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疑问是思维的开端。"学起于思,源于疑。"我们常说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的起点就是要教学生会思考、会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营造氛围,提高认识,鼓励质疑提出问题,对于习惯了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一开始是有难度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的课程资  相似文献   

2.
王月红 《辽宁教育》2010,(11):21-22
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说。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观念更新,变革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历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生有了创新兴趣,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因此:  相似文献   

5.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其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要提出问题 ,首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结合自然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等方法外 ,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因此 ,培养提问能力必须辅以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的其他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事实的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现实教改目标的关键。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然成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一、设置障碍引发问题。学贵有疑,设置障碍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分数认识时,我设置一组口答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为新课的学习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常常会使用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之功效。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提问,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物理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样,我们研究性学习物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提问是思维活跃的表现,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有两种形式 :接受式与探究式。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理解并掌握教材 ,是接受式的学习。接受式的学习往往限制学生独立地、开阔地进行思维 ,也影响智力的充分发展。探究式的学习则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技能 ,并能充分发展智力和创造才能。探究的学习形式就是启发引导 ,即 :教师把问题带进课堂 ,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把问题带进课堂进行引导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整体性。提问要紧扣教材 ,围绕学习目的 ,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想解决问题,才能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问提出相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要注意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我认为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的重要一环。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斧正。一、巧设疑问 ,激发兴趣 ,诱发思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 :“思维自惊奇开始。”因此 ,疑问乃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钻教材 ,结合学生实际紧扣课题 ,精心…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培养思维良好品质的有力工具。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中已不再单独设立解决问题教学的章节,而是把它渗透到各个数学领域的学习中,这就对我们教师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对解决问题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困惑,提出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强烈的内驱力,驱动学习动机,从而积极调动思维去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思维,打开智慧之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与摸索,我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学生通过倾听其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15.
所谓任务驱动学习模式,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认为,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一、选择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十分准确,但一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则手足无措,学以致用的能力差。其实质是没有处理好“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本来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42):55-56
新课改革不仅是教材内容、教育观念,同时也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应积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机会,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此外,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串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促进学生问题与社会问题思维的养成。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巧妙地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去解决数学当中的问题串,以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终身发展的本领。那么中学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需要具备严密思维逻辑的学科,而数列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提出,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思维潜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列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现实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出发分析高中数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高中数列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真正实现学生利用数列概念和公式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教学原则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会学、学会,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也叫“问题学习法”),即每节课都就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力求在自学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学会学习,提高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是发明创造的起点。教师只有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