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之一的私营企业主列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章从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劳动?私营企业主是不是剥削?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江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提出的“建设”这一新概括,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事改企”的逐步推进,高校后勤人事体制改革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 改革“老人老办法”政策势在必行。一、改革高校后勤“老人老办法”的意义高校后勤的“老人”主要是指后勤实体与学校行政规范分离前在编的正式工, 含事业编制干部、工人以及企业编制工人。“老人老办法”是指在后勤实体工作的“老人”除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档案工资和级别,仍参照学校同类人员的标准(不少高校是不低于学校同类人员的标准)由后勤实体支付他们的工资和奖金、福利,退休时人员仍归属学校。这个办法当初对顺利推进改革、保护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及维护学校稳定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面  相似文献   

3.
隐含合同理论及其对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人与企业主之间的风险好恶程度不同,工人希望在劳动合同中降低工作风险,愿意长期接受较低水平的工资,工厂和工人之间达成的是隐含合同。文章主要研究隐含合同的产生,以及我国国有企业的隐含合同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写,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问答》一书中第62问指出;“私营企业主占有一定规模属于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工人,他们同雇工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和一定的剥削二因此不能吸收入党。”这项规定执行几年来,严重挫伤了广大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给我党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面对“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这个重要问题,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待,用什么态度去对待,用什么理论去解释,怎样用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衡量呢?我认为:私营企…  相似文献   

5.
"技工荒"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最近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有关人士将之称为“技工荒”现象。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供需极度的不协调?“技工荒”现象与职业教育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技术工人为何减少?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一度出现高学历热,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分配难引发学校缩减规模。由于中职的缩减,到2002年,应该输入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决策问题的参与和监督。这一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表现不一样。在资本主义国家和转轨国家,他们的工会已成为政府的“建设性反对派”,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和监督往往是通过批评甚至斗争来体现工会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即使是在实行“共决”制度的西欧国家,工人也不是作为主人,而是作为企业主的合作伙伴来实现参与和监督。不论何种参与和监督都对维护工人的权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争取民主参与和监督始终是各国工人和工会组织争取的目标。对劳动报酬问题的参与和监督活动。对工资和劳动报酬问题的决策参与和监督活动在各…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对企业经理阶层的高额收入存在两种解释,“没有利润让渡机制的劳动价值论解释”和“有利润让渡机制的要素价值论解释”,这两种解释均无法彻底说明经理阶层高额收入的形成。本文基于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协作职能和榨取职能)的基本原理,构建包含“经理薪水”的平均利润公式,即平均利润=利息+企业主收入+特别工资(经理薪水),“经理薪水”以“熟练劳动的工资的形式”和“企业主收入”为边界进行波动,其变动规律取决于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的双重作用,并引入“集体力”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来刻画利润让渡机制以及经理阶层的收入情况。  相似文献   

8.
孔陶 《江苏教育》2010,(11):10-13
难题之一:如何打破“新平均主义”魔咒? 孔陶(本刊记者):为了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国政府首次推出“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实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事实上的“新平均主义”,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怎样才能使“绩效工资”制成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有效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沪辰 《老年教育》2014,(2):16-17
“文革”时期的八个样板戏中,《海港》是惟一一部反映工人题材的作品。这部戏是如何红遍全国的呢?  相似文献   

10.
“世界产联”所代表的美国工人阶级激进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其经济高歌猛进时代所面临的社会危机。汇入这股激进潮流的两个主要工会组织原来都以温和著称,是资本主义的疯狂扩张打破了原来和谐的社区生活,重新划分了阶级营垒。政府支持下的企业主联盟对工人的强烈敌意激发了后者的阶级意识和激进主义倾向;而激进主义斗争方式引发的社会动荡又使“世界产联”失去中产阶级的支持和同情,进而孤立于整个社会,并最终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1.
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令人困惑,在此问题上曾经有过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其实质在于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会不会影响中国共产党工人阶段先锋队的性质。中国党史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只有既注意党员的成分,又反对“唯成分论”,才能保持党的性质不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做出理性的抉择;吸收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相似文献   

12.
【例1】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请回答:(1)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2)这种变化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巴黎公社在它存在的七十二天(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经济措施和政策。其中重要的有:将逃出巴黎的企业主所遗弃的停工工场移交给工人生产协会的法令;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的法令;典当在二十法郎以内的可以无偿取出的法令;有关工资改革的法令和措施;取消罚款和扣款的法令,等等。这里仅就巴黎公社关于工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经典作家对公社工资政策的意义的评述,将我们见到的材料,搜集起来,介绍如下。一、取消旧官僚高薪制,规定公社委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  相似文献   

14.
编制计划和计算工资应该采用不同的定额,因为计算工资和编制计划对於定额的要求是不同的。从计算工资方面来看,规定的定额应该正确地实现“按劳取酬”的原则,应该能够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计算工资用的定额便不能随时修改。如果随时修改,便不能刺激劳动生产率提高。举例来看:假设工人每日标准工资二○、○○○元,每日产量定额四○件,按照计件工资制度每件应得工资五○○元。若工人按照定额完成了四○件产品,便可得到工资二○、○○○元。若工人超额完成任务,做成了五○件产品,则按照直接计件工资制计算,应得工资二五、○○○元。这是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能够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如果工人超额完成任务,便随时修改定额,规定每日产量定额为五○件,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分配方式,其他社会都不可能存在按劳分配.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分配方式都是按要素分配,都不可能存在按劳分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的反映,体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而且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也不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工人的工资的.  相似文献   

16.
说起我老爸,那可是得了严重的“气管炎”(妻管严)。不仅一个月的工资被我妈“强行夺走”,连一丁点加班费都被我妈没收。这还不算,连一天穿啥样的衣服都由我妈说了算。日久天长,老爸也给老妈起了个绰号:“母夜叉”。虽  相似文献   

17.
梁宏达 《教师博览》2014,(11):23-25
最近几年,社会上一些“培训大师”“国学大师”“宗教智慧大师”被业界疯狂炒作,很多中小企业主,不少公司的管理层,看到培训大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便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为什么大家会轻易被“大师”唬住?他们的真实身份您了解吗?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少?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为您揭秘——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回顾 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由私营企业来进行的。企业主一向热衷于培训他们的工人。当日本的经济开始走向工业化时,熟练工人的短缺,使得企业主不得不培训必需的熟练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认识到: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而这些正是使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生存的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低、增长缓慢、拖欠和价格歧视等方面,这是由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同质劳动力供给过量、制度歧视、缺乏基本的制度约束造成。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约束和保障制度,保障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开展农业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控制“农民工”转移的刚性制度,代之以经济手段引导调节,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作为资本的货币转换而来的对象化劳动“消失”的物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会自己跳起来活动,更不可能塑形和构序对象以创造新的用在性,所以,在劳动过程的视角上,只有非对象化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然而,工人自己的劳动活动的“生产性”本身畸变为奴役工人的“异己性权力”,这就是劳动的自我异化。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无偿占有的本质,是资本家用工人过去的对象化劳动(工资)换取了一个可以利用劳动工具塑形和构序劳动对象的活劳动,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属于资本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商品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既补偿了工资,也保存了原料和工具中已有的价值(异化的劳动),并且还额外创造出一个资本家投入生产过程时全部已有价值总和的余额(Δ),这就是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