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学是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诞生与发展的、具有交叉性质的一门教育科学。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教育研究密不可分。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则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科学教育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性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研究期刊。  相似文献   

2.
孙喜亭先生关于教育规律的论述是其教育学术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学习孙喜亭先生关于教育规律的论述对于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孙喜亭先生认为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区分教育学的对象与教育学的任务,有助于处理教育学体系构建与教育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探讨教育规律才能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无规律论"是错误的,是对"社会决定论"和"社会规律"的误解,其产生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教育外部规律"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它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发展了,人和社会才能发展一直以来,人们对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社会作用始终存在着争议。但是实践证明,教育学的价值意义和社会作用丝毫不低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我国著名学者李泽厚在30年前就指出:"教育学——研究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科学,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只有了解自己学科的价值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这是导师给大家上的第一课。郑若玲(厦门大学):教育学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利用我们对教育活动的研究理论或成果来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我们研究的对象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刊》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于1980年6月创刊。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中国教育学刊》定位于教育应用型研究,以"传播教育理论、推广教育经验、促进教育改革、繁荣教育科学"为办刊宗旨,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喜爱的学术园地,也是一线校长、教师提升教育专业素养、努力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平台。《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研究基础教育的主导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学刊》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于1980年6月创刊。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中国教育学刊》定位于教育应用型研究,以"传播教育理论、推广教育经验、促进教育改革、繁荣教育科学"为办刊宗旨,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所喜爱的学术园地,也是一线校长、教师提升教育专业素养、努力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平台。《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研究基础教育的主导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是我们科学认识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直接促进着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进程,而且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上的指导。在改革开放以来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学应当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批判地汲取世界先进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主义主导的时代,总会有研究者期望教育学走向科学并成为科学学科,实证研究自然就成为研究范式上的选择。然而,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且不论具体的实证研究不可能舍弃非实证的方法,由于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并非自然物,教育学实际上无法成为真正的科学学科。具体而言,教育是经验世界的文化现象,其可经验的部分可以借助实证方法研究,其精神的和信念的部分只能借助于思辨。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教育学兼具认知追求和实践情怀,不仅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更要以改良教育的愿望构想"好教育"的蓝图。整体地思考,可以说走向科学是教育学的一种策略,而实证研究之于教育学研究来说,仅具有有限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目标"问题在法学教育领域一直备受争议。作为基础性问题它不仅影响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甚至决定法学教育改革的成败。但是当下法学教育改革的话题绝大多数是在法学家的关注与推动下展开的,关于"法学教育目标问题"的研讨,普遍存在教育学属性研究的缺位问题。法学教育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对法学教育目标问题的研究不应脱离对教育学中教育目标论的相关研究。大学阶段法学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扭转过分强调素质教育的现状,在坚持素质教育为主要导向的前提下,向职业教育适度倾斜。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这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科学根据?值得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论当前面临这个现实重大课题。这两件事情或两个"运动"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很难相提并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基于理论和实践品格、意义和历史命运的强烈反差,两者在中国的境遇也截然不同:建国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过程中虽有缺点,但主要产生了积极正面效应;"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采取"大破大立"的激烈方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特点。因而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相似文献   

11.
Neuroeducation—a recent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policy—claims that a bridge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education and mind‐brain sciences, with the double aim of devising educational methods that work and of understanding why they work. The success of this encounter depends, among other conditions, on getting the science right; otherwise, neuroeducation and science‐informed policies risk doing more harm than good. On several occasions, the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s have been misunderstood, and misused: neuromyths—the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mind and brain functioning—have blossomed, thus rais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concern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origin, persistence, and potential side‐effects of neuromyths in education. The hypothesis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persistence of neuromyths is sustained by specific cul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circulation of pie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ain and the appetite for brain news, but has its roots in deeper cognitive intuitions.  相似文献   

12.
如何使学习者高效内化多元知识并形成和操用心理表征体系来发展创造内外世界,乃是当代人类所面对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问世的神经教育学,旨在借助新型的心脑科学原理,实现对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育—学习的结构性改善与功能性创新,以此有效促进教师的先导性发展,继而推动学生的情知意行获得主动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其关于人类记忆机制、情感体验的神经原理和认知决策的大脑高阶过程等重要发现,都为我们改善教育行为提供了深刻的科学启示。应当将知识传导与内化过程首先落实到教师的认知操作这个核心环节上,以期借此实现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内涵上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跨越。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支点,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强化教育科研与教育质量建设的有效融合是实现中小学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倡导"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自觉,这对当前的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或挑战.本文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之间的关系,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是中国原创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以形成中国原创教育理论为目标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成为异域教育理论的阐释者与批判者.  相似文献   

15.
李文英  田山俊 《教育研究》2012,(5):17-21,47
教育史学科和比较教育学科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虽然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时间维度上差异显著,但也存在着许多交叉之处。厘清教育史学科与比较教育学科的关系,探讨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深入认识两个学科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既应彼此借鉴研究方法,加强科际交流,同时又要创新研究范式,彰显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体制化时代的教育和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化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和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基本存在事实,我们需要认清体制化对教育和教育研究所提出的挑战,积极寻求个性与体制均衡的可能路径,在体制化的时代保持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创造性活力,对教育和教育研究持守清醒的现实主义姿态,同时显明置身体制之中的教育知识人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学校健康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目的、任务和原则。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结合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值得每一位体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这对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教育资源和科研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是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涵义。并阐述高校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领域。通过对2010—201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农村教育类立项课题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教育研究仍相对薄弱,高级别课题立项尤显不足;立项地域分布整体较均衡,立项单位明显以师范类高校为主,且非“双一流”高校是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偏社会热点和教师发展,相对忽视理论建构与课程教学。为此,研究建议加大对农村教育课题投入力度,推进高级别立项成果产出;鼓励多类型、高水平院校关注农村教育研究,引导跨机构、跨组织的协同研究;强化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与过程研究,逐步实现研究的内在自主与理论自觉等。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它给予研究成人教育一个新的视野。研究教育公正视野下的成人教育,阐明教育公正和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基础;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受教育权利的补偿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来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合理性;基于前面的论述,最后提出从实现受教育权利、关注个体生命、展示自由个性说明教育公正视野下成人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