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职业化水平综合反映了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78年到1989年的前职业化时期;1989年到2000年的职业化准备期;2000年至今并正在持续的职业化时期。30年来辅导员制度的主要经验有:对辅导员身份的明确界定为辅导员职业化奠定了基础;专职化建设的起步为辅导员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各高校在辅导员的制度建设方面的科研以及辅导员相关制度的试点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主要不足在于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速度较慢,辅导员职业化水平较低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洪湛 《中国德育》2006,1(9):51-53
高校辅导员制度自1952年创立,到1965年初步形成,“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重创,1978年开始恢复,此后不断发展。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着队伍建设滞后、辅导员能力不足、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目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高校辅导员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历了萌芽、确立、完善、破坏、发展五个阶段的历程,即:1943—1952年期间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时期;1952-1961年期间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定阶段;1961—1976年期间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破坏阶段;1976年至今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阶段,这些历程证明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辅导员原有的“双肩挑”等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已成大势所趋。通过对“职业化”一词内涵的分析和解读,指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应从专业化和内涵建设以及制度保障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入手,走出一条我国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标准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存在关于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内容体系不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界定不清晰以及配套制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容体系建设,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与职业发展机制,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职业化视域下甘肃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现状,梳理出甘肃省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甘肃高校发展实际,分别从完善制度设计、增加辅导员编制、理顺晋级序列、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等方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职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工作有特定要求,辅导员职业化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要求、选聘标准四方面阐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存在的问题,从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辅导员职业化的正确方向;严格准入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落实政策,拓宽发展空间;加强培训与考核,促进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剧增但整体素质不高,这引起了诸多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关注和探讨,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和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指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理论支撑和队伍建设的的突破点,以期为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看我国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学科建设、制度理念、人员分工、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扎实稳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新的形势下,明确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要求,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可以从政策扶持、制度保障和激发内在动力等主客观方面积极探寻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思想水平的高低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导员职业化将成为一种趋势。积极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将是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设想,以及如何对应实行职业化后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前景和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并不乐观。本文从制定辅导员能力考核标准、深化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优化高校辅导员激励制度等方面设计出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了从兼职起步到专职辅导员为主的转变,未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成为新时期提高高校辅导员专业水平以及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非职业化、非终身化的辅导员制度,极大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职业化是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须选择,符合社会分工细化的客观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和选拔工作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军校确立政治指导员的萌芽时期;在高校确立政治辅导员的成型时期;辅导员走向职业化的稳步成长时期;辅导员走向专业化的加速成长时期;当下的内涵式发展时期。回顾变迁历程并对照当下实际,辅导员尚处于高校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片面价值取向,辅导员发展对学生变化呈现被动适应状态。展望未来,首先要在制度价值观层面扭转“强管弱教”的价值取向,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其次要在制度内容层面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边界,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最后要在制度实施层面切实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构建辅导员终身职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非常必要和迫切。高校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制度规范为基础,以学习培训为抓手,加强岗位的专业化和科学管理;要以理论研究为支撑,以职业化为统筹,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分类发展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领域为职业方向,以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辅导员职业内涵为核心,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这对于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强劲 《文教资料》2011,(15):166-169
我国高校辅导员原有的“双肩挑”等体制已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因此应当着手进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作者通过对“职业化”一词内涵的分析和解读.认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应从专业化和内涵建设.以及制度保障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走出一条我国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彬 《文教资料》2007,(26):168-169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分析,以及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必要性的阐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是辅导员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应伴随历史进程不断调整、不断完善。高校应当以“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出发点,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以队伍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健全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以落实高校辅导员待遇政策为落脚点,完善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