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意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但教师们一方面普遍感到课程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又对周围蕴涵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缺乏认识,忽视对身边的课程资源的挖掘。现行的课程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特殊的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之间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等领域都蕴涵着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有效运用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数学教师如果能挖掘、应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数学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顾菠 《教书育人》2009,(6):42-43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到教师、学生和家长,延伸到课程设计、实施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如何辨识课程资源?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成为资源,将不同的资源连接成一个整体,真正发挥其蕴涵的教育意义,才为之资源。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到教师、学生和家长,延伸到课程设计、实施优秀、评价等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身边的事物本身并不构成资源,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区深入开展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课程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属于隐性的,如,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学生在互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小结过程中的反思以及教师对开放题的设计等,则是蕴涵在教学过程中的,均属于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隐性资源,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童谣引入是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思路,对于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童谣引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接着以福建三元区为例,探索了小学音乐课堂引入童谣资源的具体策略,思考了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童谣依托于广阔的农村地域,孕育于广阔的农村生活,彰显出浓郁的风土人情。农村学校教师可以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收集、整理与创新农村童谣,形成体系化的校本资源,蓄积课程创编和资源运用的有效经验,助推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本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寻童谣的内涵中生发劳动意识,在把握童谣意蕴中强化审美体验,在理解童谣主题中绽放“创新之花”,在关联童谣信息中历练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处资源。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其中在"环境与工具"中也指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开发成为教学资源。"可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由专家研制走向老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课程",还有"体验课程"。基于地域文化的课程实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到教师、学生和家长,延伸到课程设计、实施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如何辨识课程资源?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作为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课程观,强化课程资源意识。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现代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  相似文献   

10.
南通童谣游戏课程是在吸纳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关照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重视教师、幼儿、家长的广泛参与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了具有多维化、动态化、延伸化等特征的园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自2001年7月颁布以来,引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数学课程改革运动.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为数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提出了数学课程资源的概念.随着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校决策和教师等纷纷提出问题、给出建议.这种关注既说明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对这一个新课题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建议是否有效、问题是否得以解决,我们就要到实际教学中找寻答案;另一方面,教师是绝大多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还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为此,我们编制了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学校的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和访谈,了解中学数学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真实情况,透视中学数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态度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分析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原因,从而为学校的决策与教师发现一些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靠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与利用。没有发现的意识,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被埋没;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从我们身边会逃走;不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闲置而浪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积累、勇于探索,抓住契机,课程资源随手可得。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少数民族童谣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应用,达到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体系的目的。本研究开展了少数民族童谣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首先,开展文献研究,筛选提炼出适宜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使用的童谣。了解幼儿需求和教师能力,设计少数民族童谣教学活动方案。然后,在幼儿园开展两轮少数民族童谣教学活动实践。最后研究总结,在整个幼教集团甚至整个区域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渐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民间童谣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本土特色,可以成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本文对民间童谣的选择、在课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等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军 《教师》2014,(22):70-7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数学老师要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一、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积极实践新课程,更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个层面来讲,教师自身也是很好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埋没和浪费。那么,如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埋没和浪费.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需要回归生活,这是所有品德教师内心最真实的呼唤,而品德作业,无疑是实现本课程向生活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正>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积极推进数学课程过程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资源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数学课程资源内涵的分析,简要阐述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