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之第三章《心理人格的解剖》阐述了个体"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明人冯梦龙所编《三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其创造的故事人物也都极富个性。在分析故事人物个性时,必然离不开对形象的心理、人格进行分析,也就自然无外乎对分析对象"本我"、"自我"、"超我"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本我”如此强大以致不能从中摆脱出来。同时,他在尽力维护他的“自我”。他的不可抑制的“本我”导致了他最后致命性的毁灭,他的“超我”也最后崩溃了。只有“本我”、“自我”、“超我”保持平衡,个性才能得到正常发展,人格才能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3.
"奥登一代"包括路易司、司班德和奥登。其中奥登的成就是最大的。《名人录》是奥登的名篇之一。人格的内在冲突是了解这首诗的主要线索。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可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而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名人录》的主人公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所以冲突不可避免。这首诗对于现代社会有很深的启示意义。对于一个压力很大的现代人来说,只有通过自我的作用,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才能达到心理的平衡,从而避免名人的悲剧,拥有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袁素平 《文教资料》2009,(13):10-12
理性高尚,有着近乎完美人格的埃丽诺和爱德华“有情人终成眷属”;随着理性的成长和人格的提升,玛丽安最终成了布兰顿上校的新娘;现实的露西凭着自己的“智慧”,成功地俘获了更大的“猎物”——罗伯特,成功地跻身上流社会。《理智与情感》中的三桩姻缘历经了不同的风波曲折,几位主人公不同的情感变迁正是源于他们的不同人格。  相似文献   

5.
邓雷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03-105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唯一的男主角,他的性格有着不同于常人之处,因此也显示出巨大的魅力。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来分析贾宝玉身上所具有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可还原贾宝玉完整的人格结构,揭示贾宝玉对待众多女孩子时所呈现的人格特征:与生俱来、本能的、原始的喜欢亲近女孩的本我人格;为了满足自我快乐而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亲近女性获得快乐的自我人格;恪守着本我,上升为无私无利无欲,从心底发出的对女孩子的一种爱怜与疼护的超我人格。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长篇小说《妈妈走了》中,女主人公尼基的独白贯穿全书,连接一切人物和情节。因此,从深入挖掘尼基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来把握整部小说,不失为一个有效视角。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可以较好地剖析尼基在母亲突然遇害后,本我、自我和超我如何在激烈的较量与冲突中逐渐协调平衡、重塑健康自我,进而踏上一条走出丧亲之痛、剪断不伦之恋、重拾亲情、回归内心精神家园的"奥德赛之旅"。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结构图式主要包括三种心理因素:本我,自我,超我。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小说《日用家当》的人物带有这三种心理人格的标记。作品中的母女三人分别表征着图式中的以本能冲动为行为准则的本我,理性地控制着人类的自我,拥有一切完美品质的超我。  相似文献   

8.
《夜访吸血鬼》中塑造了三个形象鲜明的吸血鬼形象。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主要人物之一路易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从而揭示路易人格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为何无法实现对自己吸血鬼身份的真正认同。  相似文献   

9.
撕裂与抗衡——《洛丽塔》中亨伯特形象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丽塔》的主角之一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曾几度出入精神病院,拐骗幼女,最后成为不折不扣的杀人凶手。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学说来看,亨伯特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人格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停地对抗、冲突,因最终没能达到平衡而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寄居者》中的女主人公玫在特殊年代下的人格缺陷及其不断完善成长的过程,来探讨小说中隐含的心理信息。玫生命进程里的三位男性,父亲、彼得、杰克布分别是她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外化,在这三位男性的共同影响下,玫的自我最终在本我与超我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弥补了人格里的缺陷,修缮了曾经不健全的扁形关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在成功描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黑人所面临的情感和价值困惑的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作者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作了深刻而令人信服的诠释:美国黑人的民族文化身份具有二重性特征,美国黑人文化既有非洲特性又有美国特性,将二者纯粹割裂开来或者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美国黑人只有将自己文化中的非洲特性和美国特性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确立和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赵静 《海外英语》2012,(23):225-227
Everyday Use is one of the best novels by Alice Walker,who is a famous African American woman writer.It is also the typical work that can reveal the black’s attitudes to their culture.In this work,house,fire and quilts are the black cultural images.The writer describes the phenomenon that African American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ir various cultural images which reveals the African American’s living conditions under the diversified culture.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师幼冲突的本质是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是幼儿园文化与家庭文化的冲突。师幼冲突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文化差异长期存在,调适师幼文化冲突需要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尊重儿童文化;寻找适当时机,介入儿童文化和家庭文化;抓住教育契机,推动新文化产生;增进家园合作,注重文化交流与融合;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不被文化关系所包纳。文化冲突是文化由"旧"到"新"的一个必然里程,是文化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客观普遍必然现象,是人类社会诸种冲突的深层、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许美德教授试图通过文化的角度来获得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性认识。她借助韦伯的“理想型”,抽离出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一对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差异。她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大学百年来在两种文化下经历的冲突、借鉴和融合。最后,她期望中国大学在吸收这一百年来调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与冲突的成功经验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真正的中国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外婆日用家当》描写了三位黑人女性:母亲、大女儿依迪和小女儿麦琪,通过母女之间的冲突反映黑人家庭的微妙关系、黑人女性的朴实生存状态及受污染的精神世界,也凸显了以房子、教堂歌曲等为代表的自然对人类的无限关怀。  相似文献   

17.
论口译的文化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把一种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通过口头形式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复杂的文化信息交换过程。口译是一种特珠的翻译行为,在口译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文化意识,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准、整、捷、神、化”应成为口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论柳永的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初期歌乐升平、雅俗文化空间日渐混融的文化表象,为柳永词在世俗世界的广泛流播提供了条件,但并不能使这位名扬天下的放浪词人摆脱内心深处的苦痛。俗名远扬既给了他傲视现存政治威权和传统价值的资本与力量,同时也让他承受了传统仕宦观念的深重压抑和打击。他愤激社会,放纵自我,体验到生命的空虚与追求的无聊,进而质疑传统仕宦追求的意义,最终以在世俗情欲中伸张自我作为化解心灵痛苦和内在紧张的出路。与元代文人相较,柳永的世俗态度和方式有某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特定产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以网络首创及网络赋予新义的网络用语作为研究对象,着重选取2008年至2012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探究它们进入到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方式,分析其被社会淘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人格研究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人格心理学家普遍采用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揭示人格的本质和内涵,但往往忽视了化的现象学研究在人格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以人格特质论的研究为主线,探讨了化因素对人格的深远影响,并结合跨化研究论证了人格的“大五因素”模型下的化与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