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别于已往历次改革,不再停留在教科书或教学方法改革层面,而具有明确的课程理念和对课程的整体思考.是一场深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在这场改革中,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不再局限“文本课程”,而重视课程的生成性、选择性;教材不再是被神化的“经典”,而成为课程“范例”;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客观真理”的呈现,而是师生多维互动、对话交流的动态生命体验过程;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教师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课程改革下如何高效的进行地理教学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06,(9):91-91
《课程标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显然,教师对《课标》的阅读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必须怎样去做”的问题,这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具体地说,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其次,教师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本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在于: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也就是说,对教材的处理,要在“调”“增”“删”三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周晓 《考试周刊》2012,(8):31-32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解惑”,而且要“授业”。对学生也要由原来的政治性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想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跳出原来的传统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关键日寸期,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谨慎的操作。教育价值要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教学策略要追求“过程”和“方法”的融合;教学理念要实现“多元生成”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实现“人文的感悟”与“语文的感悟”的兼顾。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持续的思考”是指教师愿意对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思考.并能持之以恒。“周密、深入的思考”是指教师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比如,要对教师的角色定位重新思考,教师不是“蜡烛”、“铺路石”,而是课程开发者,开拓创造者;在教与学的方式上,要废除教师单向传递灌输式教学,大力倡导自主建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应过分强调“预设”,不能搞成“计划教学”。这些崭新的教学理念对传统课程与教学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促进教学活动向现代化转变。然而,教学毕竟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多重矛盾构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任何极端化的、缺乏辩证思考的理论主张都有可能误导教育工作者,给教育实践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由于对应着旧的教学观和课程观,难免在课改后的今天出现矛盾的问题,教师要重新以新的理念审视音乐课堂教学流程,努力思考对策,精心选择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行动导向”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中,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其核心技术,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因而,如何设计成功的施教方案就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以高职《物理》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体会,对如何做好“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设计工作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新的课程,广大教师以空前的热情积极接受教育教学新理念,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景象。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有的教师却迷失了课改的方向,诸如误解师生“合作”弱化教师“主导”作用,教师“主导”僵化生硬;学生“探究”、“参与”被形式化、表面化;片面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无味的表扬过多过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偏差;错误地对待考试;学生分化等等问题。还有的教师面对新课程全新的理念,缺乏心理准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行为。“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谈谈课堂中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二元对立,两者机械地、单向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难、繁、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这种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颜林忠 《现代教学》2014,(10):52-5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样教,还要“蹲下来看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摘掉“有色眼镜”,有一双“慧眼”,善于用放大镜去欣赏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基于儿童视角,用显微镜来细瞧学生;一视同仁,用平面镜来看待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统摄下的课程必须是一种“活”的课程,即通过教育过程的内容、活动和安排的变革,促使课程能够有力地推动和达成课程与教学的并重发展,内在地联动和引起教与学两方面的变化;教学必须是一种“动”的教学,即把学习对象(教师与学生)置于“活动课堂”境域之中,通过让学习对象参与广泛的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学;课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要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在新的课改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以下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7.
谈谈反思性教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总结也称“教学札记”或“教后记”,它是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所作的解剖、分析;二是反省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面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之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体现;三是过程性,一方面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操千曲然后晓声——对小学音乐教学流程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而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由于对应着旧的教学观和课程观,难免在课改后的今天出现矛盾和问题,因此,教师要重新以新的理念审视音乐课堂教学流程,努力思考对策,精心选择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证思维的一种体现。我们使用中图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已有一年多,以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更好地“教”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 “整数减小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中的一课。教研组备课时,两位教师(A教师教龄8年,有4年的新课程教学经历;B教师教龄20年,有2年的新课程教学经历)对本课教学顺序的安排产生了分歧。A教师认为: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没有必要对教学顺序做调整。B教师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性质,同样也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应用小数的性质学习整数减小数就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