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家藏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缺陷;在论述官藏和私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特别肯定了清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关注、鼓励与利用;最后指出,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在民间.  相似文献   

2.
历代帝王与古代官府藏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洪波 《图书与情报》2001,(2):40-42,46
以人的因素作为切入点,结合史料,对历代帝王重视官府藏书的原因、具体表现、施加影响的方式,以及功过是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但浙江的官府藏书并非空白一片,也不乏值得搜寻一记之处。本文按时代的脉络对浙江的官府藏书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6.
官府藏书是云南古代藏书体系中最早形成的,自南诏大理国时期官府藏书就受到重视。研究云南古代的官府藏书是研究云南古代藏书史,也是研究云南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8.
论官府藏书     
陈曙 《图书馆学刊》1992,14(3):55-58
官府藏书是我国藏书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主要藏书类型之一。它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交流方面有无可非议的作用。在一定的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官府藏书乃是社会文化产品积累、保藏、整序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文化史有其特殊的贡献,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官府藏书的起源及其意义官府藏书乃指典籍藏书的皇家或政府收藏活动。先前的官府藏书与后来的图书馆藏书一脉相承。仅以“官”和“馆”为例。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官,吏事君也”。后来,在“官”前加表示“客舍”的“食”,即成为“馆”。其释义为“版图文书之处”。因官府藏书有别于私家藏书,故也有人  相似文献   

9.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冷一江 《图书与情报》2003,(2):70-71,81
唐代的官府藏书事业兴旺发达,与统治者巩固政权、培养人才的需要形成了互为因果的关系。集行政、秘书、著作、书写、教育、顾问多项职能于一身的唐代官府藏书,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就了大批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11.
12.
浙江省素有"文物之邦"的美誉,藏书之风更由来已久.综观浙江古代藏书史,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都可说各领风骚,唯官府藏书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13.
14.
北宋官府藏书的机构众多,按藏书性质大致可分为朝廷藏书机构、皇室藏书机构、其他藏书机构三类.其中皇室藏书机构多达十余处,为历朝官府藏书机构之最.其官职设置也很繁杂,等级繁多,任职条件近于严苛,是升任高官大员的必经资历,"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这些为造就北宋在藏书文化史上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族地域官府藏书形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研究白族地域古代的官府藏书是研究白族地域古代藏书文化,也是研究白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白族地域官府藏书形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研究白族地域古代的官府藏书是研究白族地域古代藏书文化.也是研究白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藏书价值观是藏书活动的指导思想,直接决定藏书特色.官府藏书是为了以帝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用的,私家藏书主要为了私人(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民众)用的,官府和私家两种藏书价值观的互动导致了文献从皇家向民间的流动,越来越接近藏书的天然目的藏为之用.  相似文献   

18.
陈德弟 《图书馆杂志》2003,22(7):73-75,72
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北方自西晋后期,出现了五胡纷争的局面,官府藏书遭受巨大破坏。北魏统一北方后,在近百年汉化过程中,官藏活动取得很大成就,本文就此作了详细的考述。  相似文献   

19.
隋代官府藏书考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隋代不足40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37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隋代不足四十年,官府藏书事业十分兴盛,仅嘉则殿就有书三十七万卷.考察其官府藏书之形成、处所、管理,以及后来散亡史实,于今仍很有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