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能量代谢的传统理论一直认为长距离速滑项目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我国速滑教练员多以此供能理论为依据,制定长距离速滑训练计划并实施训练。通过二年多大量的血乳酸日常监测发现,我国长距离速滑训练中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多在2—6mmol/L之间,而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长距离速滑比赛后运动员的血乳酸峰值已超过了12mmol/L。这种训练和比赛中能量供给的差异使我国长距离项目运动成绩难以提高。因此,建议在长距离速滑训练中增加糖酵解供能和耐乳酸方面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长距离速滑运动中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训练恢复方法的分析,对长距离速滑训练的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2014年5~8月夏训期间,对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男运动员8名,女运动员8名,均为运动健将及国际健将等级)夏训前后实施训练监控,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有氧阈和无氧阈等多项监控指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夏训后,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男女运动员800 m跑血乳酸峰值升高都非常显著(P<0.01);男女运动员有氧阈强度和无氧阈强度提高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论:1.田径800 m跑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对比夏训前后运动员800 m跑成绩和血乳酸峰值,认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2.有氧阈和无氧阈测试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分析得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旨在探索适合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滑与速滑项目有氧训练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滑运动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短道速滑也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如今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项目重点,冬奥会冠军的摇篮,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速滑、短道速滑的长距离项目无所建树。针对这一现象对有氧耐力训练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提出对有氧训练的新认识、理解和观点,以及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氧训练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5.
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与辅助手段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速滑运动是一项培养周期非常长的运动项目,培养一个速滑世界冠军,至少需要15年左右时间。在这漫长时间里,不仅要训练好,同时也要恢复好,而且只有恢复好,才能训练好,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恢复是速滑运动员极其重要的任务,更是速滑教练员的工作重心之一。通过对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多年训练中在恢复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了王曼丽的教练所采取的针对性训练措施,论述了速滑运动员的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从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强度、训练方法、手段和形式以及重视心理恢复等多方面,阐述了速滑运动员恢复训练原则和训练实施方案,并介绍了多种辅助手段,以供现在负责青少年速滑训练的教练员培养未来世界冠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深刻认识短距离速滑项目供能特征,是正确指导训练的关键所在,对探寻训练规律、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和科学安排负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应与专项运动中能量代谢及其整合要求为依据,对短距离速滑供能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在一定有氧能力的基础上,高度发展的磷酸原和糖酵解混合供能是短距离速滑的主导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亚冬会各项比赛成绩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探求我国速滑运动水平与亚洲速滑运动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对今后训练应取的对策,供全国速滑训练界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速滑运动中有氧代谢能力是参赛取胜最重要的因素。各种水平的优秀选手可将有氧代谢能力用于500—10000米项目的比赛中,如短距离选手往往在500和1000米项目的最后100米才表现出他们耐力训练的优势,在最后阶段能坚持住,直至取胜。东德等一些国家的优秀速滑运动员在每年陆地训练期间,需要进行3—4个月的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长距离速度滑的供能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训练中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注意到,目前世界男子五千米和一万米速滑比赛中运运员的平均滑跑速度已分别达到12.4米/秒和12.1米/秒,与五十年代世界男子五百米和一千米速滑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相近,考虑到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臀大肌和股四头肌长时间的处于等长性收缩状态,对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无氧代谢供能所占比例可能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测试了参加一九九○年全国青年速度滑冰锦标赛的全部39名运动员的赛后5分钟和7分钟的血乳酸浓度;并对男女三千米和男子五千米赛后血乳酸峰戗与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八千米和女子五千米(集体滑)赛后血乳酸峰值最高;男子三千米和五千米赛后血乳酸值与运动员的平均滑跑速度呈正相关。对此我们从生理和生化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在长距离速度滑冰比赛中运动员的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可有所提高。应作为训练科学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美国速度轮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速滑成绩,得到速度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启示。对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的异同性、速度滑冰技术借鉴速度轮滑技术训练要点和轮滑训练对速度滑冰专项能力的影响进行探讨,得出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的技术动作是最接近的;速度轮滑是速度滑冰最具实效性的专项能力训练方法之一;在淘汰了老式冰刀后,对克莱普冰刀是否进行了完全的侧蹬起到了有效的训练作用等认识,对速度滑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速滑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速滑队2003、200404级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年在高校系统的速滑训练,使速滑运动成绩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的训练实践,阐述了高校速滑训练应根据大学生特点,结合高校具体情况,选择与冰上技术动作结构及肌肉工作性质相近似的专门训练手段。指出采取突出速滑技术重点的针对性训练和系统训练,可以取得显著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的体质特征与运动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少年儿童体质生长发育存在着先后、快慢和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提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进行速滑运动训练的依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个体特征和遗传特征,是速滑运动训练的关注点;强调要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实施适宜的强化训练,培养和诱发速滑运动员需具备的运动能力;提出制定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训练系统是全面提升我国速滑运动竟技水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刘万廷 《冰雪运动》2007,29(4):9-11,18
世界速滑强国高度重视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已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阐述速度滑冰运动员肌肉力量的特点,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系统训练的原则,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力量特点,提出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速度滑冰与速度轮滑技术及训练相互借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项目的技术与训练进行相互借鉴,取其精华探索共同成功之路。通过采取对项目运动技术结构、运动生物力学基础、比赛形式、运动供能方式、同异性的比较研究,认为二者运动技术结构与做功原理、训练周期性的耐力、有氧训练基础、供氧方式的共性要素相同及借鉴的可行性,提出速度滑冰技术与训练应借鉴速度轮滑在运动过程动态支撑与蹬动速度、出轮方向、利用肩与腰部杠杆扭动的动力、超长距离有氧耐力能力训练以及轻器械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度滑冰是由速度滑冰衍生出来的,与速度滑冰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冰上训练阶段不间断地穿插一定的陆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加强冰上训练的专项能力和技术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弥补冰上训练的不足,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训练强度的手段,在促进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同时,也可以由于训练项目的变换增加训练的兴趣。科学合理地运用速度轮滑这一辅助训练手段对促进短道速滑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鹏  李延涛 《冰雪运动》2010,32(3):5-7,21
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针对速滑运动员在运动中和恢复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特点,结合速度滑冰比赛特点,阐述了肌肉放松的生理机制和在速滑比赛中对发挥良好体能的重要作用,从滑跑形式、速度、幅度、距离、姿势等方面提出肌肉放松训练的技术性要求和教学方法,把肌肉放松训练与速滑技术、体能恢复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指出训练后体疗、积极性休息、食补等恢复手段,为速度滑冰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速滑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项目,在黑龙江省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速滑运动员。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黑龙江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短道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其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通过对几个短道速滑强国的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展示了不同专项的训练方法手段的应用与发展特点,揭示出了短道速度滑冰高水平运动员的现代训练呈现出更加注重专项训练,更加突出强度训练,并围绕比赛灵活运用“周期”理论等几个特点,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专项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