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甚是好看。“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一白、一痕、一点、一芥,冷寂空旷毕现,用笔再是简约不过。而“舟中人两三粒”,使人想起清人张潮的话:“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  相似文献   

2.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甚是好看。“天与云与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一白、一痕、一点、一芥,冷寂空旷毕现,用笔再是简约不过。而“舟中人两三粒”,使人想起清人张潮的话:“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舟中人两三粒”,文有不通而可爱。  相似文献   

3.
雪夜偶记     
今冬的老天特别眷顾绍兴,让我与雪已有三次邂逅,有人说,雪是人心目中的情人,不管你年龄多大,当纷纷扬扬的白雪驻足于你面前时,都会有一种窃喜与爱怜。独坐窗前,只见“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香山居士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实乃人生惬事。只可惜量浅,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品其味。  相似文献   

4.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  相似文献   

5.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服饰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传说中的神农时已经产生了。我国古书《墨子·辞过》、清代雷鐏《古经服纬》等谈到最初的衣服应该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 到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且看甲骨文中“衣”写作“”或“”,就可看出当时衣己有型,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  相似文献   

7.
李颖 《初中生》2018,(2):44-46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①矣,余拏②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似文献   

8.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事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相似文献   

9.
王寿昌先生撰写的《标点符号的几个误用》一文(见本刊教师版2004年第5期),对易误用的标点符号做了较全面的总结与辨析。尽管拜读后“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有几处,笔者还想与王先生商榷。一、有关“顿号的误用”在“顿号的误用”部分中,王先生对例2句是这样分析的:“2句中的‘三、四’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否则变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至于序数则可用顿号。”斯言极是。但结合全句,却让人这样理解:惟表序数的数字之间方可用顿号。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这两个括号中,填‘一、一’或‘二、三’都行。”此例中,“一与一”、“二与三”并…  相似文献   

10.
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加标点”的题: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前面的标点学生都加得比较正确,但对“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之间到底用顿号,还是用逗号,他们犯难了。大部分学生记起老师讲过“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就加上了顿号。考后一查,傻眼了:书上用的是逗号。  相似文献   

11.
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所选的课题是《倒数的认识》.三位执教老师都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迥异的思路带来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引起了笔者对如何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的重新思考. [教学片断] 片断A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瞧!“吴”,上下倒一倒,就变成了“吞”.“杏”上下倒一倒,就变成了“呆”. 师:数学上的数字有这种现象吗? 生1:“6”倒回来是“9”. 师:真有趣! 生2:“8”倒回来还是“8”.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一些唐诗,唐诗中的风,牵引着我绵绵的思绪……借风写景。古人把春风与杨柳连在一起作诗的例子屡见不鲜,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曹丕的“柳垂重阴绿,向我池边生”;也有“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但我要讲的却全然不是此类老调,而是“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的贺知章的《咏柳》。  相似文献   

13.
明人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有描写雪景之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淡淡几笔,宛若天成,如中国画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南州六月荔枝丹》与《生物学碎锦》中的原文相比,有很大改动.于是,在教学该课文前笔者给学生印发了原文,让同学们比勘课文与原文的不同之处,体验编者的个中艰辛,让学生与"编者"对话,过回"编者"瘾.这节课让大家说说编者作了哪些方面的改动,改得是否有道理. 生:有许多标点改动. 师:分类举例说说有哪些,你作为编者会同意吗? 生:如课文第五小节"重达四五十克",原文"四五"之间有顿号;课本第八小节"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原文"四五"之间也有顿号.原文加顿号加错了,我作为编者也同意去掉顿号.  相似文献   

15.
一把大水壶     
好多天没下雨,花草树木渴得不得了。一天,天空飘来一朵云。树说:“云呀云,你能变成一把水壶吗?”云问:“为什么?”树说:“我们都要渴死了。”云摇了摇身子,变成一把大水壶,哗哗哗,雨点直往下落。花草树木使劲喝水,再也不渴了。花儿开得更美丽,草和树长得绿绿的。花草树木说:“谢谢你,好心的云。”云又快乐地飞向远方。一把大水壶$江苏省泰兴市元竹镇中心小学一(1)班@周铁巡 !指导老师@蒋晖  相似文献   

16.
弟弟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问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虚荣心。  相似文献   

17.
一、顿号错用情况1.在表示概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使用。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5题A项)“三四里”表示一个大概的距离,“三”“四”之间不能用顿号来表示并列,应删去顿号。但要注意,如果相邻的两个数字是确指,那中间要用顿号。如:“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李老师就一直教我们语文,并当班主任。”这里的“五”“六”之间要加上顿号。2.在不同层次的并列成分之间使用。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  相似文献   

18.
星星(散文)     
童趣大多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永铭我心中,那便是“捣碎”星星。小时候,只要我一哭,妈妈就说:“别哭了,要不,天爷爷会把眼泪收去,变成云,把星星包住,看你怎么捣星星!”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就马上止住哭声,用手绢擦干眼泪,并把手绢藏在“百宝箱”里,不让天爷爷收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刚进电大学习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裁缝技艺高超,能裁天上的云为裙,剪地下的水为裳.一个后生慕名而来,向他求艺.这位老裁缝拿来一把剪刀,又伸出自己那双缝制了一辈子衣服的手说:“你现在不用跟我学艺,只要拿着这把剪刀就可以当个裁缝。但要想学到裁制云裙水裳的方法,就得跟我苦学几十年.”那个后生想:几十年学艺艰难困苦,不如拿这把剪刀倒也省力。于是,他拿走了剪刀,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裁缝。一天早晨.当他又拿出那把剪刀准备裁衣时,发现剪刀已锈得不能用了,小裁缝哭了,他想起了老裁缝的那双手.  相似文献   

20.
弟弟     
我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从小我们家里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长辈就爱问他:“你把眼睫毛借给我好不好?明天就还你。”然而他总是一口回绝了。有一次,大家说起某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