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8年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培养"人中人"的教育思想,陶行知还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及。所谓的"人中人"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意识,表明了陶行知平民教育的思想,虽然时隔几十年,但是陶先生"人中人"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放射着璀璨的光芒,更是当今教育者需要深刻学习与实践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提出当前需要发扬光大陶行知先生的高尚的无私的超越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不求官、不做官、超越传统的读书做官的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在不作生活优裕的"人上人",愿作"人中人"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还体现在不为自己和家人谋求任何私利上。其次,本文从中西教育历史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功利性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并探索了中国教育具有功利性的一些原因,同时指出在功利化教育背景下陶先生的这种超越功利的精神尤其可贵。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功利化价值取向的一些表现,强调要用陶先生的超越精神来改造当前的功利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李菲 《湖北教育》2010,(7):22-23
关于“人中人”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8年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知道民国中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在陶先生看来,所谓“人上人”是指那些作威作福、盛气凌人的人;“人下人”则是指那些奴性十足、盲目奉迎、失去自尊的人;而“人中人”则是陶先生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标准,会学习、爱学习、懂生活、感情丰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敢于承担、快乐幸福等则是“人中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关于儿童教育,陶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我们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六大解放"是陶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批  相似文献   

5.
魏鹏 《新读写》2020,(1):55-55
我这辈子,都是向人弯腰的。有时弯腰是表示敬意,有时弯腰是迫于无奈,就如同“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境地。当然,我也是向往陶渊明的,陶先生不为五斗米弯腰,被传为千古佳话。之所以传为千古佳话,是因为一般的人都做不到,或者说,我们大都是俗人,没有几人能够脱俗,没有几人能够像陶先生那样潇洒。自从出了阿Q之后,我们也学会了精神胜利法,有时候我在向那些所谓的公仆们弯腰时,我就在心里自我安慰:弯就弯吧,当我直起腰杆时,他们弯得比我还要到位呢!  相似文献   

6.
<正>天地之间人为贵,万物之中人最灵。人生问题不仅是人类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题,而且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7.
《寒夜》自1946年发表后经久不衰,呈现出其"经典"的魅力。这不仅是因为《寒夜》中控诉社会的政治历史视野,更因为其写出超越时代而普遍存在的"家中人"的隔膜问题。本文就《寒夜》中的隔膜问题展开讨论,剖析《寒夜》中"家中人"产生隔膜的原因,隔膜的表现以及导致的后果,最终总结《寒夜》让人感到"寒"的原因以及《寒夜》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禁毒     
当年,南京郊区晓庄师范一带的乡村有很多人吸毒,有些农户为此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陶先生带领学生宣传不要吸毒,但效果甚微。1928年冬,陶行知以联村自卫团名义发起禁毒运动,拟了布告贴在村口。布告说:“毒为万恶之源,为正本清源计,当一律禁绝。”他常带领学生乘着夜色去查吸毒场所。吸毒者见他们来,自知理亏,抱头求饶。陶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来救你们跳出苦海的。吸毒上了瘾,就会折寿短命。为了家庭幸福、个人前途,千万不要再陷下去了!”说完,把毒品全没收了。打击“毒所”的行动,震动了四乡。为了帮助吸毒者戒毒,陶先生设立“戒毒…  相似文献   

9.
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就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学习更多的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俗话说:一笔难写一个"人"字,就是说做人很难.但是陶行知先生简单的两句话就讲清楚了怎样教人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道理.要实现陶先生所说的这两句话,作为教师,就要抓住教育的根本,掌握真理,教人求真.用求真教育点亮学生心灵之灯,让每一朵心灵之花盛开.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什么是生活力?生活力是一个植物学的名词,又称生活强度。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就是生活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从陶行知留下的文献中查到关于人的"生活力"的现成定义,但我们从陶先生的一些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中,完全能够弄清"生活力"的内涵与外延。1927年陶行知先生办晓庄学校时提出如下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  相似文献   

11.
有个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名表当做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陶行知。不料陶先生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这么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陶先生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陶先生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责任心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孩子提供足够独立的空间和体验,帮助孩子在"劳力上劳心"的"做".在"做"中逐步培养责任心.  相似文献   

13.
虽说"武林中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可要跟我们武林老师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那就不足为奇了!怎么,不相信?那就听我一一道来。第一位:"噼啪嘴"杀伤力:四颗星这是我们班语文老师最擅长的武器,他那张"噼啪嘴"闻名全校,可谓威震四海。虽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男生拿起砖头欲砸另一个同学,就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听侯处理。等他回到办公室时,那位男生早已等在那里。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见,陶先生把"教学做合一"看作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提倡生活教  相似文献   

16.
<正>毛菊,孟凡丽在《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立身之本,人的自觉劳动是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劳动中人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克服外在限制而逐渐达成自我实现。虽然学校劳动教育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但它仍然是赋形活动,具有劳动的二重特性。当劳动教育培育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就能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可以说语文综合实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在不少老师觉得语文课不知如何上的今天,我们更是可以好好地研究一下陶先生的这句话:我们是否把简单的母语  相似文献   

19.
崔桂根 《教书育人》2012,(26):63-6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陶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整体,其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因为不在做上  相似文献   

20.
<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陶先生说:"生活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种务实的生活教育思想,应该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近几年,我们把学习陶行知生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