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应有权利到现实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权利之学。但长期以来,在中国法学献中盛行着一种观念,即:权利只能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离开法律形式的权利是不存在的。本作认为,权利的合法性并不具有必然性,确乎存在着一个不以法律为唯一根据且先于法律而存在的权利;权利有着三种存在形式,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依次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最后才是现实权利。现实权利是权利运行的终点,又是新权利运行的起点。只有这样,权利才是真实的和完整的。  相似文献   

2.
在批判“权利义务法理学”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社会法律生活最基本矛盾是权利与权力的矛盾,法学应当以权利与权力为最基本研究对象。这种重视权利与权力关系及其界分的倾向,与当前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控制权力以保障权利的社会背景相契合,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只是公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般法学的法理学,其核心问题应是公法与私法核心问题的交集,即权利及其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法精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精神是指制约并决定法律制度在社会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它包括对法律性质的认识,对法律价值的评判,以及对法律在社会系统中地位的理解。它可分为国家法(公法)精神和民法(私法)精神。民法精神以个体为核心,个体以意思自治为原则,独立地创设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民法精神包含:契约自由观念、权利义务观念、主体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弘扬民法精神,完善民事立法,对中国传统及西方法律精神予以批判地扬弃、吸纳,使民法精神在今日中国勃兴起来。  相似文献   

4.
德沃金在批判在英美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法学理论:实证主义法学和功利主义法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权利正义理论,坚决捍卫个人的平等权利。牢固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围绕道德、法律和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诠释理论和原则平衡方法,把保护个人权利的思想贯彻在立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了以公正为宗旨,以平等关心和对待个人为核心权利,以道德权利为基础,以背景权利为论证,以制度权利为实现的权利公正体系。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在商品经济中产生以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为基础,以宪政和民主政治制度所体现的权利制约权力为核心内容,并以建立在自然法为基础上的人权保护为目的的一种关于治理国家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原则。法观念的现代化则指人的法观念发展到现代最新阶段的进步状态。现代化的法治观念的培养必须积极推进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司法制度,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透视——兼论学生权利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评述国内外普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理论,认为在二者公法上存有特别权力关系、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私法上有民事法律关系以及教育契约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决定不同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根据高校特殊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学生的不同法律关系,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相互衔接配合,最终达到维护高校教育性必需的自主性管理权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市场经济下要充分认识成人法学教育的直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法学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法学教育对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民主观念、权利观念,健全格守规范、遵纪守法和忠实履行义务观念,培养积极进取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成人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法学教育因其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针对性,在落实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及促进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具有普通高等法学教育不能替代的作…  相似文献   

8.
私法是随着所有制的变革产生和发展的,不能因为公法的加强而削弱其应有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私法及其历史地位,区分公法与私法,加强私法观念。  相似文献   

9.
一、学者对于社会法概念特征的研究 社会法的提出大约已经经过了一个世纪,但是其概念和范畴并不像传统的公法私法划分那样清晰。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以法所保护的利益为标准,凡是有关公益的法为公法;有关私益的法为私法。以法律关系的主体为标准,凡以国家或公共团体的一方或双方为主体而规定法律关系的法为公法;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确立。本试图从法的本质规定性、法的历史运动规律、关于法的价值分析及私法关系的历史分析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并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确立之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学概念范畴体系应当以规范法学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只有此类概念才能形成共识;可以分别以权利和法律主体为中心将基本概念组织为一个逻辑体系;其他的法学概念是围绕此类概念的非基本概念,对它们的研究要以规范法学的概念研究为基础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证券监管既是经济学问题,亦是法学问题,在经济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思想中有其法学的理论基础。从法律意义上讲,证券监管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依法进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其法律价值主要表现为秩序、效益和公平,它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主义的道德底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的治国方略的提出,不但是我国治国 方略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法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它促使我们再度关注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这一法学基本问题,并且重新审视实证主义的法的观念,我们认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不仅仅是指道德和法律之间相辅相成,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更主要的 是指法治必须以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法是恶法,而恶法不是法;没有道德为基础,只能有“以法治国”,不可能有“依法治国”,法律主治只是一句空话,实证主义法学主张将法律与道德区分开来,这固然可以避免道德的绝对化,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主权者在立法上的专断,开放的法律应该既排斥一切道德专断,同时又以开放的道德作为基础,这是避免主权者的法律专制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处于主干渠道地位,并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在全社会成员以终身学习既是权利、又是责任观念的形成中,成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公民公法上的权利义务与私法上的权利义务总是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比较与鉴别,造成客观实际上对不同法律关系及内容认识的混乱.公民公法上权利义务和私法上权利义务之区别,如同对公法和私法相区别一样重要,只有认清公法上权利义务和私法上权利义务的联系和区别,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法与道德:法理学中不解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与道德的关系在法理学中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不同学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中对法与道德的关系进行自己立场的探讨。首先,对中外法学流派法与道德的关系进行总结性分析:其次,主要从纯粹理想的假设出发,对法与道德在现实社会中产生错位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再次,在此基础上,认为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都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后,提出自己对法与道德关系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和现代化是电大改革和发展中两个重大的命题。要实现电大的真正开放和现代化,必须很好地解决以下问题:在教育思想和观念上,要实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开放和现代化;在教学形式和层次上,实行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在招生办学对象上,体现入学从宽,考试从实,毕业从严的思路,采取适度宽进严出;在教学媒体建设上,综合运用并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建设一支符合开放和现代化教学的干部和师资队伍;在学生思想素质提高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的素质;在学校教学管理上,坚持教学为中心,发挥电大特色和优势;在教学系统建设上,发挥系统优势,服从全局利益,体现各级各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权是反映在法学上的,由法律承认和体护的社会的全部利重,它袁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力的饨一体。它通过自身的权刺部分体现个体利重,而通过其中的权力部分体现社会共同刺重;从曲质属性看,它是归属已定之全部社会财富的法学反映;在社会内容层面,它是全部法定利重(即社会整体利重)的法学反映;在法律层面。它是权利纯一体的法学反映。  相似文献   

20.
想象法能将抽象的法学概念或命题有形化,能突破对法学命题的观念限制,能使法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而由生活、法律和法学三者关系决定的法学本科教学的生活化思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