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可能都知道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可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却存在着提问的质量偏低的问题。有的教师问题设计浅显,学生无需开动脑筋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有的问题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有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与文本缺乏联系;有的问题过于直白.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等等。结果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相似文献   

2.
王针桂 《学语文》2014,(3):28-30
语文教师可能都知道问题设计的重要,可在设计具体的问题时却存在着设问质量偏低的问题。有的教师问题设计浅显,无需开动脑筋就能回答;有的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有的问题零乱无序,缺乏逻辑层次;有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与文本缺乏联系;有的问题过于直白,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等等。其结果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的教学设计没有技术含量,甚至违背教学规律;有的教学设计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让人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其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几种现象:第一,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足以让学生开展活动。有的情境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学生无法进入情境。有的情境信息太杂乱,学生无法把握讨论的方向。有的情境含义又太过直白,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第二,提出的问题不足以让学生或者没有办法让学生活动。有的问题空洞、跨度大,指向不明,学生无法找到活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一、要激活学生要采取变式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每堂课给学生一个新鲜感,不过于追求课堂的结构形式,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所收获,教学方法力求多一些新颖性和灵活性。一篇课文,有的重点分析一段;有的欣赏几遍即可;有的要求通篇背诵;有的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有的让同学介绍作者,有的让学生来备课,给同学讲;有的讲完课后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大胆想象。允许学生争论,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质疑、创新。二、上课要讲在点子上每节课问题不要提得过多…  相似文献   

6.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得益于他“每事问”。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一、能够让学生问的尽量让学生自己问  例如 ,学习“认识一位小数”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想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想知道什么是小数 ;有的想知道小数有什么用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读、怎么写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运算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比较大小 ;有的想知道小数与其它数有什么关系……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课:有的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多练,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  相似文献   

8.
徐琴 《广西教育》2014,(33):70-70
设计作业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一项技能。有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总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习题,让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有的教师设计大量的练习,效果却不理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次作业,让所有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现象:明察秋毫【案例】教学《最佳路径》伊始,我让学生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有的学生低头不语,有的学生微微地皱起眉头,有的学生举手又慢慢地放下。学生体态语的种种表现说明学生在没有深入读课文的情况下,很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由浅入深的坡度。为此,我及时进行调整,抛出看似简单的问题:迪斯尼乐园是谁设计出最佳路径的?学生一下子舒展了眉头,极其兴奋,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是格罗培斯,  相似文献   

10.
彭靖 《湖北教育》2023,(10):34-35
<正>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在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材推荐的很多经典作品,有的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折射出的文化理念与学生认知的文化理念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的篇幅较长、内涵丰富,小学生很难长久保持阅读耐心,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保持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依据“供阶语文”教学主张,为学生适时提供学习台阶是关键。“供阶”就是为学生提供阅读台阶,即教师阶梯式地设计和呈现整本书阅读目标,让学生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有的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只为提问而提问,要么设计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无法理解,要么设计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梯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学低效。那么,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呢7  相似文献   

12.
高效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有的小组你一青我一语,说不到点子上;有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成员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学网生心不在焉;有的小组因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不休。展示时学生精力不集中,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可见倾听的重要性。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时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而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彩问题的设计.课堂问题的提出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时机.有的教师设置巧妙的问题导入新课,有的教师在讲解中穿插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常常在总结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总结.无论是哪一种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都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兼顾性.  相似文献   

14.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依据学生心态的不同特点,对课文进行精心准备,设计多样课堂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应教学改革方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 过去课堂上教师或叫同学齐读课文,或让学生以同一种方式读书,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有的学生即使不喜欢读也一样要做张嘴哑巴,变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学习《夜莺的歌声》,有的会四人小组来个朗读接力赛;有的会来个分角色朗读;有的默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很有兴趣地把课文读完了,还有了不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有个不易驾驭的问题: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广开思路发言,教师原来精心设计的教案可能被打乱,甚至如脱缰的野马不可收拾;如果对学生发言控制过死,又不免重蹈“填鸭式”的复辙。为了预防这两个极端,于是出现种种治理“窍门”:有的对学生发言时的意外现象绕开去;有的设计问题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没有”;最可怕的是公开教学中的花架子,事先几经排演,以求万全,这不仅演掉了教  相似文献   

17.
问题之三———观念陈旧,被动作文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有些老师认为,教材中设计了作文内容,就要教学生作文。有些题目学生没有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为“奉本而作”,教师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去套作。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情感,说套话。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引导学生猜考试题目,让学生背现成的范文,于是不少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学生作文成了奉老师之命而作,为获取高分而作。这种“奉本作文”、“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良…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而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复习计划设计不合理,常常让学生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就要复习完大量的内容,学生虽然照着做了,可是因为时间太紧,只是走马观花,还是没有记住,没有真正掌握;有的教师把复习的内容安排得太细,几乎要重新学一遍课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兴趣,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时间也不允许。如何真正搞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下列现象有的教师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淡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过分使用多媒体演示,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提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却少了思维碰撞.事实上,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发展思维、显现智慧的地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思维场”.  相似文献   

20.
做教师做了十多年,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成长得很顺利,让家长教师很省心;而有的学生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觉得他挺优秀,后来却自杀了,这些学生不仅让家长、教师感觉很头疼,也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