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钱大昕的经世精神并不是"有"与"无"的问题,而是"隐"与"显"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经世精神反映了传统社会的学术主体(儒者)向近现代社会中的学术主体(学者)的分化和转型过程中的观念变化。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取得、学术地位的确立与乾嘉考据学家钱大昕之影响关系至密.陈寅恪治史始终坚持的无征不信之学风、宁详毋略之态度、以史料为基点之方法,正是遵循了"竹汀学派"的路数.但陈寅恪治史又表现出不同于钱大昕的时代特色.本文拟从治史态度、治史方法、学术规范方面探讨陈寅恪对钱大昕的"接受";从家学渊源、致用目的、"宋学"接纳方面探讨二人的不同及陈寅恪对钱大昕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70多年前的中国新闻学界,尚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初创阶段,而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起因剽窃、抄袭他人新闻学著作而引发的一桩公案。 研究新闻学的人都知道,中国早期新闻学界受日本影响甚深,特别是日本早期著名的新闻学者如松本君平、杉村广太郎(即楚人冠)、小野秀雄等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研究影响是很大的。例如: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译著是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于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即1903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中国人所写最早的应用新闻学专著则是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杭州“中国新闻学社”,1922年11月初版),该书也是以日本人杉村广太朗所著《最近之新闻纸学》为蓝本,并按照它的体例编纂而成的。这本书出版不久,即引发了一场纠纷。 任白涛,河南南阳人,生于1890年2月3日(清光绪十六年正月初四日),卒于1952年8月13日。他是我国最早 相似文献
5.
6.
钱大昕对历代正史作了全面的考证、辨异、校勘、补遗,尤其于<元史>,费力尤极,曾著<元史纪传稿>、<元史氏族表>等书.钱氏除广泛钩沉文献史料疏证<元史>外,还把注意力转向地下出土的、极富史料价值的元代各种碑刻,尤其注意金石文字能与典籍互证相佐的部分,从而为后世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本文从补<元史>记事之缺漏、纠<元史>史事之错误、释<元史>记事之疑团等方面,分别探讨了钱大昕运用石刻资料在<元史>等文献的补阙、订讹和释疑方面的成就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十驾斋养新录》是钱大昕的考据成果之一,其所含的文献辨伪思想值得深究。笔者通过挖掘《十驾斋养新录》,阐述了在该书中所蕴含的文献辨伪要求;探究了其所遵循的原则;选择性地归纳了钱大昕在此书中所使用的文献辨伪方法。最后,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钱大昕文献辨伪思想的特点,分析其思想所具备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有名的文字狱。它的打击面之宽,涉及范围之广,实属罕见。而这桩公案的主要受害者,就是蜚声文坛的苏轼。祸因诗起苏轼(1036~1101年)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多不得志,常年外放任地方官。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暴风雨倾泻到了他头上:他在湖州任职仅仅三个月,就突然被朝廷派人逮捕了。 相似文献
9.
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在同一时间同题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建国后电影界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许多老影迷依然对那段往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撞车公案"背后沉淀了太多的故事和秘闻. 相似文献
10.
自立宪建国起,美国法官与总统明争暗斗屡见不鲜.其中最早的当数19世纪初马歇尔大法官与杰斐逊总统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在美国历史上被一再渲染,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法治和民主的冲突.在记述这段历史时,史家也常常不能保持中立,或者“贬马扬杰”,或者“赞马抑杰”,将自己的立场和情感偏好倾注其中.甚至连远在中国的美国史学者,在论述两百年前美国这段公案时,也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已故的中国美国史专家刘祚昌先生的晚年大作《杰斐逊全传》也未能免俗. 相似文献
11.
俞绂棠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为培养音乐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浙江省培养了许多音乐师资力量。同时,在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的抗战歌曲,通过音乐艺术的形式为抗日战争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植与甄妃的学术公案——《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洛神赋>"感甄"一说,是曹植与甄妃的一段公案,自南宋尤袤刻本<文选>李善注印有这段故事以后,流传滋广.本文指出尤刻本所附李善注为后人阐入.同时勾稽史料认为附会曹植和甄妃关系的传说,在中唐时期已经流传.但东晋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中宓妃所用的灵蛇髻,与晋陆翽<邺中记>中甄妃发明灵蛇髻的记载亦相印合,虽不能确证此传说产生干东晋时,亦不失为有趣且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史实.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汪中是清代扬州学派的著名学者,他所计划撰写的《述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学制废兴的著作,与今传汪氏文集《述学》并非一书.本文考述了汪中《述学》故书的内容及编撰过程.并清理了由《述学》故书引起的关于汪中与章学诚的一段公案. 相似文献
17.
有关《洛神赋》“感甄”一说,是曹植与甄妃的一段公案,自南宋尤袤刻本《文选》李善注印有这段故事以后,流传滋广。本文指出尤刻本所附李善注为后人阐入。同时勾稽史料认为附会曹植和甄妃关系的传说,在中唐时期已经流传。但东晋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中宓妃所用的灵蛇髻,与晋陆翩《邺中记》中甄妃发明灵蛇髻的记载亦相印合,虽不能确证此传说产生于东晋时,亦不失为有趣且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月,《中国博物馆》杂志和南京博物院联合召开了“博物馆陈列总体设计”高层理论研讨会。博物馆界资深专家和中青年理论工作者13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建立陈列总体的意义,如何实现强有力的总体领导;陈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如何达到浑然一体;陈列总体的组织形式,领导人员的素质要求,三个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现将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的发言,整理如下:李文儒先生认为,陈列的形式决定内容,因为陈列是一种视觉艺术,陈列内容研究的结果其表现与存在的方式是形式,观众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进入内容。他说:“我在鲁迅生平展的总体设计时提出了形式…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