视古代文化符号和全国性文化符号的呈现,但在针对国外民众的调研中发现,其对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好感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符号进行选择与重组。在全球化社交平台盛行的当下,地方性、具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因此,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当代意蕴的地方文化符号的传播能量不断释放出来。文章从符号学和国家形象理论入手,提炼既有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兼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在角色定位、传播系统调适、传播内容和方式上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国外民众对于中国当代真实生活和具象化文化体验的需求,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符号体系。在地方与国家的互动中,以可见、可亲、可感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传播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