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中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图表的基本技能,是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四个大"环"需要掌握和熟练运用,即热力环流、水循环(海陆间循环)、世界洋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模式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文章通过对四"环"的考向分析归纳出各"环"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图示法进行分类分析各个知识点的常规考法,最后,尝试通过图像进行多角度试题设计.  相似文献   

3.
4.
田晖 《教师》2010,(17):85-86
通过对地理学科教学特点的分析,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可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地理新知识、新技能,进而提高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高低低"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一些复杂的等值线图和过程原理图问题,对于热力环流、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等值线异常闭合图、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分布图相关问题的解决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1个图表,既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又能对多个无关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4个图表对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场所、物质和能量变化等进行综合练习,训练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表分析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地名作为地理实体的标记和符号,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属于地理学科学习中的识记内容,区域地理知识几乎都和地名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地名,就难以了解和表达区域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育》2010,(6):11-1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胡晓敏教师回答: 1.借助示意图.实现“一图多用” 示意图可包括线形图(如局部等值线图、经纬网图、模式图、网络图等)、剖面图(如地形剖面图、锋面剖面图等)、立体图(以立体形式出现的解释图,如黄赤交角图、地球内部圈层图等)。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可将其转换为城郊环流、海陆问环流、三圈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以热力环流原理教学为例,说明抛锚式教学的教学流程,即“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评价”,认为抛锚式教学的概念来源于国外,我国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对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变式”,是通过变更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以突出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周颖 《地理教育》2012,(Z1):72-73
合理组织高三学生地理复习,是增强意义学习、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然而,高三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却普遍存在"上课认真听却做不出题目、仔细复习后却考不了高分"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地理的信心,从而影响地理高考成绩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象,运用"诊断复习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一、诊断复习及其教学特点诊断,是医学上常用的术语,是医生以观察、把脉等方法判  相似文献   

12.
正从初中升到高中是中学生学习的转型期。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转型期",学生将无法适应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如何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地过渡到新的学习中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地理学习要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学生往往觉得无法把握。那么,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学习上的困境?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生涯中,总结了一套"望、闻、问、切"的四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地理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地理学习的预期结果,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即从"学了什么"到"如何学的",再到"还学会了什么",建构了地理课程的目标指向。在实际教学中,地理课程的实施仍然存在较为普遍的"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窄化了课程目标的要求,破坏了目标结构的整体性。如果仅关注"学了什么",而不思考"如何学  相似文献   

14.
一、"学什么"找得到与深挖教材上课时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没怎么听课,却常能做到"每问必答,每答必对。"学生可以猜到老师下一句要说的内容。上课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没有丝毫的新鲜感,毫无"惊喜"可言。有学生认为,我不听课也可以,题目我也会做。有学生甚至能提前完成作业,且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差分毫。这就造成不少学生课堂上不听课,忙着"赶作业"的现象。纠其原因,是因为由于某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教学完全按照教材的"套路"走,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生情显爱心,师生互动作准备开学初,接任新班级的地理教师,应该要同班主任一起探讨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地理成绩等情况。还要通过与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准确定位教学过程的难易度、深浅度,使课堂讲授与提问、课堂练习与点评、作业布置与讲评,单元测试命制与讲评拓展延伸,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学习中,不少立体抽象的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成为他们学习的瓶颈,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其实,这些知识点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呈现这些知识难点,地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以下笔者以"地球运动"一节为例作几点探讨。一、太阳直射点问题由于地轴与黄道面成66毅34忆,导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历史发展 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其《大教学论》中十分注重教学直观性原则,强调地理学习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都曾主张教给儿童乡土地理知识.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更是以其亲身经历坚信乡土地理的教育和研究是一个地理学家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9世纪,乡土地理一直被认为是欧美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国人艾玛·威拉德将当时乡土地理的作用简短归纳为“从已知到未知(Reckon the unknown from the known)”的认识世界的过程,即采用“同心圆”式(亦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次序使学生认知世界.于1992年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也曾指出:“区域学习选自下列范围:当地社区、本区、本国、本洲、其它大洲和空间组合、全世界、全球结构”.“所选区域应包括从本区到全球大小不同的规模”.上述观念都突出表明了乡土地理教学在“同心圆”式认知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邱旭 《考试周刊》2011,(66):5-5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道:“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每年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将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作为迎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评讲高考试题时.往往局限于就题讲题,仅处于对试题本身的评讲上.而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和知识的迁移却无法兼顾,从而导致复习质量较低。如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对原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变式,  相似文献   

20.
新的高考模式,呼唤新的应对措施。当前,如何有效提升高考地理学科的B级达成率(编者注:根据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方案,普通考生填报本科志愿时,西门选测科目均需达到B级及以上等级。),便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本文试从催生师生合力的角度,来探讨应对策略。一、结对子——取长补短,挖掘潜力个个好从某种程度上说,师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高考表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