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风格的可译性是随风格的翻译实践及其科学论证工作的发展得到保证的。基于此,在对风格及其可译性评述的基础上,对风格翻译的控制原则及其关注重点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应该是继承与发展,而对发展中的民歌演唱风格问题则成为当前民歌演唱传承中要突出解决的问题。了解中国民歌的特征下的唱腔风格,理解民歌作品的风格与歌唱声音风格的关系,培养歌唱者能演唱多风格民歌的能力.努力做到演唱风格与歌曲风格的统一,才能做到民歌演唱风格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3级大学生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测试和调查,研究了两种风格外语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了培养元认知策略意识及发展双重认知风格等教学策略的教学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针对认知风格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是积极有效的,在实践中是行得通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平面设计涵盖了平面形态、立体形态和动态交互类的范畴,扁平化风格的广泛应用既是以手机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适应了设计风格发展趋势的选择。本文介绍了扁平化风格的源起、扁平化设计的视觉元素以及扁平化设计风格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的局限性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9,(2):72-77
明代诗坛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环绕着对宋诗的讨论而展开的。嘉靖至万历年间,雄踞诗坛的复古诗派抛出"宋无诗"的说法,对宋诗作出了全盘否定。在这个理论氛围下,胡应麟对历代诗歌的发生、发展、体裁、风格等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在诗歌的发展中,"体裁"是有限的,至唐已大备;"风格"则是无限的,并非完备于唐。在对诗歌"风格"的鉴识中,他推崇盛唐,欣赏盛唐,甚至以盛唐诗歌的风格为标准衡量、要求各个时期的诗歌,并认为宋诗往往缺失了唐诗风格,因而接受"宋无诗"的说法,但其结论仅是相对于盛唐风格而言。然而,他在对宋诗研究当中,则又发现宋诗虽有缺失唐诗风格的现象,但亦有不少具有独特的、超越前人而又可足欣赏的风格,并且给予这类作品热情的肯定。胡应麟在回应其时诗坛对宋诗的讨论中,牢牢抓住"风格"这个关键,正确处理了其时诗坛上的论争。他从唐人"风格"上看宋诗的"有"与"无";又从独特的"风格"上欣赏着宋诗的创新,表现出了独立于时人的卓见。  相似文献   

6.
姚鼐的“阳刚阴柔”风格理论是对传统文学风格理论的一个总结和发展,同时又与西方的崇高、优美风格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妙。文章从追源溯流及中西比照的纵横两个角度考察姚氏的风格理论,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姚氏风格论的意义、价值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黄鼎 《文教资料》2014,(14):164-166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心理、社会、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持久性偏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和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教师。小学生处在学习风格形成的初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点,父母教育风格对小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为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风格,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也不断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我国的语言风格也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语言风格的变化不仅仅是塑造语言的环境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以及语言自身的变化所造成的风格方面的改变。尤其是近些年来,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的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着我国的语言风格发生变化,这些风格上的变化既满足了人们的对快节奏社会的适应,同时也使得我国在思想表达、信息交流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思想文化的进步。但在不断适应与优化语言风格变化的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语言风格变化给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所以需要以客观的心态去面对我国语言风格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发挥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抵制负面消极的因素,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学习者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种认知风格在二语学习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因认知风格不同导致的学习偏好是明显的.本文通过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介绍提出外语教师在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首先的认知方式的同时整合发展另一种认知方式,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中西文论对于文学风格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建构,二者存在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力图通过对中西文论中风格论的同异点进行阐释和比较,进一步深入探寻文学风格的发展规律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西比较文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以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为代表的西画写实手法的引入,与中国画的传统水墨的矛盾,导致了中国画的多元变革。中国画只有与相对立矛盾的艺术状态构成张力场,在走向现代化的文化转型进程中保持文化自身的深层冲力,才能在多元的文化形态中体现人的价值,使已经变异形态并将继续演化的中国文化,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地处省尾国角,偏于一隅的潮汕,自有画史记载以来,从事书画之技艺者,可谓甚众。分析其地域画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方向:一为西画;二为中国画;三为版画。其中西画方向除油画外还有水彩。中国画方向又可以分为:传统文人画、世俗风情画、中西杂糅画和当代实验水墨。具体细分中国画方向发展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传统文人画传入开枝散叶期;新文化运动后潮汕地域性画风转变革新期;建国后传统、西方、民间诸法杂陈雾里看花—新画风渐出维谷时期;新生代新画风推陈出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安多彩绘唐卡艺术是在对藏传佛教以及敦煌艺术的世代传承和不断汲取各民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安多地区彩绘唐卡艺术的渊源及其至今仍在延用的工艺技术、绘画工具、师徒传承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了安多彩绘唐卡与敦煌艺术之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宾虹作为一名近现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鉴藏生涯却没有引起世人相当的重视。事实上,黄氏绘画风格的产生是与其鉴藏紧密联系的。出生于徽商家庭的他,自小在书画的熏陶下成长,家族收藏让他绘画得以启蒙,进而练就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及确立早期疏朗清逸的风格。同时黄氏的书画鉴藏亦是个人理论研究的基础,并影响到艺术思想与笔墨特色。古印玺的收藏,让他领悟到用金石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改变了简淡软弱的画风,最终形成了浑厚华滋、笔力遒劲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马蒂斯对东方绘画艺术钟爱有加,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其与自己的表现技法相结合,对以忠实描绘物象为主的传统绘画理论进行了大胆变革.开创了具有强烈形式感和视觉冲击的野兽派时代。试图通过研究马蒂斯的绘画风格与特征,去探寻东西方绘画中共通的美感规律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画家萧龙士的发展道路值得探索,洒脱、淳厚的绘画风格和乡土气息浓、人气、书卷气是其绘画的特点。渊源所自:师法自然、转益多种,中国古代化的陶治,不断地更新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17.
"惠安女"生活在福建惠安东部,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风俗文化--惠女风;惠安女形象是闽地特有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形象符号,是民俗化的美术资源,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特色;惠女是柔美的"硬汉",她奇特的服饰美,命运的悲壮美,品格美等诸多因素,深受油画家的喜爱;惠安女令人崇敬和感人至深的美丽形象,不断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了解惠女风油画创作背景,明确独具海洋特色惠安女题材油画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从色彩的发展史来看 ,绘画的不同时期 ,为了突出其艺术风格 ,色彩的使用都是受到一定制约与限制的。现代主义绘画的主题是“自我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主张摒弃一切“自然色”,把主观表达放在首位 ,形成了现代主义绘画自由、主观、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广西当代山水画风格是指传统与写生相结合,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题,表现广西本土美术资源,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广西山水画独特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独特的题材;独特的区域文化底蕴;强烈的“群体意识自觉”;历代画家们努力积累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工笔画的 "写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元文人写意画勃兴前,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受传统美学、绘画理论的影响,传统工笔画也具有写意性的特征.本文试图从画论的先导、书法诗意的融入及意境的营造的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入手,分析和探讨传统工笔绘画"写意性"的特征,从而对中国绘画传统作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