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心”写就的千字文最近,我有幸读到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老师们写的二十多篇“素质教育千字文”。这二十多篇文章全部是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体会和教育教学案例,形式灵活多样,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实是老师们情真意切的有感而发,读来觉得老师们似...  相似文献   

2.
雷玲 《教师博览》2007,(1):38-39
“先结婚后恋爱” “我(江西师范大学)毕业时上饶市人事局本来让我留下来当机关干部.结果我的母校上饶一中的老校长。派教过我的语文老师跑到我家里来说服我回上饶一中。我开始一点也不想当老师,但走进课堂跟学生在一起后,学生们跟我很亲近。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品出了当老师的味道。所以我常说。我当老师是‘先结婚后恋爱’。”  相似文献   

3.
陶弘标 《中国德育》2012,(17):71-72
2008届毕业生趁着假期在母校召开同学会,我作为他们曾经的班主任应邀参加。在学生们纷纷向我举杯问候时,班里有个男生小钱好像喝多了些,略显激动地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工作很认真,我非常佩服。但您对学生很小公平,尤其是对我这种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也不佳的学生。”顿时,我感到十分诧异,便问他:“我对你们小公平?什么事情呀...  相似文献   

4.
“老师,没有你们,我的世界仍将是一片茫然;没有你们,我不知道我去向何方;你们给了我爱,给了我希望,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现在我的世界充满了阳光,感谢你们真诚的教诲。也相信在你们的培养下,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母校也会越来越兴旺。我永远也忘不了在母校的那段日子。”近日,正在清华大学攻读金融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贺银华特地给母校隆回职业中专的李金跃老师来信。是啊,职业中专创办20多年来,有多少贫困学生在这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相似文献   

5.
钟燕萍 《中国德育》2012,(16):64-65
凡在我班任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这是“刺头”爆多的一个班级。初一刚进来时,“刺头”宝宝们尚年幼,陌生的环境,新奇的事物,通常老师板起脸来,训斥一顿,还能被唬住一阵儿。但现在初二了,宝宝们个头儿长了,胆子也大了,就没那么好糊弄了。因此,经常有科任老师来向我抱怨、告状,而且戏言:“刺头”宝宝们只有在我的课上才会装成乖乖小绵羊...  相似文献   

6.
我的班主任     
我的母校莘庄中学在上海近郊,是一所寄读中学。虽然已经离开母校近三十年了,然而当年在母校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起校园里那熟悉的教学楼和宿舍,想起操场上那生机勃勃的笑语欢声,想起我的同学们。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给过我关怀和爱、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西子姐姐     
西子姐姐: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要告别母校,告别相处六年的老师了。我很想为母校和老师留下点什么。西子姐姐,你说我该留下点什么好呢?浙江慈溪市匡堰镇彭东小学六年级华旭丹已经毕业的学哥学姐建议:每位同学都动脑出力,合作一首毕业诗、一幅书画作品或装饰品留给母校;大伙儿凑点零花钱,力所能及地为母校添置一点设备;拍一张毕业“全家福”,背面写上每位同学和老师的亲笔签名……总之,你们的爱便是最好的礼物。毕业了,给母校留下点什么?我喜欢乱买东西西子姐姐:我是个小女孩,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乱买东西,比如说钱包、发…  相似文献   

8.
我到母校看老师陈中我是新疆91级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94年毕业。上学三年期间,我心中的一个心愿,就是到北京看看培育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校门口留个影。毕业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心愿,就是到母校去,还要看看教育我的人大老师们,向他们说一声感谢,道一...  相似文献   

9.
告别母校     
家,多么温馨的词,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能和家媲美的只有第一个给予我知识、让我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的母校了。母校,就像一位慈祥而严格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抚育我成长。站在教室的门口,我脑海里浮现的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情景。老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航灯,引导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望着母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思绪万千,想到过几天就要离开,心里酸甜苦辣不知是什么滋味。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同学们之间的秘密,都“藏”着我们的梦想,“藏”着那纯真的梦和无尽的期望。母校的每一部分我都不会忘记,我会…  相似文献   

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棱。转眼间,20年过去,我已经是一个有丰富知识的科学家了。我走在大街上,突然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的学校可真好啊!”我不由地回想起当年培育我的母校。这时,我想起我发明的时空转移机,就利用它回到了母校。  相似文献   

11.
陶弘标 《贵州教育》2012,(15):27+30-27,30
08届高三毕业的学生趁着假期在母校召开同学会,我作为他们的班主任自然应邀参加。在他们纷纷向我举杯问候时,有个姓钱的男生因为喝了点酒,比较激动,他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工作很认真,让我非常佩服。但你对学生很不公平。尤其是像我这种家庭经济不好,学习又不好的学生。”我怔住了,“我不公正,什么事情呀,你说来听听。”  相似文献   

12.
有高考排名就是状元,有状元就有无数的拥趸者。尽管高考之前一些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就曾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本人虽说无追捧名流之雅好,但由于工作关系,对这些考场上的得意者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还是不能不多上一分关注。因为这或许会成为我日后为弟子们指点迷津点石成金的锦囊妙计和绝佳法宝。可这类新闻看得多了,却并未使我生出一丝“淘尽黄沙始得金”的欣悦,反倒有一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失落。原先在我心目中还算高大的状元们的身影也在一篇篇“状元新闻”的解读中渐渐变得矮小和模糊。  相似文献   

13.
画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梦。我也不例外,从小酷爱画画的我,长大后想当一位著名的画家。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会背着厚厚的画夹,回到曾经度过美好时光的母校。那时候的母校,教学楼一定是十几层的高楼大厦,整个校园像花坛一样五彩斑斓、异常美丽。老师们满面春风地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课。我看到这美丽的场景,就把母校新的面貌和老师们慈祥的笑容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老师们表示热烈祝贺和深切慰问,并发表了重要的“九·九”讲话,传递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师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讲话中,温总理深情地表达了对恩师池际尚院士的崇敬之情。会后不久,他又致信母校,来信说到:“赵鹏大校长:送上我的一篇讲话。我以这篇文章献给我敬爱的老师池际尚教授。我常怀念她。”再次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并附寄了这篇讲话。其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我们特刊发此信,并组发几篇介绍和缅怀“师德楷模”———女地质学家池际尚院士的文章,以飨读者。同时结合初步学习的体会,试作以评述。  相似文献   

15.
晓 :文超先生 ,您是从华中师范大学出来的。母校的老师们都向您问好。程 :也请您转达我对母校和母校老师们的问候 !这么多年来 ,我一直深深地怀念着母校。那香飘百里的桂花 ,一直在醉着我的心。那恩师情、朋友谊让我一想起来就颇为激动。晓 :我想就这个机会与您讨论一下我们刊物关心的几个问题。不知您有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程 :没问题。我对《语文教学与研究》很有感情。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从此我就是贵刊的热心读者。离开武汉后 ,读的机会就少了。晓 :您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大学工作 ,对中…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被分配到自己的母校一所中专学校任教。母校中有我的良师益友且大多数老师曾经相熟,因此,我一参加工作就幸运地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爱与指教,我在他们中间扮演着学生与同事的双重角色。在所有人当中,和我最要好的,是曾经教我美术的张老师。他知识渊博,画技精湛,尤其令我崇敬的是他为人谦逊,处世乐观。张老师独居学校单身宿舍已有十几年了,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可她们都在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县城生活。张老师常常戏称自己为“有主的电杆”。他为人随和又乐善好施,所以他那狭窄的单身宿舍常常人满为患,我每次…  相似文献   

17.
“董老师.感谢您这两年来对我们的辛勤教育.我们祝您万事如意,笑口常开!”当看到学生们举着写有这段话的大纸牌,并在动情地歌唱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多可受的孩子,一想到他们马上就要毕业离开母校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立刻在我心里翻腾……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毕业时的联欢演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关,如何突破这个难关,老师们做了许多探索,但大多着眼于研究动笔前的写作技法指导上。下面一则教学实践却从另一个角度启示我们:习作后的评讲工作同样不可忽视。新年前夕,我曾经批阅过一篇习作,那篇习作写离题了,连体裁也变了。但里边有两句“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够不着。我想采朵天边的云彩,送给我的老师,可是我做不到。”很有诗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到母校中山大学拜访老师们,黄家教先生刚从校医院住院出来,精力稍有好转,便忙碌着整理他的语言论集的事。我请他老人家多保重身体,他却笑笑说:“也该是回头看一看的时候了!值得留下来的东西不多,也就是这么一个集子了。”言语间不无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学生习作选集的编后中写过:“冬日严严,那一行行贫乏苍白慌乱的字曾使我苦闷,我常常在苦闷中昏昏睡去。春日阳阳,那一篇篇新美灵动和奔放的情思又叫我喜上眉梢,夜不能寐。”我可能是一个情绪型的老师,在对学生作的指导上,我不仅用口,也用笔,我将自己的感情诉之笔端,诉之我的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发现,学生们懂得老师,他们“领情”,他们按照老师的期望在向前走,在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