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复兴散文”有那么几年,在我们的文学宝库里,散文好像突然绝迹了。翻开文学期刊,不是短篇小说,就是诗歌,再不然就是电影剧本;在报纸上发表的,样式更少,大抵都是记叙真人真事的通讯。只有在个别的报纸(例如“天津日报”),个别的副刊上,才偶尔能读到一两篇散文。读者们不满意这种状况。他们经常写信给报纸和杂志编辑部,提出这样那样的询问:“你们为什么不发表一些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散文呢?”“为什么过去那些擅长写散文的作家们,如今都搁笔了呢?”在那些信里,好心的读者们历历地数着一些过去传诵一时,至今不忘的好文章,点着许多作家的名字,目的只是一个:希望再读到好的散文。作家们怎么样呢?他们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有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不那  相似文献   

2.
进入角色我们经常听说,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就是说,一进入角色以后,有什么事也不屑一顾,全身心都投入演出中去了。隔行不隔理。校对工作人员虽然不是演员,但工作起来就应当象演员进入角色一样,思想集中,沉着稳重,脑静心静,口到手到。即使在纷乱的环境中,也有求静的本领。思想“走神”,是校对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海湾手记     
飞往巴格达没有比此时飞往巴格达更迷人的了,我真弄不懂妈妈和妹妹干嘛抱着我大哭。象去可可西里探险时一样,梁师傅拉着一些哥儿们一直送到机场。外事局小金用力捏了捏我的右手:鸭子,一定回来,三个月后我在这儿等你。”由于国际封锁,目前进入巴格达的唯一通道只有约旦。我得先乘中国民航飞到伊斯坦布尔,至于以后的路只有天知道。CA943的蔡机长双手紧抓我的双肩:“小伙子,有什么要求直说,趁还在祖国的飞机  相似文献   

4.
关于如何看待“虚构”问题,东西方的视野不同。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虚构”被看做是文学的独特标志,后现代文论则将之泛化开来,延伸到了非文学领域,从而宣告了文学的终结。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关于“虚构”的看法在金圣叹那里得到充分体现,他的小说评点没有将“虚构”当做文学关注的焦点,而是引导人们去领略文学这一座精神之塔的:蚀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梁文祥 《传媒》2000,(9):23-24
每逢春运,广州火车站都是我必到之处,今年也不例外。就是在这“不例外”之中,我意外地拉开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帷幕。 有人告诉我,就在火车站广场上东一堆西一群的盲流中,隐藏着百来号“瘾君子”!乍听,心头一惊,便独自去广场上转悠。在这些衣衫褴褛的人群中,我看见了一双双目光呆滞、令人心  相似文献   

6.
通俗文学的勃然兴起与持续兴盛,在80年代中国文学领域,甚至可以扩大一些说,在这一时期的全社会文化生活中,都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文学批评界、学术理论界经过一番惊诧、犹疑之后,终于正视它的存在,如何对待、评价通俗文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很难有科学的界定。中国有“四大才子书”,《红楼梦》开宗明义:“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水浒传》正文起始:“话  相似文献   

7.
“感时忧国”所生发出的中国“现代性”主题成为顾氏《文学史》纵横捭阖的叙事核心。而作者本人也在努力探索一条超越文学的文学史书写之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借文学这个模型去写一部20世纪思想史”。  相似文献   

8.
朱婧 《出版参考》2016,(7):60-61
2015年伊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原创少儿文学读物,祁智先生的新作“芝麻开门”系列(4册).祁智先生以其纯净的爱心、专注的孩童视角,幽默地讲述了大钟亭小学四(1)班的同学领养不同小动物而发生的趣事.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在参加该套丛书的首发仪式时说:“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的天国,写出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而一个人只有变回儿童,有童心、有智慧才能进入这个领域.”这是对祁智先生的高度评价.笔者在责编该套丛书时,有针对性地将“艺术性”渗透到编辑要求中,从解读稿件内容到确定配图绘制手法,从编排设计到寻找纸张品种,试图让艺术之花在文学的天国中自由绽放,给小读者们营造纯美的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9.
最没有“文章”可写的,大概就是地县级报纸的编辑了。因为这类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不会跑到全国去,甚至连全省都不可能遍及。因此,有些报纸的总编对于名人的文章并不感兴趣。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的是当地领导的文章和讲话。名人既无法解决他个人的晋级、丰禄、升迁,有时倒会影响他的前程,这已经有许多人应验而成为放之报界皆灵验的事实。究其所以,大概是因为“改革开放”之风也席卷到了这些地县级的报纸。记得海外报界文学版编辑听我说到上面的那种理由时,十分惊讶地说,在我们那里,虽然也闭塞,但一有名人的文章,销售量都大些。我笑笑,无言以对,大概这也是  相似文献   

10.
仅 能容纳32人乘坐的多尼尔328飞机 ,正以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在空中穿梭。我坐在座位上 ,看着窗外漂浮的云气。手中有一份打印出来的新闻稿 :2000年12月25日夜 ,洛阳东都商厦发生大火 ,死亡人数达309人。紧急出动12月26日上午10点50分 ,《新民晚报》特稿部主任潘新华把这份新闻稿交到我的手中 ,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 :“已经请示过孙洪康副总编辑了 ,昨天晚上洛阳发生大火 ,特稿部派你去采访 ,现在就去 ,马上就走 !”潘新华告诉我 ,因为《五色长廊》版要提前一天压版 ,而《新民视点》尚在试刊中 ,还没有自己的版…  相似文献   

11.
宋波 《声屏世界》2008,(4):40-42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并感动着读者。而电视散文更以其“思椄千载”、“纵横万里”,让观众惊叹。电视散文的广阔空间呼唤着广大电视工作者去拓展、去延伸。  相似文献   

12.
名副实不副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副刊称之为“报屁股”。有些副刊的编辑同志,听到这个不太雅的名字,就会有些不舒服,有一种低人一等之感,仿佛无端被人奚落了一通似的。我看问题出在两方面。言者是相沿成习,用旧的观点看新的报纸副刊;听者也是心中有鬼。副刊之被称为“报屁股”,也是由来久矣了。唐宋时代的“邸报”,大约还没有副刊,也决不会发表李白、杜甫和三苏的诗、或者柳宗元、欧阳修的散文小品。我国报纸最早的副刊,据说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上海的英帝国主义者办的字林西报上辟了一版叫“消闲报”的副刊;三年以后,上海同文报也开辟了“同文消闲录”。名曰“消闲”,  相似文献   

13.
手记的写作     
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之类。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则指在采编过程中随意记录的具有新鲜内容的短文。近几年,手记已被众多的新闻传媒采用。人民日报1995年九十月份推出的一组“信手拈来谈变化”的稿件便是杰出的手记。人民日报华东版在一段时间内专门开辟了“隐身人手记”的专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的几家报纸在1995年“两会”召开期间也都争相采用“手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通讯员手记     
对准目标“狠射门”我是个通讯员,也是个业余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稿件被省内外报刊先后刊用,别人问我有啥门道,我说:“对准目标狠射门。”投稿和射门一样,要有不甘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记得我刚开始给一家报纸副刊写稿,寄一篇退一篇,寄两篇退两篇。不知是我的决心感动了编辑,还  相似文献   

15.
二、对待稿件的态度在文学史上,很难找出哪一位作家能象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那样,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读文艺作品的手稿,特别是在苏维埃时代。他读过上千篇有天赋的和平庸的,初学写作的或已跨入文学大门的作者的手稿。有的人说他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阅读“文学毛头”的手稿。作为对这种讥讽意见的回答,高尔基说这是他真正的工作,无论是普希金,还是托尔斯泰,都是从“文学毛头”过来的。 1928年,高尔基在给《西伯利亚火花》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写道:“……在我的道路上遇到许多极有  相似文献   

16.
雷切尔·卡森倡导家长和孩子应始终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自然,在雷切尔·卡森的词典里,“感知”是真正的热爱:在探索自然之时,人们要动用自身所有的情感,开启全部感官,同时摒弃去教授或者解释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在将《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编辑发稿的过程中,我作为出版社所指派的责任编辑,常不得不对文集编辑组交来的书稿作一些修改。现将修改情况择要记录如下,或者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俄乡纪程》第二节有“二十四史”一词,原注是:“清乾隆时规定从《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钦定二十四史’。”不误。上有红笔添“历代官修的”五字,成为“……二十四部  相似文献   

18.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7年1月27日“常格”与“别格”1月26日,本报将《会泽特大假酒中毒案审结》的消息和评论放在一版头条,这样的处理打破了常规,给读者以非常强烈的感觉。这个处理意见是总编室夜班提出、经值班编委同意的,我很赞成这种敢于突破常规的精神。制...  相似文献   

19.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6月3日“千年文书好合药”今天四版蒋铎等同志拍摄的《新旧麦客》一组照片非常好,看了令人高兴。这组照片好就好在有对比。“新麦客”已经出现几年,有关的报道也有不少。如果只是拍摄新麦客如何驾着收割机驰骋南北,而没有与旧麦客的对比,就...  相似文献   

20.
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报纸副刊的传统《从“晨报副刊”和“觉悟”的四十周年说起》也许可以这样说: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运用副刊的特点来担当革命的宣传战线上的一支方面军,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报刊的优良传统了。我们可以把这传统追溯到党成立之前的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传播的阵地,主要就是依靠报纸、杂志。然而当时党还没有成立,更不用说有自己的机关报。马克思主义者就先通过副刊来吹起革命的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