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德育的弊端和由此引发的道德教育中的一些悖论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试图寻找各种解悖途径。主体间性德育的提出不失为解决道德教育中悖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和途径。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引发这一理论提出的道德教育悖论现象分析出发,以便针对性的寻找到主体间性德育更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只有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高职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的转换,德育内容从唯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转换,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的转换,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的转换,才能重构“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开创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德育是师生主体间在生活世界里为达到共同遵守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所展开的交互共在、协同互动的交往过程。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回归并融入生活世界的德育,它建构了主体间精神活动的过程,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基础;师生主体间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互交主体"为中心的师生主体间协同互助的融合,成为主体间性德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4.
走向主体间性的网络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要关注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哲学领域的转向也促使人文科学由注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重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主体间性视域审视网络德育,可以发现网络德育自身特征与网络德育主体间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网络德育过程是主体间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主体间性德育模式"凸显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反思的自主生成,它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不仅是当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人学理念。转向主体间性是现代高校德育改革创新人学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和彰显主体间性是当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为我们理解德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的德育观进行了反思,进而揭示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的内涵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肖蓉 《教育探索》2011,(10):132-134
和谐德育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价值追求,将哲学范畴主体间性引入德育领域是对高校德育的理论创新.在主体间性视阈下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应坚持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德育理念,抛弃占有式的德育方法,在对话与沟通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交往实践,建立起和谐的师生间的德育关系,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对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六种,但弘扬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主体间性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人的主体性.德育中的人生观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必须置于主体间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主体间性要求的人生观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关系的交往实践,人生观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实施主体间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概述了主体间性的德育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构建主体间性德育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认为构建主体间性德育师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即注重生命关怀,传递师生温情;回归生活世界,还原德育本真;对话交流,促进有效交往。  相似文献   

11.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诠释学各流派之间的的差异,根源在于对诠释的目标、诠释的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上的认识差异.对诠释的主体性的安顿乃是诠释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在现代诠释学形成之前,因强调解释的客观性而要求排除理解过程中的主观性因素.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且为保证理解的准确性与和谐一致性,将心理学引入了诠释学.理解被视为主观地重建客观的过程.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使诠释学摆脱"客观知识"的束缚而彻底转向"意义"问题提供了本体论基础,诠释学本身也由理解的方法理论扩展为本体论学说.理解不惟是把握文本的方式,而且直接就是人的存在状态.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最终将被理解对象主体化,完成了诠释学从传统的注重"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模式到"主体间"的理解模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高校德育主体间伦理精神的缺失以及主体间伦理精神的确立问题,其意在于: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校德育主体间即师生间真正的平等交往的伦理关系,使高校德育主体走出交往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师生主体间性的缺失影响德育功能,是造成德育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理论突破和实践转向.以师生主体间性与和谐德育的契合性探究为新生长点,对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不失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体间性德育观是一种关系思维下的道德教育观,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着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缺乏个性和独创性以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表现为重管理轻教育。在主体间性德育观下,可从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催生宿舍文化的人性化;培养师生平等观念,营造民主和谐教育氛围;优化宿舍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宿舍文化品位;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宿舍文化蓬勃发展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胡塞尔的哲学一方面可以视为近代哲学思维的极致,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某种转折,主体间性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正是胡塞尔关于主体间性的探究,才使这一问题在现代哲学主流话语中真正蔚为大观。胡塞尔不仅从现象学角度改造主体性概念,而且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对主体间性概念和理论的构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提倡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模式:用交互主体性取代单一主体性,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相互理解来化解主客体间的压迫关系,用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共青团工作应从主体间性思想中汲取新理念,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阐述主体间性德育观基本含义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主体间性德育观下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指向的德育活动,比其他各育对师生关系的依赖性更强。文章对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新视角。"对话"、"理解"、"互动"型德育师生关系范式是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德育师生关系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