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特点,为其自尊发展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自编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两所学校和以招收本地生源为主的两所学校共计400名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升高;③父母职业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④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多,孩子的自尊发展水平也越高;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状况与本地同龄孩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电教》2014,(12):F0002-F0002
长春市二道区腰十小学,始建于1948年.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650名学生,生源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正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汇聚了农民工、流动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子弟,所以学校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在小学课堂中,对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子女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更多研究,以让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陈嫣 《现代教学》2011,(1):44-44
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性也在急剧增加,学校中随班就读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与本地生源有不小的差距,这个也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为其量身订做适合的教学策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率?不少教师就这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杨穆 《教育》2011,(30):19-20
<正>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关小学于2001年9月成立,是一所由原城关镇中学、东关小学、南关小学重新组建的学校。学校有学生2808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0%,是曲靖城区"定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示范学校",云南省"接收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的示范学校"。学校生源构成复杂,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自治区。针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学校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出发,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群体,是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的,很多城市学校都接纳了或多或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教育对象,我校就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省级实验小学。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文素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立中学大量增加,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学校长期以来遵循的德育思维定势已不能适应道德教育中遇到的新情况,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方法不能等同于本地学生,应该摆脱原有的教育框框,作相应调整。本文从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品德现状及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思想品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两为主”政策正在逐步实施,广东省异地高考政策和广州市畀地中考实施方案业已确定.进一步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州市就读和升学降低了门槛。然而.这仅仅是教育公平的起点,还要关注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在广州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水平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什么因素影响着其学业成绩的提高?文章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其学习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0,(26):218-219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城市周边学校。近几年来,我市务工人员明显增多,根据市关工委专题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有100万人,占我市人口的13%。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市借读的生源猛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几所城市周边学校的调研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均超过了40%,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所占比例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发现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学习的关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在学生行为习惯纠偏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与学校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素养,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郊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参与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奏响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特别是市郊农村公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逐渐成为学校生源的主流(本校已占75%)。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另外,随着学校生源的多元化,学生的问题变得更复杂,  相似文献   

13.
北塘区在2003年就已有11万左右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到我区各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765名。"微笑给他人和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家庭,让他们的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成长,引导本地少先队员以大、中、小队和外来务工子女"手拉手"的形式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入关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良习惯而存在学习行为偏差。为了努力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效果,笔者以大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比例的日渐上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深入调查,发现他们在阅读水平和习惯上受到严重束缚和压抑,有几个甚至没有学过写作文。他们的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着"三不"现象:不愿读,不善说,不能写。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阅读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着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姚燕 《现代教学》2011,(1):45-45
近年来,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我这两个班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一年级就进入本班学习,所以他们英语学习的起点与本地学生相近;另一类是中途插班生,这类学生基础比较差,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浙江省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规模较大的农村初中,由于地域特点,本地生源大量流失,同时又有40%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生源参差不齐。学校很多学生缺乏自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动力不足。作为班主任,急需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更好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北塘区在2003年就已有11万左右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到我区各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765名。“微笑给他人和谐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关注外来务工家庭,让他们的子女和本地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学习、生活、成长,引导本地少先队员以大、中、小队和外来务工子女“手拉手”的形式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黄敏 《广西教育》2013,(29):4-5
燕子岭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位于南宁市东部燕子岭山上,距离市区比较远,周边没有繁华热闹的商业区,且居住在附近的基本上是原属城郊的村民和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我校在校生825人中,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67人,占总人数的80.8%。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都与本地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别,教师普遍感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难教。尽管也有部分孩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表现较好,但由于受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13):153-154
近期,笔者交流到以外来务工子女生源为主的学校工作。开展教学时,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子女的歌唱学习存有差异,需着手调整教学设计,适应现有学情,因材施教。本文将初步呈现外来务工子女歌唱学习中存在的现象及探讨合适的施教安排,望通过分享、交流和探索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外来务工子女音乐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