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开始了知青学的新时代。这种革命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它逐渐取得独立地位,形成规模优势;其次,知识青年作为创作主体走进坛,使其在可能的水平线上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知青生活,以群体的方式为知青学注入活力。革中知青学的繁荣并渐次走向成熟,为80年代知青学的繁荣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流派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期待文革文学研究的新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以特设栏目形式组织对革学的研究和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事。近年对革学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但多停留于本研究,很难引向深入。要取得新的突破,需要更多地从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四之间的互动关系介入,因为其互动关系在革学这一特殊时段中有着突出的、独特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文革文学与寻根文学的符号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革学与寻根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具有不同的符号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革学是一种现实符号,寻根学是一种艺术符号,现实符号与现实意识相对应,艺术符号与审美意识相对应,现实符号具有自觉性和现实性,有确定的能指和所指;艺术符号是超声性符号,具有非自觉性和审美性,现实符号保障着人类生存发展、履行世界的一面,又有束缚自我拴面发展和创造自由的对象世界的一面,因此,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符号,而要突破现实符号的束缚,创造出一种自由的艺术符号,只有这样,人类的精神才能得到解放,才能最终找到通向自由领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革文学:文学性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革亦然。革学的形成受革审美理想所导引和规范。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实现政治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标社会主义之新,立无产阶级之异,从而完成在艺领域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是革学审美理想的主要内容。革的结束,被终结的只是革学这一学的历史时段,而不是革学的学性。  相似文献   

5.
革中对所谓“苏修艺”的批判,是革学的一个重要构素。它既与其时对中国学的全面清算有直接联系,又有其特定内涵、标准和方式。它紧密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既违背学创作与学批评的规律,也违背理性的基本逻辑。正因为如此,它才理所当然成为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革文学修辞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革期间的话语权更迭,时代选择了工农兵作为新的话语主体,同时采用集体言说参与符合当时意识形态所需的学体建构,这种修辞策略使话语主体在审美意义上自由出场的可能性被堵塞,实际上造成了中外学史上最为特殊的话语主体缺席景观。  相似文献   

7.
得知祝克懿的《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作为“艺风云书系”丛书中的一种出版,颇为高兴。这不仅因为作的这部由“话题敏感”而已“搁置”多年的书稿终于能够问世了,而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令人欣慰的气息,这就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个坐冷板凳的研究项目”的“革学”也已开始被放在了一个其应有的位置上而能被学界所审视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阿让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F0003-F0003
《激战无名川》;集体创作;少数民族文学;《大刀记》;《云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化转型,当代中国学分化为主导学、高雅学和大众学。这三种学形态有层次高低之分,其中大众学处于最低层次,主导学处于中间层次,高雅学处于最高层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产品成为商品,学的效益决定其命运。主导学主要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在此讨论范围。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学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学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学的衰落和大众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随着人们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学将充分实现其效益而逐渐兴盛。  相似文献   

10.
摄影文学不是文学摄影--与陈润兰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影学应更名为学摄影的理由并不充分,也缺乏创作实践的有力支持。在摄影学本中,不能简单地对“摄影”与“学”其分出轻重主次,而应具体本具体对待。摄影学能够成立的最深层原因应当是“学性”。导致《摄》看法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是:一、学中心论思想的根深蒂固;二、对摄影艺术的隔膜和轻视;三、当前摄影学整体创作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1.
"文革"是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事件,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格局中,以"文革"作为题材和叙事对象的小说是创作数量最多和涉及作家最众的一种小说类型。从文学史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文学现象并不能简单视为一般类型的题材小说,而是具有历史反思、社会群体记忆的建构、民族创伤情感的弥合等多重意味的文学命题。本文梳理了近三十年来理论界和批评界对文革题材小说及其叙事的研究,分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不足,同时指出了学术研究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伦理思想在文革时期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扭曲,以致形成了极左的革命伦理。这种极左的革命伦理使文学创作受到了重创。同样,文革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种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温床,致使中国革命伦理思想的发展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因此,革命伦理与文革文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论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盛极一时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作了清晰的勾勒;对在特定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及文学批评的独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述,并深刻揭示了其制度的和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革”主流文学的现代性根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文革”主流文学置放于世界文明和现代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予以审视,我们发现,“民族国家”与“共产主义”之“宏大叙事”的诉求,“革命”的“新型主体”的建构,“合理性”之“价值理性”的膨胀,所有这一切,都给“文革”主流文学打上了深深的现代性烙印,标示着“文革”主流文学有其深刻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16.
将“文革“主流文学置放于世界文明和现代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予以审视,我们发现,“民族国家“与“共产主义“之“宏大叙事“的诉求,“革命“的“新型主体“的建构,“合理性“之“价值理性“的膨胀,所有这一切,都给“文革“主流文学打上了深深的现代性烙印,标示着“文革“主流文学有其深刻的现代性根源.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论文集中在宏观考察,探讨"文革"叙事与"文革"记忆、"文革"历史的关系,以及打量其"思想史"意义等方面。2000年以后,研究专著和大量硕博士论文的出现标志着"文革"题材小说研究的真正兴起。从许子东到张景兰、沈杏培,"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完成了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的转型。当前的"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在作品搜集、文献利用、研究范式的建立和研究格局的扩大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不足,但是,其前景广阔,必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联系是微妙而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联性”。这些“关联性”是我们能够走向对“文革”文学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理由。“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之间,除了在“文学体制”、“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之外,更为值得注意的还有文学的“理论命题”、文学创造的“实际操作”和“文学行为”等具体体现的文学思潮类型、形态方面的大量“同源”“同向”的现象。二者之间呈现为鲜明的“历史”的“成长性”与“观念”的“层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主义学过去理论界认为是从西方现代主义学引进、借鉴的产物,它产生于当代中国的新时期。其实,中国现代主义学与西方现代主义学既有紧密的关联,又有根本的区别。从“异体起源”来说,中国现代主义学产生于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中;从“本体起源”来说,它是在革时期的地下学中得以绽出新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