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之旅》是德奥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三部著名声乐套曲中的一部,创作的时间大约在1827年左右。这部声乐套曲的歌词选用了著名诗人缪勒的诗歌,集中地反映了舒伯特当时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作曲家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生活的彷徨以及苦闷的心情。同时这部作品也展示出舒伯特浪漫主义的作曲手法,与他高超的艺术歌曲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遇秋是国内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手风琴作品创作领域的佼佼者。《惠山泥人印象》是作曲家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参观感慨万千后写下的一组手风琴套曲。李遇秋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打破传统功能和声的限制,突出和声的色彩性和中国民族风格,为后人的创作树立了良好表率。  相似文献   

3.
法国作曲家福雷的《幻想的天际》是一部简洁、优美,属男中音声部的声乐套曲。本文将从演唱的视角对这部作品的语言、音乐、情感处理等进行分析,为演唱这部套曲提供一些参考,以期准确地诠释福雷这部声乐套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早期代表人物——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父"的舒伯特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冬之旅》是24首歌曲组成的一部声乐套曲,它是一组用音乐编织成的叙事抒情诗。它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有12首歌曲,每首歌都表达了诗人和作曲家悲苦苍凉的内心挣扎,诗韵和曲韵的唯美呼应,引发着聆听者感性的共鸣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都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涌动的主旋律是抒发爱国主义精神。两部经典音乐都是祖国处在危难屈辱的背景下,抒发的对祖国母亲的颂歌,旋律壮阔、高亢、激昂,节奏生动多变,色彩丰富鲜明。  相似文献   

6.
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钢琴家、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其音乐创作包括艺术歌曲、钢琴曲、管弦乐曲、室内乐曲等。最能反映他创作特点、体现进步浪漫主义艺术观的则是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套曲。其中《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完成的一部较为成熟的钢琴套曲,是一部描写儿时情景的回忆录,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舒曼对恋人克拉拉的思念之情,由此而触发了他音乐创作的激情,创作了这首诗意而柔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艺术歌曲体裁的经典名作。作品采用忧郁的抒情调子,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来衬托和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悲剧性色彩。这漫长而又阴郁的旅行正是舒伯特一生的写照,在此基础上,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解析作品论述其内在的悲剧性色彩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956),是十九世纪德国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在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形式基础上,开创了体裁的钢琴套曲,这是他与其他作曲家得以区别的重要标志。《森林情景》是他比较经典的作品,这部经典的钢琴曲不仅用优美的音乐表达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作品采用了独特的配诗和套曲体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是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声乐套曲由《春天》《九月》《入睡》《在晚霞中》四首歌曲组成,集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在落幕时的绚烂。本文通过对《最后四首歌》中的音乐结构、曲式、调性及和声分析,了解诗词和音乐的关系,通过对歌曲中的特殊音乐技法“绘词法(word-painting)”“花唱(melisma)”的研究,得出声乐套曲《最后四首歌》的音乐特征。《最后四首歌》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乐章,从这部声乐套曲中可以看到现代时期的音乐作曲技法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技法混用的痕迹,这也是这部作品同时受到褒奖和争议的原因。通过分析这部套曲,对研究理查·施特劳斯独特的作曲技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成果可以给声乐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钢琴套曲《蝴蝶》是一部优秀而经典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出自德国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之手,是其音乐创作的经典标志,彰显了舒曼的音乐才华。深入分析可知,促成《蝴蝶》这部钢琴套曲浪漫主义风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舒曼自身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与深厚的文学修养,而舒曼在创作中还匠心独运的将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于是钢琴套曲《蝴蝶》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学浪漫主义风格韵味。在此,本文将深入探讨舒曼钢琴曲《蝴蝶》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1.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19世纪最具个人特色的作曲家之一,是“强力五人团”成员。由于谙熟民间传说与歌谣,他的音乐语言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传统。在穆索尔斯基的各种体裁作品中,声乐作品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跳蚤之歌》、《夜》、套曲《没有阳光》、套曲《死之歌舞》等,每一部都各具特色。其中,《死之歌舞》  相似文献   

12.
《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24首歌曲中闻名遐迩的一首,作曲家舒伯特在歌曲中深情地抒发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深入地分析研究乐曲的创作手法,更有利于我们切身感受作曲家的人生历程,并挖掘出其歌曲创作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是艺术歌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这一体裁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反映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和艺术特色。通过分析这部套曲的部分音乐特色,从而挖掘了套曲中所蕴藏的独特意境、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创作的<冬之旅>为德奥艺术歌曲文献中最重要的声乐套曲,是一部取材深刻,结构严谨,集作曲家的天才灵感与成熟技巧为一体的自传式作品,它的问世对这种体裁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冬之旅>在词、曲、钢琴伴奏三者密切融合、水乳交融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相似文献   

1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悲剧色彩的作品.通过挖掘和分析小说中作者在人物、色彩两方面象征手法的熟练运用,讨论了小说家赋予这些象征实体的深刻内涵,阐释了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作品主题的深化等方面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183;舒曼(Robert Schumann)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将许多写景、写物、写情的小品连接成为套曲,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作品15号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创作于1838年,目的是为了引起爱妻克拉拉对童年时代幸福的回忆。本文就以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第一首《异国和异国人民》以及第二首《奇异的故事》为例,分别从艺术特点、曲式结构和演奏提示三个方面来展现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7.
肖邦《f小调叙事曲(Op.52)》是其作品中曲式最为复杂和特殊的乐曲之一,文中通过对乐曲中不同程度体现的奏鸣、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分析,得出此曲是以奏鸣原则为主导,并兼具循环、变奏、套曲原则的多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这一结论,展现了作曲家为适应叙事曲体裁而在曲式方面所作的创造性构思。  相似文献   

18.
李白、王维、孟浩然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他们的诗篇,感情真挚,富有浪漫色彩。奥地利著名音乐家、交响乐和歌曲创作大师马勒(1860-1911),于1908年在汉斯等人的唐诗译本《中国之笛》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部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  相似文献   

19.
张维 《科技文萃》2001,1(6):98-99
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和序曲等都是最常见的交响音乐体裁,其中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套曲作品,作曲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形象和手法,通过几个乐章来展示生活的不同景物和场面。对爱乐人来讲,聆听一部优秀的交响曲,体验其中崇高的精神世界、紧张的哲理思考、深刻的内心情感、多面的社会生活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等,无疑是巨大的满足和享受。由于交响曲的独特形式,除海顿留下有砌切记载的104部外,绝大多数作曲家一生只完成几部,可见其艰深博大。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被誉为“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先驱,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历史巨作,其中交响乐领域的创作最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交响乐体裁多选用奏鸣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代表了古典时期交响乐创作的高峰,也为随后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对比同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论述贝多芬对奏鸣套曲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