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听到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另一种是: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数学能力的定义 关于“数学能力”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数学能力”就是:“数学测验”和“解数学问题”的能力,另一种认为,“数学能力”就是“理解数学关系内在联系”和“能用数学概念精确地思考”的能力.前一种观点以美国为突出代表,他们在“八十年代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3.
1.教科书中是怎样介绍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答:引入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是为解直角三角形作准备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比值来定义;另一种是用坐标法来定义.前一种定义比较直观,但难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后一种定义运用于任意角,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4.
第一册二五游褒禅山记三、从读过的课文中找出单纯判断和表示因果关系的“……者……也”式判断句来。〔说明〕文言中判断句的形式有好几种:“……者,……也”是典型的一种格式。这种句式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单纯判断,一是表示因果关系判断。前一种,例如:  相似文献   

5.
教学《船过三峡》,学生在品读三峡行船之险一段时,有学生说从“随着浪花漂”中感受到了行船的危险。我便顺学引导:师:是啊,当船驶到江浪高处时,船也随之——当江浪突然下降时,船也随之——当江浪一阵紧接着一阵上下翻滚时,船也随之——这就是“随着浪花漂”。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漂呢?众生: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漂,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漂,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漂,这是一种惊险异常的漂,这是一种……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长江之上,江浪翻滚,危机四伏,惊心动魄。让我们将这种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再读读写行船之险的一段话。师:难怪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在…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言虚字“之”的用法,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主要讲述了三种:一种是用作代词,(用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一种是用作助词,(用如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一种是用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动词“去”、“往”。那末,是否课文中出现的“之”字,都要按这三种用法讲呢?我认为不一定,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两句话:  相似文献   

7.
闫学 《教师》2014,(33)
正ISBN:978-7-5617-5738-3作者:闫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19.80元开本:32开包装:平装"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地超越自身,在精神上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突围,从而不断地走向开阔和'无限'"。  相似文献   

8.
师:《养花》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 :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师 :你说得很对。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的 ?能从文中找出根据吗 ?生 :从第1自然段“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可以看出。生 :从文章最后一节也可以看出。师 :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最后又告诉我们 ,他从养花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同学们 ,请你们再读课文 ,看看作者究竟从养花中感受到哪些乐趣呢 ?生 :把花养活是一种乐趣 ;通过养花得到知识是一种乐趣 ;养花锻炼了身体是一种乐趣 ;与别人分享劳动成…  相似文献   

9.
师:大家最近正在研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谁来说说我们已经研究了哪些图形?生1:研究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生2:还有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在四边形中有一种图形我们还没研究呢,知道是什么图形吗?生:是梯形。板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师:很好。我们研究了三边形、四边形,接下去该研究几边形了?生1:该研究五边形了。生2:还有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呢!师:可真不少啊!咱这样研究得完吗?学生纷纷摇头。师:其实啊,我们不用这样一种一种去研究,就在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图形中,有一种图形它的威力特别大,只要掌…  相似文献   

10.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不使用关联词,直接组合成复句叫直接组合的复句。早在四十年代,王力在他的《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首先应该注意的:中国的复句往往是一种意合法……在西洋语言里是一种变态,在中国语言里却是一种常态。”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也说:“汉语的语句结构不象西文非处处用关  相似文献   

11.
题型示例一 :依据特征物理性质推断【例 1】 A、B、C、D是四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这些单质中B是一种最轻的气体 ,C是一种无色气体 ,D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A是一种蜡状固体 .这些单质和甲、乙、丙、X、Y五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以上所涉及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据此推断 :( 1 )写出化合物乙的化学式         .( 2 )上述图示中的化学反应共有   种基本反应类型 ,其中共有   个化合反应 .( 3 )上述四种单质中存在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是 (写符号 )     .解析 :B是最轻的气体单质 ,所以是H2 ;D是黄绿色的气体单质 ,所以…  相似文献   

12.
编写写作教材,保证写作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这是国外写作教学的一种趋势.写作教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阅读教材合编于教科书中,一种是单独编写的。日本的写作教材与阅读教材合编于国语教科书中.日本的中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竞赛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数学创新能力,常出现一种“新概念题”:或是定义一种新数:或是定义一种新表达式:或是定义一种新运算.要求在掌握其定义的基础上.能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熟知的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下面以历届希望杯试题为例说明其解法.  相似文献   

14.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 “上帝允许青年犯错误!”何况是处于成长之中、处于蒙昧无知的孩子呢?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对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更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6.
辨析病句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病句的形态呈两种样式:一种是显性病句,这类病句中有一些标志词、特殊的句子成分、某些关键的语词;一种是隐形病句。据此,提出两种针对性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7.
摹状的运用     
在小学课文中有一种修辞手法用得十分普遍,那就是摹状。摹状是把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如实地直接描摹出来,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摹状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摹声:摹声是用象声词来描摹事物声响的一种摹状。如  相似文献   

18.
(二)四种教学法与探究——研讨法 问:“亚太地区发展教育革新纲领”中列举了四种教学法:传授法、发现法、过程法和相互作用法。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和“相互作用法”是一回事吗? 刘默耕:从纲领中列举的比较形式可以看出,后一种教学法是扬弃前一(或几)种教学法而产生的,“相互作用法,是现在最先进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天津市中考物理最后一道题是: 有一个重为G牛顿的空心金属球用弹簧秤吊着完全浸入一种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该金属球重力的1/5。如图所示的另一容器,上部的横截面积为S_1米~2,底部的横截面积为S_2米~2,里面盛有另一种液体,前后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3:5。若把空心金属球放到这个容器的液体中待其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增大了多少? 参考答案中给出了两种解法,这里只介绍第一种解法。 解法1:用弹簧秤吊着空心球浸入第一种液体中平衡方程为  相似文献   

20.
转喻(метонимия)是俄语中名词转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另外一种是隐喻(метафора)。转喻又叫换喻,是源于希腊的一种辞格,即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另外一种事物,而这两种事物是有关联的。转喻的形式很多,大概有十几种:1 以部分喻整体或以整体喻部分。也称为提喻法。提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1) 以部分喻整体。如:Онестклубнику.(他吃草莓) —Онсажалвсадуклубнику.(他在花园种了草莓。)前者指的只是植物果实,而后者则指整个植物。(2) 以整体喻部分。如:Собралосьвсё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