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抗战期间浙江省高等学校迁移情况的总体考察,分析了其迁移的基本类型;并论述了高等学校迁移对浙江教育事业的延续和发展,对促进民族的抗战事业及推动迁入地经济的开发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相信教育对于抗战建国具有巨大的作用,主张教育要为抗战建国服务,要为整个民族和大众的最高利益、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来造就抗战建国人才.强调学校在抗战时期需要加强军事、生产劳动、科学和民主这几个方面的学问。陶行知的这些抗战建国教育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母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花。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的工程和“花”的事业:通过母语学习将儿童的个体生命之流引入民族的和人类的精神之源,同时催发新时代民族的美丽之花:精神之花、语言之花、文化之花。因此,母语教育课程永远是各个国家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少数民族群众的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在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夏铸司长指出:“21世纪对中华民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世纪,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华民族的进退和兴衰。民族教育事业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彻底改变其落后面貌以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可见,民族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抗战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创办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的政治目的都是为了把日本从中国赶出去,把学生培养成抗日救国的小战士。他组织“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以及出游欧羡二十八国都是在宣传抗日救国。他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抗战教育”上就是战时教育理论,即“过抗战的生活,受抗战的教育”,“民族解放大学校”,“抗战教学做”三个方面,并使这三个方面为中华民族的中心政治任务——抗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对于“三育”的关系,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说得好:“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体育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任重道远,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要深刻理解“德育不好,将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将出次品;体育不好,将出废品”的浅显哲…  相似文献   

7.
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河北阎广芬雷沛鸿(1888──1967)是中国近代广西籍的著名教育家。他毕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爱国爱民。他为了“穷而失教之劳苦大众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精力。他立足中国实际,创建了一个远大而宏伟的民族教育体系.成...  相似文献   

8.
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或背景的小说在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中仅占很小一部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与抗战相关的散文、杂文一起,共同建构起沈从文抗战叙事的话语体系。沈从文笔下的抗战叙事具有“争国格”和“争民族人格”两种话语维度,不仅强调要驱逐侵略者、争取国家的自由,同时还思考如何实现“重造”国家、“重塑”民族人格的方法与途径,试图探索国家的“生路”。沈从文对抗战胜利抱有信心和希望,他深刻认识到只有集全民族的意志,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9.
叶叶红 《云南教育》2005,(17):45-47
“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即事业的成功无不立足于“热爱”这块基石之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倾注自己的心血,才能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才能做出成绩,获得成功。而“热爱”的前提又来自于对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即所谓“知之越深,爱之越切;爱之越切,干之越诚;干之越诚,效果越好”。在我担任的九年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桥梁,如果离开这个桥梁,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先生是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本文拟就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蔡元培先生是一位由晚清翰林转向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他目睹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晚清腐朽的政治,萧条的经济,落后的文化使中国成了列强的肆虐之地。严酷的现实唤醒蔡元培先生寻求振兴民族之道。他在长期的探索之中,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认为“改造社会,必先改造教育”,振兴民族,必先发展民族的教育,通过教育发展民族“自强的能力”,养成民族的“健全人格”,培养人民“独立不惧之精神”。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  相似文献   

11.
西昌有“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之誉,全市人口66万人,学生和教师就达15万多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地区教育大市。近年来,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由教育大市大踏步迈向教育强市。  相似文献   

12.
建设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教师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振兴,关系到公民的文化素质、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所以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乃是我们落实教育事业“十年计划”和“八五”规划,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振兴教育事业,提高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教育》2001,(3):1
大地春回,万象更新。迎着新世纪和煦的春风,我们豪情满怀,阔步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征程。 教育是科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教兴国”是中国面向新世纪,振兴民族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十五”计划和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首“九五”,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指导下,青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捷报频传,已形成了创新改革、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迄今为止,全省教育体系基本完善,高等教育结构日趋合理,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双基”工作成绩显著,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相信教育对于抗战建国具有巨大的作用,主张教育要为抗战建国服务,要为整个民族和人民大众的最高利益服务。他强调用生活教育之原理和方法来造就抗战建国人才,认为学校在抗战时期需要加强军事、生产劳动、科学和民主这几个方面的学问。陶行知的这些抗战建国教育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1943年,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已经艰难地坚持了六个多年头,付出了极其巨大的牺牲。战争前途如何?人们对此万分忧虑。就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在日寇野蛮占领、残酷统治的北平,却响起一位学者坚定的声音,他坚信中国决不会亡,他把自己的学术融汇到抗战事业中,“提倡有意义之史学”,并以他坚强的信念鼓舞数千里以外的朋友。这位坚定的学者,就是陈垣先生。他在此年写信给友人说:  相似文献   

16.
李顺邦 《青海教育》2009,(12):29-30
建国六十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把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综合素质,推动民族进步的奠基工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  相似文献   

17.
“民族教育是天祝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基础性、全局性和民生性的工作。”天祝藏族自治县教育局分管民族教育的副局长谢玉泉同志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谈基础教育     
<正> 当今世界各国之竞争,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以及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自己的繁荣富强和高速度的发展。而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已成为各国主要议题和战略目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重庆民族工业界的情景恰如渝鑫钢铁厂总经理余名钰1945年在《后方钢铁工业之末日》一文中所述:“抗战八年,突告胜利。各种工业不独有随战事同时结束之势,甚至欲结束而不能,其进退维谷不知所措者,十居八九。”文章尖锐地提出:“究竟在这八年,我工业界谁是乘机发国难财者?请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立。陶行知先生从事普及教育事业,他推行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困难教育,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而他始终将普及劳苦大众的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的中心。今天我们党已把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所以进一步研究探讨陶行知先生的普及教育思想,对于丰富教育科学的理论宝库,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